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笔算乘法 第1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笔算乘法 第1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45-01

教学内容:教科书《小学数学 人教版 三年级下册》第74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会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的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学活动:

教学情境,提出问题。美术课上,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心爱的彩笔画画,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想认识他们吗?

1、认识他们之前要先闯关。(课件出示复习题)

2、教师提出问题:从主题图上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每人一盒彩笔,每盒12支,一共有多少支彩笔呢?)怎样列式?

探究交流,构建新知。

探究算法,交流反馈。

学生试算12×3,写出计算过程。

同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展示算法。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a、连加12+12+12=36

b.把12分成两部分进行计算,如:10×3+2×3=36等

c.用竖式计算。(笔算的通用方法)

师生互议,重点明确各种算法的意思。

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针对竖式算法:这可是一种新算法,我们来重点研究。(学生尝试列竖式)

明确乘的步骤:你是怎么算的?

理解算理。2×3表示什么?6写在哪里?

10×3表示什么?30写在哪里?

(3)对比竖式:两种竖式写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笔算乘法)小结算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就是要把这个一位数分别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学习乘法各部分名称。课件演示算法。你学会了两位数乘一位数,那你会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吗?112×3=?

总结算法,深化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就是要把这个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完成课本74页做一做。比比谁做得有对又快。请个别学生上黑板上做。

集体订正,并说说你的怎么算的。

判断。课件展示。

练习题。课件展示。

总结、升华。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作业布置

练习册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

12×3=36(枝)

多位数乘一位数,就是要把这个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策略的探索过程,并且帮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逐步建立乘法竖式的计算模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请同学估一估,让学生感知到彩笔的数量大约是40枝,培养了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计算,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交流讨论中,不少同学的口算能力很强,用口算的方法算出了结果,在交流中学生充分的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之上,我又引导学生试着用竖式解决这一问题,有了口算的基础,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与合作交流得出了笔算乘法的方法。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1、对于主题图信息的提取,加工和利用没有给学生形成系统。主题图的观察,学生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包括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信息。那么我们教师就要很好的引导学生如何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舍弃无用的信息。这堂课我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孩子们发现了很多,比如“有3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画了3幅画,他们的画很漂亮……”之后,却没有引导孩子们如何舍弃无用的信息,若是我反过来问:“要求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要先知道什么?”那么学生会很快地的经历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回答出:“要知道有多少盒彩笔,每盒彩笔有多少枝。”再者,没有让学生将条件与问题连起来读一遍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学生会对题目的要求有一个深化的认识。

2、练习设计单一,没有体现梯度。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的延伸和继续,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质量的高低。而在这节课中我设计的题目足够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程度,但是却忽略了梯度。题目大都都在一个层面上反而到最后吸引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让学生会产生学数学就是为了做数学计算题,体验不到原来数学是来源于生活,是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

3、对于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不能使用具有针对性的语言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评价语也不够丰富。

4、情境创设以及过渡衔接不够自然。良好的情景创设会让学生置身于享受当中,会让他们不知不觉融入数学的氛围。这堂课在一开始就以三个孩子用彩笔画画的情景出现,引入时“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位特别爱画画的小朋友给同学们一起去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你想见他们吗?”这么一说,的确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和兴趣,但是在习题设计部分的引入没有跟开课时的情境创设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而且在习题与习题的过渡语不够自然给孩子们造成了比较突然的感觉。要是我这么说会不会好些呢?“林林、多多和悠悠想带同学们一起去游公园,你们想去吗?” 同学们一定会情绪高涨的回答我:“想!”“但是要先闯关。”或者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就用新学的知识去闯闯智慧宫好吗?”

5、细节的把握可以促进知识的内化。比如在教学乘法各部分名称时引导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后(因数×因数=积),要是能反过来问:“积等于什么?”在学生自主探索出乘法竖式的时,我请了一个学生上写出他列的竖式,他是将因数12写在上面,因数3写在下面。当他写完时,有一个小男孩就迫不及待的将小手举得高高的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我是把3写在上面,12写在下面。”小结时我只是强调:两种列竖式的方法都可以,但是我们习惯于把数位多的因数写在上面。当时如若深究问一句:“因数的位置交换了,但是积变了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知道: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