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克鲁姆洛夫波西米亚式的欧洲小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克鲁姆洛夫波西米亚式的欧洲小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夜晚的灯光渐渐亮起,游客们纷纷走进低矮的酒吧,听着当地欢快的流行歌曲,并伴着吧台上烛光的晃动,或高谈阔论,或手舞足蹈,尽情享受眼前的一切。这不是哪部电影里的场景,而是每天发生在捷克南部小城——克鲁姆洛夫的真实画面。

克鲁姆洛夫,这个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古老小城,成了我本次旅行最重要的目的地。

初见波西米亚风情

几个月前,朋友们提议去旅行,问我想去哪里,我脱口而出“捷克的克鲁姆洛夫”。朋友惊讶:“为何去哪里?”我答:“因为它是世界最美丽小城之一。”

2013年7月底,我们一行4人穿过波西米亚,从布拉格驱车前往克鲁姆洛夫,并从东边的160号公路进入,整个行车时间约3小时。

抵达克鲁姆洛夫时,迎面而来的是小城入口悬挂的有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的路牌。据了解,今天的克鲁姆洛夫拥有300座历史建筑,每座建筑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且保留着完好的波西米亚风情。

我们沿着小城主道Kaplicka街向西漫步,在约百米处,跨过一座狭窄的小桥,便到达了可眺望小城全貌的观景平台。因为正值落日前夕,所以眼前的克鲁姆洛夫显得格外美丽。高耸的彩绘城堡之塔和罗马式绿色尖塔雄踞在山顶的红瓦建筑群中,绿色的树木从远山淡影中一直蔓延到河边,掩映着错落有致的古老石屋。夕阳下缓缓流淌的伏尔塔瓦河,在山脚下反射出粼粼波光,仿佛为这座古典、质朴、神秘的小城,带来了岁月里不停息的生命活力。

据说,市面上能见到的关于克鲁姆洛夫的明信片和画册,大多数都是在观景平台拍摄的,于是这里也成了游客在克鲁姆洛夫的首选去处。

离开观景台回到Kaplicka街,可以在左手边看到高大的玫瑰饭店(HOTEL RUZE),这里曾是小城第二任领主罗森堡(Rozmberks)家族的城外住所,而今则是当地唯一的五星级酒店。在酒店白色的墙壁上,镶嵌着五瓣玫瑰的金属徽章,屋顶下悬挂着五瓣玫瑰的彩色旗帜。五瓣玫瑰是小城创建者维提克家族的族徽,而作为维提克的分支族系,罗森堡家族在接手小城后,依然沿用了五瓣玫瑰作为其标志。而事实上,这种五瓣玫瑰花在当地很多地方可以见到,似乎已是克鲁姆洛夫的重要标志。

继续向西,便是另一条主街道Horni街,在Horni街的尽头就是克鲁姆洛夫最开阔平坦的主塔广场,除了黑死病纪念柱和老市政厅,酒吧、咖啡店、餐馆和旅社都围绕聚集在广场周围,可以说是克鲁姆洛夫最热闹的场所之一。

在广场上,我们偶遇了穿着波希米亚长裙,领着白色大狗,演奏乐器的卖艺者。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容,看上去十分欢快。他们是否为当地人,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克鲁姆洛夫700多年的历史里,这里时而德语人口超过捷克语人口,时而捷克语人口超过德语人口。这片山地也在不同时期曾是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罗马人的聚居地,也是流浪的吉普赛人常常徘徊的区域。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混搭基因,而今的克鲁姆洛夫才能给世界各地的游客们送上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百年城堡往事如风

从主塔广场回来,吃了晚饭,我们便各自回了房间休息。我推开了窗子,克鲁姆洛夫城堡和彩绘塔立刻出现在我的眼前,这并不仅仅因为彩绘塔是小城最鲜明的制高点,也得益于我们所住的德沃夏克酒店正好位于伏尔塔瓦河岸的小桥边。

第二天一早,我们踩着清爽的晨曦穿过小桥,沿着小城另一主街道Latran街一路向上,走到一座涂着红漆的镂刻花纹的铁门前,那就是克鲁姆洛夫城堡的入口,进了门就到了城堡五座庭院中的第一庭院。

往里到达第二庭院需要穿过两座拱门,拱门之间是一条两侧竖立着雕像的小桥,桥下可不是什么河水,而是饲养着两头熊。据说克鲁姆洛夫城堡养熊的传统来源于第二任领主罗森堡家族,其母系的一支来自于意大利奥尔西尼(Orsini)(捷克文:母熊的意思)家族,也因此其母系被视为熊的化身。

紧接着,我们穿过一条城下拱廊,进入了第三庭院。第三庭院的石板以广场排水设施为中心,在地面上辐射出美丽花纹形状。庭院一侧摆放着古老的铜炮和石质炮弹,另一侧的屋门上悬挂着鹿、熊和野猪的雕刻头像。从第三庭院向西走上一段有石质矮护墙的坡道,是一座拥有几何形穹顶的罗马式过厅,同样点缀着五瓣玫瑰的顶壁画。透过过厅的嘹望口,可以将克鲁姆洛夫小城全貌尽收眼底,甚至还可以囊括进彩绘塔。

经过过厅再往里走,就到了城堡内庭,从这里开始,会有专门的城堡管理员来为游客做解说。也是从这里开始,我们才渐渐真正开始阅读眼前的这座古老城堡。

据传,在克鲁姆洛夫小城建成百年之后,城堡的领主维提克家族日益衰败,但接手的罗森堡家族却将城镇和家族都经营到了繁荣的极致。每个房间都安置有高至屋顶的壁炉,壁炉内修隐秘烟道,既可以取暖又不影响居所环境;庞大的熊皮标本居于屋中地板,守护着城堡主人和他的母亲。事实上,罗森堡家族的这一繁荣只持续了300年。之后,克鲁姆洛夫城堡又几易其手,现在归属捷克。

而另一方面,从13世纪开始,依山而居的克鲁姆洛夫城堡就从没停止过扩建的步伐。如今它已是波希米亚地区仅次于布拉格城堡的第二大城堡,但比布拉格城堡保存得更完好。当我们沿着城堡内部的走廊缓缓前行时,我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走廊两侧上的历代家族画像和族徽,仿佛只要读懂了它们,就能读懂城堡七百年来的如风往事。

赴一场热情之约

得益于波希米亚和波希米亚人所传递的自由精神,到波希米亚度假成了一件既浪漫又文艺的事情。在克鲁姆洛夫,你能找到这种体验。在这里,浓密的藤蔓爬满咖啡馆的墙壁,花在窗台下静静开放。砖石的墙壁摸起来粗糙有力,厚重的木门上镶嵌着带有个性标志的邮箱。圣维特教堂的哥特尖顶在狭小的平台上投下严肃的影子。

克鲁姆洛夫不大,但巷子众多,我们尽可能放慢脚步缓缓行走,不放过探寻每一条石板街道的机会。虽然相比起布拉格庄严肃穆的公共建筑,这里的民宅显得毫不起眼,但那些受到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影响的墙壁和装饰物,又揉和了波希米亚人自由热情的生活元素——墙壁被涂成湖蓝色、卵黄色和原种波斯菊色,喷水壶立在窗边的花架上,这一切都令克鲁姆洛夫的街道和房屋如梦如幻。

等到夜幕降临,梦幻继续升级。克鲁姆洛夫的一天不仅没有结束,反而好像迎来了新的开始——一场属于饕餮客的酒肉盛筵。

我们在主塔广场的咖啡厅享受过最柔软的日落时光之后,悠悠地穿过老市政厅东侧的路口,提供正宗捷克烤肉的地窖餐厅就在前面的Satlavska街上。

厚重的窗户紧紧关闭,低矮方正的粗糙石门上,悬挂着用欧式铁艺镶嵌的招牌。门外的磨毛了边的桌板,搭放在木酒桶上。店里并不明亮通透,抖动的烛火使得墙面上人影晃动,充满了电影里的中世纪酒馆魅影。脖子上刺着汉字“暴徒”的店伙计,将猪肘搁在铁架子上,在烧得噼啪作响的炉火上翻烤。

走过低矮的门厅,经过炙热的火炉,烤土豆和玉米的清香混合在猪肉浓香中扑面而来。我们忍住口水继续向前,走下两截短楼梯进入地窖。地窖穴屋的门口装饰着颇具古董风味的生活物件,缝纫机、木鞋、长柄木铲、陶制花瓶以及铁皮包边的杂货箱。虎皮墙上悬挂着骑士铠甲、剑斧以及兽皮,金属拉环镶嵌在砖缝之间,好像用力一拉,就能伴随着隆隆声打开满是宝藏的密室——当然,手握利刃的欧罗巴“暴徒”随即也必然会出现在你的身后,掐住误闯者细弱的脖子。想到这,我不禁使劲往椅子里缩了缩,将双手抱在了怀里,紧紧盯住闪烁的蜡烛直到猪肘上桌。

为了减少油腻感,猪肘餐搭配了烤小土豆,主食是烤过的粗粮面包片,用小篮子盛装上桌。当然少不了的是新鲜皮尔森啤酒,泡沫细腻,在烛火的映照下,金黄的液体显得更为诱人。坐在地窖餐馆里,耳边充斥着嘈杂的捷克语、德语、英语的欢笑声,以及觥筹交错的喧嚣。邻桌的小女孩露出整齐但不完整的牙齿对着我笑;大胡子的秃顶老先生喝干一杯啤酒,双手举起赞美上帝;戴礼帽的瘦弱男人一边走出木门,一边回头与酒友打着招呼。

所有的这一切,都像极了中世纪的某个夜晚,关于酒和生活,当多数城市在夜晚里渐渐沉睡时,克鲁姆洛夫的热情似乎才刚刚开始,仿佛要将之蔓延至世界各地。

旅游攻略

城镇起源

13世纪南波希米亚豪族维特克家族在此建造城堡和老城,彼时这里只有96幢房子。到了14世纪,维特克家族消亡,罗热姆韦尔克家族成为了当地的统治者。16世纪时,小城一度繁荣至极。18世纪,施瓦岑贝格家族开始控制该地区。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建设,成就了如今规模宏大的城堡建筑群。

购物

这里出售捷克特色的手工木偶和玩具,造型以“鼹鼠的故事”和“好兵帅克”最为流行。波希米亚裙子和衬衣也是热销品,它们常常隐藏在巷子里古旧的老房子里。在城堡第一庭院的西北侧,有一片露天市场,当地人在这兜售甜点、小吃、波希米亚陶罐和纪念品。中心城区的旧书店、泰迪熊纪念品店等也值得一逛。

景点

城堡、圣维特教堂、埃贡·席尔艺术中心、埃根贝格酿酒厂、蜡像馆。

美食

烤猪肘代表了捷克美食的精华,各色香肠、肉糜和培根颇具中欧特色。捷克酸奶、比尔森啤酒、临街店铺的冰淇淋也都是主食之外的最佳点缀品。

特别提醒

1. 镇外的车子是不能进入克鲁姆洛夫小城的,如果一定要进入,则需要支付一定的游览税。2. 进入克鲁姆洛夫城堡内的游客,每个时间点的预约人数有限制,每组预约均会配备一个讲解员。因为城堡内的房间很多,出于古迹保护的考虑,一组人聚集在第一间屋里,前面通往第二个房间的门是被前一组管理员锁住的,后面的入口门也被你这组的管理人锁住,待每一组游览完毕后,每道门才会依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