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措并举 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措并举 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产训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传统,通过与多家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实行专业共建和定向培养,使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产品开发和教学研究有机结合,开创了“校企一体、工学交替、课证融通、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科研硕果累累。

理实并举 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办学实践中,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人才、技术、效益作为校企合作的切入点,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并进一步完善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成立校企合作三级工作机构。校企合作三级机构是指领导层面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管理层面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执行层面的校企合作办公室。其中,校企合作理事会主要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三方主要领导组成,合作初期,充分沟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共同找到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的接合点,提出校企共育人才的目标,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为后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校企合作委员会则主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总监、市场部总监、教育专家(外聘)、企业实践专家、专业负责人等组成,主要负责市场及岗位的调研与分析,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协调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合作的稳定、有序、高效。

建立校企合作工作机制。为保证校企合作的稳定、有序、深度化,确保长效运行,双方明确了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形成了定期召开会议制度、招生及就业合作办法、校企人才共育管理办法、实习实训实施管理办法、师资队伍建设及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及考核管理办法、企业奖学金评选办法等校企合作制度性文件,并严格贯彻落实,构建了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共享共赢 校企合作一体化运作

学校与企业在双方共同利益诉求下,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为主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合作内容,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不断拓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空间,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与内容,努力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双赢。

校企双方协同招生并组建订单培养班。2010年,学院与新易泰物流有限公司按照合作协议决定成立“新易泰物流班”。双方充分考虑了学校全面培养学生和企业未来3~5年用人需求在学生数量、性别比例和培养质量方面的要求,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成立招生工作组进行合作招生。通过宣讲、自愿报名、考试选拔、面试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企业人员(人力资源总监)参与,其中面试环节以企业人员为主,最终确定组班人选,并进行企业冠名,实行订单培养。这些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带来更宽、更深的合作内容和空间。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构建课程体系。订单班组建以后,双方即组织力量着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学校派出专人到新易泰物流公司进行岗位调研,同时企业安排各分公司专人负责对各工作岗位人员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要求。通过汇总和分析企业调研信息,整理代表性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把“助理物流师”和“物流师”的相关标准,融入学校相关课程中,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修订,重点在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仓储配送操作、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内容调整和结构优化,使培养方案更加适应企业未来的人才需求。

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建设。把企业“搬进”校园,这是学院和新易泰物流公司合作迈出的又一新的跨越。针对新易泰物流济南分公司业务扩展的需要和学院由传统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向生产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转变要求,学院和新易泰物流公司合作,成立新易泰物流济南分公司长清办事处,地点就设在学院经济管理系。在进行实体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课程融入实际操作过程中,从而不出校门就能够接触真实的企业业务、了解真实的岗位需求,真正实现了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

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接受专任理论教师到一线挂职锻炼的任务,同时学校也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及员工培训过程中。例如,为便于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学院在新易泰物流济南分公司设立了教师企业工作室,由专业教师团队入驻。专业教师可以参与并体验一线岗位工作,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沟通礼仪、技能鉴定、文字处理、专业理论等方面的培训,并参与企业的科研、攻关任务。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来公司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践、毕业上岗,提供全方位指导,实现了把课堂开到了企业,使合作的模式和内容拓展到企业现场。

企业化班级管理。校企合作班实行企业化管理,模拟企业的组织结构,根据校内班级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对外发展部、行政管理部、市场信息部等部门,负责班级的学生出勤、日常考核、纪检卫生、对外联络、宣传推广等工作。班级实行“专职辅导员+专业教师+企业指导员”的“三班主任制度”,在学生在校期间和在企业学习、实习的过程中,从学校和企业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技能、成长各方面的指导。

共同构建实习实训教学体系。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充分利用学院与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优势,设计并构建了从入学一年级的认识实习(企业参观实习)、企业资源计划(ERP)实训、企业社会实践,到二年级的课程(课题)专题实训(仓储配送)、创业教育与实践、校内生产性实训(综合实训中心职业体验与职业素质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顶岗实训(新易泰/圆通校内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实操、企业社会实践,到三年级的综合实训(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毕业设计(课题来自于企业一线)、企业顶岗实习等分阶渐进能力提升的实习实训体系。

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按照校企双方合作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从企业认识实习、企业人员上课及讲座、课程专题实训、顶岗实习指导、奖助学金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毕业设计选题指导与答辩等各方面,都有企业人员参与,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与时俱进 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特色

近年来,学院通过不断拓宽校企合作之路,逐渐形成了学院经济管理系特有的“校企一体、工学交替、课证融通、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培养“讲诚信、会操作、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从实践来看,通过校企合作,学院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拓展了实习实训空间,优化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同时学生增加了认识企业的机会,获得了企业资助,成为企业的准员工,就业有了保障。

与此同时,通过校企逐步深入合作,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了,学院校企合作虽然进行顺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合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比如,由于企业业务繁忙而导致的校企合作一头热现象等等。这引发了学院领导班子更加深层次的思考,从操作层面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必须进一步探索建立,必须克服政府对合作企业的鼓励优惠政策缺失及双方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尤其对经常遇到的企业因人事变动导致的校企合作中断甚至无法继续的现象,需要校企合作三级工作机构建立定时、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校企合作顺利深入开展。

回顾多年来的发展,学院始终坚持质量优先的办学方针,通过创新实践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大大提升了自身内涵建设水平,毕业生质量高,深受社会欢迎。自2004年以来,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技能大赛屡获佳绩,其中有31名学生因竞赛成绩突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和“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得省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的师生数量居于全省同类院校首位,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是“山东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获“改革开放30年山东教育总评榜——最具就业推动力高职院校”称号。

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特色立校、质量优先、内涵发展、多元办学”的指导思想,努力完成建设全国全省一流的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和全方位、综合性、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总体目标,继续为国家和山东的装备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