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学术维度与社会维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学术维度与社会维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分析浙江高校数字图书馆(ZADL)33个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经验,认为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要真正成为反映一方经济、文化和学术发展的特色数字资源,长期保持和发挥作为特色数字资源的价值,必须在特色凝练、建设机制和运行发展三个方面都坚持学术维度与社会维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学术维度社会维度

[分类号]G250.74

1 问题的提出

维度在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中是指思维或行为评价的角度方向。维度越多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楚、准确地观察和评价对象,把握思维与行为的方向。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学术维度社会维度就是指建设特色数据库时,要从特色凝练、建设机制和运行发展三个方面坚持学术标准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术与社会两种资源,满足学术发展和社会服务两种需要。但是,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实践中,要做到两者的紧密结合并不容易。综合相关文献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对特色数据库认识模糊。“多从建设者角度考虑,有些高校图书馆热衷于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开展,图书馆有时只是为了更好保存或揭示纸本馆藏,主观认为有必要建设某一主题特色库,然后就开始组织人员进行数据库建设,建库选题前没有做市场调查,对用户是否需要也小了解,存在盲目开发的现象。数据库开建后,埘数据库质量控制、用户界面是否友好等方面考虑的也较少,导致所建数据库利用率很低。”②建设资源单一,难以形成网络化资源。“有些地方为追求数量,有些不属于特色文献的也作为特色文献收藏。馆藏基础薄弱,建设力度又不够,很难形成规模。”③面向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在数量、规模、类型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总体上来说,利用率不高。除了部分原因是由于建库中缺乏质量控制外,忽视数据库的应用和推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浙江高校数字图书馆(zhejiang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简称ZADL)33个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中,将学术维度与社会维度的有机结合的做法,是对破除上述问题的一种有益探索,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推广意义。

2 特色凝练展现学科特色与社会需求

2008年初,浙江省启动ZADL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分两批立项建设33个子项目。在立项过程中,对各个子项目的特色凝练,充分体现了学校与社会(政府和民间社会)的互动。从项目布局看,有机地兼顾了三重因素:申报学校的办学性质、基础和特色;地方经济的特色与需要;民间文化特色与民间社会的共性兴趣。这三重因素有的是独立支撑数据库的特色,但更多的是交叉、综合共同构成特色数据库的特色基础。从中可以发现ZADL33个特色数据库在特色凝练上有以下三大特色,如图1所示:

2.1 确保特色数据库真正能“特立独行”

特色数据库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读者对“特色”的认同。从质地理解,“特色”至少有三层基本涵义:①“人无我有”,即独特性或个性;②“人有我优”,即杰出性或优质性;③“人优我新”,即开拓性或创新性。ZADL 33个特色数据库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可以说是各有特色,“特立独行”。其中,有23个数据库侧重代表学科、学校特色,13个反映了地方经济的需要,12个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民间兴趣特色(含交叉),初步形成了代表学术学科、表现地方历史文化、满足民间社会需求及地方经济需要的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特色数据库体系。

2.2以学校基础和学科优势为特色数据库的“底色”

高校特色数据库一般“可分为本土型和学科型两种,其中,本土型又可分为历史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三种馆藏;学科型可分为专业特色和部门特色两种馆藏”。但不论是哪种类型,其特色文献资源都要依托母体学科的优势。因为,学校基础和学科优势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活水源头”,它只有充分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某类型读者群服务和为地方乃至全国服务的品种最齐全、质量最高、历史承传性最好的文献资源集合,才能被社会认同其特色。ZADL33个特色数据库,不论它是应什么需求设立或服务于什么对象和目的都是以学校基础、学科特色为支撑。除了8个特色数据库是应支撑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需要而专门设立的学术性数据库(含1个为编目库)外,其他25个特色数据库,或者是学科特色与地方经济需要结合,或者是学科特色与民间文化、地方文化建设结合。学校基础、学科特色都是特色数据库的“底色”,保证了各个数据库有充实的内容和为社会所认可的水准。

2.3以社会需求为特色数据库的价值导向

ZADL项目在以学科特色为基础设立特色数据库时,各高校都没有选择那些社会需求面较窄的学术领域(尽管其中不乏最能代表学校学术水平的领域),而是尽可能寻找学校优势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从而保证了各特色数据库的社会开放价值。在33个子项目中,有25个体现了学科、专业建设资源为政府、地方经济、民间社会和文化建设服务的价值,占比高达75.7%。

可见,ZADL“特色资源项目的选择注重面向社会经济和教学科研发展的实际需要,从申请单位文献资源的比较优势、特色及原有的工作基础和技术力量、技术水平等情况出发,同时,结合省域人员、资源、技术的实际情况,根据需求采取量力而行的方案与举措。面向现实、面向需求、面向读者,方便使用”,较好地实现了学术维度与社会维度有机结合。

3 建设机制依赖学校基础与社会资源

基于学术维度与社会维度相结合确立的特色数据库,既不是单纯的学术机制,也不是一般的社会网络机制,而是以学术特色为支撑、以社会需要为对象的社会交往平台,建设好这样的平台当然离不开对这两个维度的资源整合。否则,其学术特色没有底气,其社会特色没有共鸣。正如韦伯所说:学术的任务在于向大众提供一种理性化的责任心态,“唯有当公民以及特别是政治家接受了这种心态,学术方足以真正实现其功能”。在ZADL33个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中,各项目建设单位都积极探索整合学术与社会两种资源的建设机制,营造学术服务社会需要、社会支持学术发展的氛围。

3.1政府立项与学校配套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

特色数据库是一种全新的资源积累和开放平台,要使其达到一定的资源聚集量并形成共享的网络服务于学校和社会,不仅需要持续投入大额资金进行建设和维护,还需要高校采取联合行动。因此,争取政府支持便成为高校图书馆的共识。ZADL33个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机制就是政府立项、学校配套的典范。政府的介入主要体现在资金保障、组织协调和规范制定三个方面,这些都是单个学校解决不了的困难。浙江省政府不仅牵头与相关单位共同为该项目提供了1.4亿元的建设资金,还成立专门的组织论证审批建设项目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委托教育厅统一协调各项目入

选高校的建设行动,成立了ZADL特色数据库服务咨询组、资源发展组合技术开发组,制定了相关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开放制度。各高校也以此为契机积极配套跟进,各高校根据子项目建设的规模、特色及财力状况,分别给予数额不等的资金配套(学校资金配套成为项目立项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政府与学校的合力支持下,33个项目的建设都进展顺利。

3.2学校搭台与行业赞襄相结合的共建机制

ZADL33个特色数据库中有11个与产业行业关系密切,相关行业协会为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对建设研究和反映本行业历史与发展动态的文献数据库很感兴趣,但行业协会自身又缺乏系统的文献积累和研究基础,因而大都依托行业特色接近的一些学校,采取学校与协会共建的模式建设类似的数据库。比如,纺织、烹饪、丝绸、数控、中医药、水利、竹子研究等特色数据库,都得到相关行业的资金、技术、信息或文献的支持。陶行知研究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甚至还得到了跨省的南京晓庄学院的支持。

3.3学者研究整理与民间捐献相结合的文献积累机制

ZADL33个特色数据库中有12个代表浓郁地方文化和民间兴趣特色的数据库,对这些数据库的建设,负责学校虽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文献积累,但由于项目本身的民间特色,特色文献往往散落民间,如何吸引民间兴趣爱好者加入到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便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是特色文献数据的重要来源,更主要是因为他们是该类特色数据库的品阅者。以浙江财经学院负责建设的“浙商文化数据库”为例,到2010年年底,已收集整理30000条元数据,内容主要涉及浙商人物、浙商企业、浙商历史、浙商数据、浙商文化和浙商研究六大方面。其中,研究性、文化性数据主要由本校学者研究创作、著述、编辑整理,而动态、发展和人物类数据就主要是依托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会员提供。其他,如陆游研究全文数据库、陶行知研究信息服务平台、甬江片方言数据库、浙江慈善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湖州历史人物研究数据库等以文献收集整理为基础的数据库,来自民间提供的数据信息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缺少这部分资源,数据库不仅内容不实不完整,而且缺乏民间的关注,没有“神韵”。

4 运行发展服务学校使命与社会旨趣

传统的学校图书情报系统总是习惯于在学校的眼界内安排运行、谋划发展,现在,具有学术和社会双重特色、依靠学术和社会两种资源建立起来特色数据库,必然要兼顾服务于学校使命和社会旨趣,这是它们永葆生机的源泉。培根说得好,知识和学术的唯一合法目标不是为科学而追求科学,只能是给“人类生活提供新的发现和力量”。2010年6月30口,ZADL第一批特色数据库整体开通运行,在近一年的运行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保障其双服务功能的实现。

4.1利用特色数据库充分展示学校教学科研特色

如上所述,ZADL所有的特色数据库都是在各高校根据自身的积累和教学科研特色自主申报的基础上,经严格评审立项的,项目建成后,各高校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展现本校在该领域教学科研、文献治理、信息收集方面的突出成果,第一时间本校师生的成果,并力求使学校对该领域的研究或信息资源开发成为主导。比如,浙江大学建设的“核农学专业数据库”共有9个子库,其中有4个子库(图书、期刊、相册和内部资料)专门介绍该校陈子元院士在核农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资料收集和试验观察活动。由浙江理工大学建设的“纺织服装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收集整理了该校1982年以来研究该领域的600余位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这种特色数据库运行模式吸引了各高校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关注,他们向特色数据库提供最新研究成果或信息的行为从原先的学校硬性要求纷纷转变成主动的定期行为,改变了最初仅仅由数据库项目组成员被动检索的工作局面,形成了特色数据库建设与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

4.2积极培育社会读者群

ZADL特色数据库中有超过1/3的数据库是富有浓郁地方文化和民间兴趣特色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运行和发展显然不能仅仅面向学校师生,能否吸引社会的关注是其运行成功与否的重要参照。而吸引社会关注最基础的工作莫过于培育社会读者群。为此,这类特色数据库建设单位不仅要做好静态的文献收集、信息整理、数据交割工作,还要做大量的互动性宣讲、普及工作,引导当地民众形成认知、产生兴趣,壮大社会读者群。比如,甬江片方言数据库、浙江慈善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湖州历史人物研究数据库、儿童文化研究特色资源数据库、陆游研究全文数据库、蔡元培研究全文数据库、民俗学文献与温州地域文化数据库等的建设单位,每年都要举行名人名家讲坛、与省市社科联合开展社科普及月(周)活动,向社会广泛相关信息,吸引他们来听讲、观摩和咨询,尽其所能扩大特色数据库的社会影响。

4.3直接面向地方经济、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紧密接轨浙江地方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ZADL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又一个基本宗旨。在33个特色数据库直接面向地方经济服务的有11个,它们结合自身特色和行业需要分设不同的子库,分别为所涉行业提供信息导航、数据查询、技术咨询和实践指导服务。比如,“浙江水利资源特色数据库”开宗明义地指出其“宗旨在充分挖掘和利用高校潜在的数字及人力资源,并通过实时参考咨询服务,实现信息共享,满足全省各级防汛、抗旱、防台、水利、水文、设计、勘测、学校等单位对水利信息资源的需求,从而推动浙江省水利信息化建设进程”。其下设的“水利工程信息库”和“水利工程实例库”专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个案化技术咨询服务。“浙江机电模具特色数据库”瞄准浙江省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的机电模具产业,设立“机电模具标准数据库”和“机电模具专利数据库”,内容涵盖国际、国内各种级别的技术标准和不同类型的专利信息,为全省3000余家中小型机电模具企业提供便利的技术信息服务,可以大大节约这些企业的信息成本,推动他们的技术创新。“浙江纺织服装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专设“时尚频道”子库,收集全球100余家最知名的服装服饰品牌的信息,成为浙江乃至全国时尚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信息源。

ZADL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经验,归纳起来就是有机结合学术维度与社会维度,真正实现了“图书馆大范围、深层次开发文献资源,将自身具有的特色文献资源与省域内用户的特定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了从一馆到多馆的特色信息资源,推动了图书馆建设从资源组织到资源服务上的转变”。

[作者简介]李莉,女,1969年生,馆员,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