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毒不成活?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毒不成活?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毒不成活?

给你们写信是看了《吸毒的草》那篇文章。

虽然我不是个热爱花花草草的人,不懂植物的习性,也懒得很,不过年前搬新家的时候,老婆兴致勃勃地抱回来好几盆“吸毒草”,看起来普普通通,和杂志介绍的“蜈蚣草”不是一类,据说它专吸新房子里的甲醛类有毒气体,越毒长得越好。

我按花草市场老板的交代,坚持着每隔二三天就浇水一次,但没过多久就死了,老婆也不懂,看来是我家不够毒。我上网查了一下“吸毒草”,好像学名叫皱叶薄荷。还有一位河南农业大学的博士说,这种草只能将有毒物质吸附在叶子表面,功效有限,看来又被人忽悠了。

青岛 林学风

RE:“吸毒草”缺的可能不是“毒气”而是充足的阳光。室内绿化,还是选择自己喜欢又容易养活的植物比较靠谱。

要了解才安全

看到你们写男同性恋大调查的报道,想起原本要在世界艾滋病日开业的大理男同性恋酒吧,因为媒体的“过多关注”、热炒而推迟开业的事情。政府出钱开同性恋酒吧,我认为是件好事,起码在对待同性恋和防控艾滋病问题上不再遮遮掩掩了。我为大理市卫生局叫个好。

我们的“传统”、“道德”的标签还是那么鲜明夺目,对于男同性恋满怀仇视和鄙夷,避之不及还是舆论的主流。我们政府的决策,往往来自于舆论的动向。在我的记忆中,李银河向人大提交过好几次让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提案,都被网民骂得半死,据说今年人大她还准备提。

和李银河前几年被骂比起来看大理事件,我觉得总体而言,现在的媒体和公众,对于同性恋问题还是要更宽容一些了。但我们还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和我们不一样的人。

从贵刊的男同性恋调查报道的情况来看,艾滋病在有着高危的这个群体中间蔓延,都源于我们不了解这个被遮蔽的群体,也没能让这个群体了解他们自己。

北京 一个异性恋

RE:一起等待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吧。那时候,他们和我们也没有那么不一样。

捅马蜂窝的生物学

前两天读报发现一条很小的新闻,说我们武昌的一个初中生,质疑语文教材上冯骥才的一篇文章,说他的一篇叫《捅马蜂窝》的文章写得不对,冯骥才的文章是这样写的:“这就是蜇你那只马蜂⋯⋯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这个叫熊勃的初中生查了不少资料,发现马蜂蜇人后不一定会死,冯老师写错了。蜜蜂蜇人会死,马蜂和蜜蜂却是不一样的,这简直就是常识,不要说语文和生物学无关哈,我只是想问一下这些教材编审拿了编审费,都花到哪里去了。最后说一句,这么点大个事情还要上新闻,真是笑死人。

武汉 娄东湖

RE:可见常识出了自己的圈子,可能就不再是常识。记得有一次,学政府管理的朋友去德国老城哥廷根访问,却不知道数学家高斯是谁,让我着实大跌了一回眼镜。

斗鱼不见了?

我是《新知客》的忠实读者,通过《新知客》我增长了许多知识,也开阔了眼界。

比如说每期都会介绍一种濒危的动物或植物,如果没介绍就不知道濒危,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那么我会想是什么造成的呢?是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还是稀缺的环保意识?它们曾经数量众多,可为什么要等到濒临灭绝或消失,我们才懂得珍惜它们呢!

所以我有个要求,如果可以,希望编辑能拿出一期来介绍―中国斗鱼。德国著名的观赏鱼专家弗兰克•舍费尔在《迷鳃鱼大全》一书中对叉尾斗鱼的评价是:“最早的热带观赏鱼,也是迄今为止最美丽的鱼种之一。”这是网络上查阅的资料。

我喜欢养中国斗鱼,从小就喜欢,也喜欢听外婆讲当年外公养斗鱼和别人比赛的故事!我家乡的河流水系已经被农药、猪粪、垃圾塞满了,不要说斗鱼,其它鱼类也没逃过这劫!我很难过,但无能为力,我去过一些城市的大花鸟市场,没有发现斗鱼的踪影,许多店主都不知道都斗鱼的存在,真的不愿意看到它们濒临绝迹时,才想起我们曾经还有如此美丽的斗鱼⋯⋯广州 xzm18353

RE:其实何止是斗鱼,小时候家门口的沟渠里常见的泥鳅、水蛭和水沟边飞来飞去的蜻蜓,现在都难得一见了。斗鱼可不止一种,什么时候一起去水族馆,请你来讲解斗鱼比赛吧。

更正

《新知客》2010年1月刊第48页和第51页《中国男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中的“拉夫米定片”应为“拉米夫定片”,特此更正,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