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仙乐风飘处处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仙乐风飘处处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艺术舞台上的经典搭档往往是人们心中的偶像,人们很关心他们成功背后有着怎样的艰辛,他们的近况又如何。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艺伴”栏目,和大家一起走近这些艺术上的伙伴,叙叙那弥足珍贵的舞台缘分。

昆曲作为中国传统的经典戏曲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呕心沥血的打造下,不断传承和演变着。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了中国昆曲成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当时的重要新闻。今天,舞台精品的打造、爱好者的逐渐增多表明这一传统艺术正在重新被人们所追求。

昆曲界中有许多名角,仅上海昆剧团中就有许多国家一级演员,其中,当今昆剧舞台上首冠生蔡正仁与当今昆剧舞台上当家闺门旦、二度“梅花奖”得主张静娴这两位“国宝级”的艺术家,不仅自己多有建树、桃李芬芳,而且在舞台上默契配合,用高尚的人格和炉火纯青的艺术把观众带往昆曲艺术的极致曼妙之境。

结缘昆曲,偶然中的必然

用几十年的心血追求昆曲艺术之美,并达到了常人很难企及的程度。说起与昆曲的结缘,蔡正仁与张静娴却都表示“非常偶然”。

蔡正仁成长于江苏吴江震泽镇,父亲酷爱京剧,他常常跟着去看戏。除了京剧,家乡常有越剧、锡剧、文明戏、评弹演出,他也经常去凑热闹。看戏回来他仍觉得不过瘾,常常带领弟弟们在院子里表演,就在一群孩子们吵吵嚷嚷的演出中度过了童年。一天,父亲看到《解放日报》上有一块“豆腐干”信息:上海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招生,虽然有些遗憾,不是京剧招生,但是能够让调皮的儿子到上海去上学,并且包吃住,这也是不错的选择。“当时有几千个人报名,初试时候是120个,最后留下的是60个。”回首当年,蔡正仁不由地笑了,那时他作为十一岁的小戏迷其实还谈不上有什么基础,而且对昆曲这个剧种还从没见过,揣着朦胧的演出梦,他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了后来蜚声海外的“昆大班”的学员。

学戏之初,他并不喜欢用假嗓子咿咿啊啊唱的小生,所以在分行当的时候坚决地选择了老生。然而,有趣的是,命运的转机你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的。两年后,京昆泰斗俞振飞从香港到上海,“那么一个有名气的角儿,来看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在我们平时练功的地方,一个简陋的小舞台上,他和我们昆曲班的朱传铭老师,也是昆曲旦角的头牌,一起演了一出《评雪辨踪》的折子戏给我们观摩……”,蔡正仁的眼神有些悠远,思绪飘回了那个奇妙的时刻,“这个演出把我给看傻了,当时的情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俞振飞出神入化的表演让蔡正仁震惊,“小生怎么变得一点都不讨厌,而且还很可爱?”当时小生组的学员正在学《雷峰塔・断桥》,可是几个学员都学得不尽如人意。老师便把蔡正仁叫来试试。学了几段之后,旦角组的“白娘子”们纷纷起哄:“蔡正仁最像许仙!就是他,就是他!”于是沈老师表态了――“奈就勿要再回去哉,就待在小生组。”―― 蔡正仁惟妙惟肖地模仿起自己的启蒙老师。自此,他就开始了小生这个行当的学习生涯。以后等俞振飞老师回到上海,完全被俞派小生折服的蔡正仁又开始向俞振飞老师学戏,每次一有老师的演出,他必定到场,老师到哪里他跟到哪里,孜孜不倦地学习。

张静娴又是怎么走上昆曲的追求之路的呢?“我糊里糊涂考上了昆曲班,开个玩笑说,我们这批孩子是被骗进来的。”人如其名的张静娴说起童年经历也禁不住加快了语速,脸上显出小女孩般的笑容。当初她和大多数同学是冲着京剧报名的,但巧的是在考试的时候,她唱了《春香闹学》中的一段,那是她的小学老师业余教她们的,因为老师自己是个昆曲爱好者。年幼的她也没有多想,可是就这么一唱,考官们都惊讶了,在当时很少有人知道昆曲的情况下,这个小女孩却能在那里唱得有板有眼。结果是张静娴进入了后来被业内称为“昆小班”的昆曲演员训练二班,成为比蔡正仁晚五年入门的师妹。

学戏与做人是相通的

“我学了昆曲以后,越是接触越是觉得喜欢,越学越有味道。” 张静娴与昆曲“相看两不厌”有几十年了,那一腔喜爱没有改变,并且越积越浓。那个愣头愣脑坚决不学小生的蔡正仁也变成了“官生魁首”、“活的唐明皇”。如今的两位都有许多让人肃然起敬的荣誉,如果要把各种头衔、获得的奖项罗列出来,可以列一长串。可是多年来,他们一直保持着谦虚的心态,一如既往地在艺术的道路上上下求索。

其实,辉煌背后有许多辛苦的汗水和彷徨的泪水,外人并不知道。他们这两班学员毕业后不久就赶上了“”,昆剧演员几乎都被转到了各个京剧样板戏组。无论“大班”的师兄还是“小班”的师妹,都感到前景渺茫,甚至有些灰心丧气。直到1978年之后上海昆剧迎来复苏的春天,他们才得以把昆剧功夫重新拾起来。

上海昆剧团独立建团之初,演出市场一度很繁荣,出的剧目很多,但是演员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当年张静娴看到很多小班的学员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了专业的艺术道路,她扪心自问,自己对昆曲的那份感情实在无法割舍:“确实大班的同学基础比我们好,经验比我们丰富,社会影响也在我们之上。但是我喜欢昆曲,不甘心扔开她。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比别人更用功,更刻苦,更要全力以赴。”如今,在上海昆剧团老一辈的十位一级演员当中,其他的九位都是当年“昆大班”的学员,唯有张静娴是“昆小班”的。逆境往往能够锻炼人。1989年11月,《长生殿》要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之前除了华文漪,没有人演过全本的杨贵妃,这给当时第一次主演杨贵妃的张静娴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整个排练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二十天,“我练得很苦,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不能辜负大家的希望。”短短的二十天怎么可能练出一部戏?蔡正仁替师妹道出了秘密,原来以往每次排演《长生殿》,张静娴都会认真地观摩学习,虽然不是自己上场,但是学习、练习却从来没有放松过,她一直在默默努力。对于张静娴的努力与刻苦,师兄蔡正仁非常赞赏。所谓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也许正应验在了她的身上。

然而,张静娴却认为,个人的努力固然是重要的,而师长的提携对于她获得今天的成绩则有着巨大的作用。她说,同蔡师兄的合作是从《长生殿》的《絮阁》开始的。虽然唐明皇是整个《长生殿》的主角,但是在《絮阁》这部分中,主角却是杨贵妃。“最一开始的合作就是师兄给我这个师妹配戏。这对我是多大的鼓励啊!”对于这一点蔡正仁是怎么看的呢?他说:“虽然我是师兄,但我们是同辈人,应该互相谦让,只要对戏有利,不分主角配角。即使水平再高,一个演员也必须要有全局观念,从戏出发,根据角色的轻重缓急来演。”

电影界常说,“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在戏曲舞台上恐怕也是这样。能够“让”、能够“配”已属不易,在成名成家之时还能心平气和地做到这一点,自然更难能可贵。学戏必须刻苦,做人也应该努力;学戏要谦虚谨慎,做人也要虚怀若谷。也许正是这种对演戏和做人的追求使得他们达到“人戏合一”的境界。

默契是一种“动态平衡”

蔡正仁与张静娴的舞台合作至今已持续了二十多年,对于对方的为人和戏路都十分熟悉。多年来的合作造就了默契。这话说起来很简单,在实际中却很难。一出戏是活的,角色是活的,演员是活的,这其中就会有很多变动的东西。即便是多年搭档之间,对戏的理解也难免有产生不同意见的时候,如果双方之间不能互谅互让,也可能会造成不合拍。“两个人在舞台上的默契,是艺术观、个人品质等因素结合起来的产物,牵涉到很多方面,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蔡正仁说。

这种高度的默契并不等于说是你笑的时候我也笑,你哭的时候我也哭。默契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谦让、相得益彰。戏曲表演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的细微变化都要揣摩和斟酌。演员演得再多仍然会对角色有新的感悟,演过多次的角色也仍旧有改革的余地。所以,经过演了那么多场次,两个搭档还是经常会在一起切磋技艺。

“我们会经常讨论,有时候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人家说我们的搭档是‘天衣无缝’,那是我们的追求目标,如果说达到了,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要经常交流,多听听对方对戏的理解。”好在争论归争论,大家都是对戏不对人,“只要为了在戏上能更好、更出彩,大家都能够理解对方。”无意中,两人都说出了同样的话。

承前启后,常演常新

蔡正仁和张静娴并不仅仅是《长生殿》中的唐明皇与杨贵妃,他们一起搭档表演过的曲目有很多,如饰演《班昭》中的班昭与马续等历史人物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让观众穿越时空,随着剧情的起伏或喜或悲。

演员在学戏的时候要尽量模仿老师前辈,但是当达到一定水准、具有一定人生阅历和感悟的时候则要在扮演的角色中揉入自己的特色。这么多年过去了,张静娴不仅演出了带有自己特色的杨贵妃,而且还饰演了班昭。传统剧目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相对而言更加成熟、更加为人们所接受,新剧目则有许多困难。《班昭》虽然在题材、唱腔、表演等各个方面都尽量继承古韵,按照昆曲的艺术规律设置,但它毕竟是一出新戏,能不能获得观众认可,大家都要承担风险。而且,“班昭”还有另一层顾虑,在这出戏中,班昭是主角,马续是第二号,而该角色所需要的憨厚、稳重、忠厚气度等等都与蔡正仁本身所具有的气质非常契合,“要请师兄给我配戏,实在有些担心,同时也有些过意不去。”张静娴表示。当她同师兄商量此事时,蔡正仁也看出了她的担忧。“我觉得是新编的历史剧目,应该要支持。合作不是嘴上说说的,要拿出行动来。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于是就表示同意。”蔡正仁说。事实证明,这对搭档又获得了满堂彩!

应该说,这些经典角色对于这两位搭档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特别是《长生殿》,演得次数多,绵延时间长。可以说“唐明皇”已经几乎等于蔡正仁的另一个名字了。他们大大小小的演出、排练加起来,总共演过多少次《长生殿》,恐怕很难算得清楚。套用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他们两位主角会不会对扮演的角色“审美疲劳”呢?或者表演上是不是会归于模式化呢?“的确,人物模式化是很容易产生的。如果一个演员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再追求了,那么饰演的人物就会趋于程式化。”张静娴说,“我特别注意不要落入这样的境地。我每次演出都提醒自己,要把这当作是第一次上台表演。”她表示,这样做不仅是激励鞭策自己,而且也是出于对观众负责、对扮演的角色的爱护。因为演员演过几十遍上百遍,但观众也许是第一次看,如果演得不好,观众看不到精华,就会对这出戏、对昆曲产生误会。而对于角色本身,演员也应该通过每一次具体的表演让其放出光彩。所以“我要保持新鲜感和兴奋度”。

演员也是人,蔡正仁很客观地说,每次演出演员的身体状况、现场互动是否充分等都会影响演员的情绪,从而影响演出的质量。戏剧表演是非常有现场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演员的表演也许不能做到每次都可以打一百分,但是“我们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我们的每一次演出”。即使像蔡正仁与张静娴这样的水准与合作经验,直到现在,每一次表演之前他们仍要对戏。

一出好戏要“文火慢炖”才能显出其动人之处,好演员的养成需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漫长的修为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是有志于此的人却乐在其中,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得到过好老师的指点、同道的提携、友人的帮助和观众的支持等等。

当年的学生如今也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希望学生能冒出来,大胆发挥、树立自己的形象。看到他们的表演超过自己,那是最最开心的事情。”无意中,两人又一次都说出了同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