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内城乡统筹模式的研究评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内城乡统筹模式的研究评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课题通过对有关城乡统筹模式进行深入性研究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来把握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将城乡统筹的理论思维转化到政策的调整和实施中去,解决理论思路与政策研究两张皮的现象,通过对各地城乡统筹模式的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模式;研究评述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010-02

城市和乡村是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的双重作用下,逐渐从空间地域上产生了分离,并在多方面的作用力下产生了一系列的城乡差别。随着经济的发展重点、结构、战略的转变,城乡之间的对立关系将趋于融合。

一、国内有关城乡统筹模式研究现状

目前,城乡统筹发展是近年来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项新的历史性课题。根据对城乡统筹的研究城乡统筹的定义应该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城乡差距拉大),城乡互动发展,以实现“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国内对城乡统筹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城乡关系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其中代表性成果有:

张俊卫(2008)提出的“2+8模式”。他从城乡总体规划的角度提出城乡统筹的“2+8”分析框架,其内涵是:“两大途径”指以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途径,实现城乡统筹的总体目标;“八项内容”指产业发展统筹、空间布局统筹、土地利用统筹、居民点体系统筹、环境保护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体制改革统筹。“两大途径八项内容”是对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整合和集成,融入了城镇总体规划思想,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便于操作的分析框架。其中“两大途径”是作者根据国家解决三农问题政策的总结,“八项内容”则是从规划专业角度所做的分类,便于规划技术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借鉴和应用。

刘维新(1996)从苏南地区的实践中提出了“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其内涵是: (1)在小城镇建设的同时,集中开辟“工业小区”,将乡镇企业通过调整改造集中在该区,以解决“村村冒烟”与环境污染问题;(2)将乡镇企业的职工迁到小城镇居住,从离土不离乡变为离土又离乡,使之成为城镇居民;(3)将过密的自然村,通过统一规划进行合并,把宅基地返还于田,以增加耕地面积。该模式优点在于:使得旧城改造得以有序实施,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和乡村城镇化进程,同时也提高了土地的优化和利用效益;促进了农业生产上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从生态角度讲“三位一体”理论减少了污染,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力,节约了土地。

王卓祺(2007)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国际的经验比较分析了三种城乡统筹模式:第一种模式:“工业区+地产发展模式” ,即工业园区和房地产配套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沿海及城市近郊较易推行,见效快。但从本质上看不是发展农村及农业,开发区+地产发展模式造成农村依靠外力发展起来,这样结果势必会对农村及农业连根拔起。第二种模式“农业现代化模式”,即通过用现代化耕作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现代化加工手段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该模式的挑战在于土地重划的利益公平分配方面。第三种模式“新农村发展模式”即用新的观念来指导农村的建设,这种模式最为困难,但符合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能真正体现城乡统筹。三种模式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模式和第三种模式更适合中国目前的城乡关系,这两种模式体现了农村发展的本质和关键。采用“新农村发展模式”需要注意不可操之过急,因为该模式是一项长远的社会改造过程,是中国城乡统筹工作的发展趋势。

方(2009)从供给方式角度提出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模式:即主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筹资共同作用于农村发展,由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农村公共服务。这种模式克服了农村公共服务由国家单方供给的弊病,将农村公共服务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筹资三方面力量进行优势整合,从而达到改变服务质量,形成多方位治理的合作网络,促使政府对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由 “善政”向多元化“善治”的模式转变。

不同地区在实践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区域特征的城镇化模式。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有三种模式,即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上海模式。

苏南模式:主要特征是:(1)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2)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3)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政府除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战略引导投资者进入,奠定苏南地区发展的基础。(4)苏南模式把工业化放在城市发展的首位,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形成了工业化支撑新农村发展的新格局。

珠江三角洲模式:它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外资、民间资金和政府投入等多元投资拉动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上海模式:该模式在对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功能明确定位以后,把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纳入建设上海国际化大都市中,将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从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同时,还打破了旧的体制障碍:(1)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和发展了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2)加快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构建出一套适应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3)改革完善户籍制度,努力让农民自由进城和迁徙的权利;(4)改革完善土地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5)探索改革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使农村管理与城市化、法治化接轨。

二、国内城乡统筹模式研究的评述

目前,中国的专家和学者们已经基本理清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包括对城乡进行统一筹划,重构城乡关系,重建城乡平衡,调整城乡利益关系,平衡城乡权利和发展机会,缩小城乡差距,淡化城乡概念,实现城乡有机联系,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在逐步提高和改善的基础上不断接近。研究者对城乡统筹的背景、内涵、意义、面临的问题、基本条件、制度性约束、指标体系、区域性特征等进行了总体性描述和分析。

三、城乡统筹模式研究给中国城乡统筹工作的启示

通过研究发现城乡统筹受约束于以下五点:(1)城乡差异既城市和农村差异;(2)人文素质差异既城乡文化差异、沿海和内地的文化差异;(3)地理位置差异既东西部差异、沿海和内地差异;(4)地区差异既山区和平原差异。(5)政府决策水平的高低。这五点就是城乡统筹工作关键,因此各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找出限制本地城乡统筹工作的根本所在,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分步骤的加以规划实施。

基于对城乡统筹模式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城乡统筹的主体和关键还是农民本身,因此城乡统筹的重点应该在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让富余的农村人口在农业领域就业,这也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二是应在未来几年内加大社会性组织、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充分调动地方及民间力量参与共同促进落后地区和农村发展。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和农民一起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克服城乡垂直布局弊害。三是通过推广科学技术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解决城乡信息不通、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畅的问题,为城乡之间搭建一个互动的平台。四是建立一个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我们在对苏南、珠江三角洲、上海城乡统筹模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是农村迅速发展的关键。因此要积极采取多渠道引导资金、直接参与开发农业,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团体投资为主体、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投资体系。五是城乡统筹要求各级政府要科学决策,根据地区优势进行要素整合、优化。以促进城乡统筹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因地制宜和适当分区集中的原则进行,将是中国村镇建设的一个基本特点,这样有利于资源的配置,便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周成仓.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1).

[2]张俊卫.城乡统筹发展的“2+8”研究模式[J].规划师论坛,2008,(10).

[3]张向生,张震.国外城乡统筹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观察,2008,(3).

[4]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6).

[5][香港]王卓祺.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比较[J].开放导报,2007,(12) .

[6]刘维新.城乡一体化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1996,(6).

[7]张晴,罗其友,刘李峰.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的做法与经验[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2).

[8]李峰峰,周意.城市化理论二元结构分析框架文献述评[J].城市化研究,2005,(7).

[9]胡乃武,叶裕民.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J].理论前沿,2004,(6).

[10]林凌.“三保障、两放弃”统筹城乡发展的可供模式[J].农村经济,2007,(12).

[11]范海燕,李洪山.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J].探索与争鸣,2005,(3).

[12]任扶善.城乡统筹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正确方针[J].经济学与管理研究,1995,(6).

[13]叶林.城乡一体化的两种模式[J].城市理论,2008,(10).

[14]宋洪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03,(7).

[15]潘光辉,罗明忠.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和就业出路思考[J].农业经济,2007,(1).

[18]陈家宝.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资源整合与对接――南京市城乡“二元结构”成因及其对策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10).

[19]王碧峰.城乡一体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