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韶关市武江区地质灾害分区及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韶关市武江区地质灾害分区及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对韶关市武江区发生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对全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韶关市武江区地处广东省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13°06′58″~113°34′57″,北纬24°31′12″~24°55′14″,总面积670.6km2。本文通过对韶关市武江区地质环境进行调查研究[1],展示区内发生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分布特征,对全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为全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1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特征

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分布及其危害程度与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水文、植被条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地质灾害发生、发育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根本原因)是地形地貌、软弱的岩土体组合,大暴雨的激发和人类工程活动不当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武江区地处南岭山脉以南,地形为中低山、丘陵盆地地貌。境内中北部地层发育、西南部岩浆岩分布比较广泛,区内构造发育[1],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坡残积土厚,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大,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公路、铁路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矿山开采及切坡建房等)日益加剧,加之暴雨的突发性影响,使得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1.1 地质灾害类型

武江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显示,区内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根据已有资料统计[1] [2],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需防范的各类地质灾害点有47处,按地质灾害类型划分,滑坡36处、崩塌7处、泥石流2处、地面塌陷2处;按危险程度大小划分,危险性大的1处,危险性中等的36处,危险性小的10处;按发生所在的乡镇分,江湾镇11处,龙归镇10处,西联镇7处,西河镇16处,重阳镇3处。

1.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 崩塌、滑坡

为本区较常见、危害较严重的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岩(土)体软弱、地形地貌陡峭、植被稀少、人类工程活动相对强烈的地带,如山区公路沿线、人工切坡建房、河流、水库边岸、矿山开采的采坑和矿渣堆积区。受降雨等因素的控制,每年的4月至7月为多发季节,强降雨为主要致灾因素。根据已有的资料,区内发生崩塌、滑坡灾害点共43处。

① 公路、乡村道路沿线的滑坡、崩塌

主要分布于人工切坡较陡的高边坡地段,工程地质岩组多为遇水易软化的层状软质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组及较厚的松散土类组。边坡开挖后由于护坡与排水设施不配套,边坡岩(土)层受降雨影响易饱和软化,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发生垮塌。

② 人工切坡建房和地形陡峭地带的滑坡、崩塌

常见于山区切坡建房削坡过陡和地形较陡峭的低山、丘陵地区,工程地质岩组多为层状软质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组及较厚的松散土类。灾害体规模以小型为主,但发生突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威胁较大。

③ 河流、水库、池塘边岸的滑坡、崩塌

常见于山区河谷两侧坡岸、水库及较高堤坎池塘边岸,工程地质岩组多为层状软质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组及较厚的松散土类。其成因为河流暴雨期洪水强烈冲刷河流边岸,造成塌岸,水库及池塘蓄水后边岸岩土体软化,在重力作用下垮塌。灾害体规模以小型为主,但发生突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威胁较大。

④ 矿山采坑和矿渣堆积区的滑坡、崩塌

常见于露天开采的矿山。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区往往形成较高较陡的采坑边坡及矿渣堆积边坡,采坑边坡其工程地质岩组多为层状软质泥岩、粉砂岩、泥灰岩组或较厚的松散土类。两种类型边坡在暴雨的影响下极易发生滑坡,直接威胁到矿区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

(2) 泥石流

武江区为中低山、丘陵盆地地貌,境内江湾镇及龙归镇西部岩浆岩分布广泛,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残坡积土厚,局部地段地形三面环山,雨水可大量汇集,在遇极端暴雨时,土体沿软弱结构面产生垮塌、滑坡,垮塌的泥砂随洪流而下便形成了泥石流。另外,老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大量矿渣、尾砂堆置于陡峭山谷中,矿渣泥石流时有发生,成为非常突出的人为地质灾害隐患。

① 陡峭山体滑坡、崩塌引发泥石流

江湾镇岩浆岩分布广泛,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残坡积土厚,局部地段地形三面环山,雨水大量汇集,在遇极端暴雨时,土体沿软弱结构面产生垮塌、滑坡,垮塌的泥砂随洪流而下便形成了泥石流。

②矿渣、尾砂堆引发泥石流

老矿山经过多年的开采,大量废矿渣、尾矿堆置于较陡山坡上,在遇极端暴雨时,极易引发泥石流,直接威胁到下游的山林、民房、公路及农田。如:龙归镇社主红卫煤矿,大量矿渣堆积山坡中,没有进行有效的护坡,在极端暴雨影响下,除了引发崩塌、滑坡外,极易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

(3) 地面塌陷

武江区地面塌陷可分为采空区、矿坑抽水引发的地面塌陷和隐伏岩溶引发的地面塌陷两种。采空区、矿坑抽水引发的地面塌陷多发生于矿山周边地区,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但危害较严重;隐伏岩溶引发的地面塌陷多发生于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城镇,分布面积大,危害严重。区内重阳镇、西河镇、西联镇、龙归镇皆为隐伏岩溶发育区。

① 采空区、矿坑抽水引发的地面塌陷

矿山地下开采,形成大量采空区,当上部岩(土)层遇到较强烈振动或遇水软化时,易坍塌,形成地面塌陷。

② 隐伏岩溶引发的地面塌陷

隐伏岩溶发育区,在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造成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大时,地下水运动对溶洞充填物的淘蚀作用增强,使溶洞顶板变薄,上部土层随地下水慢慢迁移产生空洞,当空洞达到一定规模时产生塌顶,形成地面塌陷。

1.3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武江区为韶关市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之一,据2003年《广东省曲江县(含韶关市) 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地质灾害有上升的趋势,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各类工程活动将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地质灾害隐患加剧发展和引发新的地质灾害。武江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发新的地质灾害

“十一五”期间武江区规划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已基本实施,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其共同点均是对环境的改变(坡坏)较大,局部地段没有得到合理的治理,引发地质灾害。“十二五”规划及以后,应坚持项目施工前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加强施工期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过对其中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阻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使地质灾害危害减轻或降至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 陡坡不合理开发引发地质灾害

武江区绝大部分的面积属中低山、丘陵地貌,森林覆盖率达78.9%,前些年不少乡镇弃林改种果蔬,由于大面积的陡坡开荒种植果树、蔬菜,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地表植被,造成区域性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通过重大地质灾害的治理,实施植树、种草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区域性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区内地质灾害危害将减轻。

(3) 削坡建房和乡道改造引发新的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