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生物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和现代化教学改革的推动下,生物教学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形势。全面发展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师素质是更深层次的探寻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 教师素养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120-02

生物学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健康等诸多问题愈发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并且生物学在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现行高考制度下的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学好生物这门课程。同时生物教学是一门科学,如何正确的掌握其规律,给予学生足够的知识与能力,使得学生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样适用于现代教学,生物科学的与时俱进同样带动了生物教学的进步,在信息时代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学习,只有掌握了现代化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足进而教书育人。

毫无疑问,多环节组成的教学过程是复杂的,而如何处理其中的环节又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所以笔者拟从教学思想、教法与教师素养三个方面来谈如何改进现有的高中生物教学状况。

一、树立综合科学观、端正科学教学思想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所以它有科学规律可以探寻,而生物教学与之密切相关,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时更要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生物教学不仅需要具备生物科学的科学知识,还要遵循科学教学的基本规律。

尤其是在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推动下,生物教学再也不能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要走出课堂,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学习运用知识。从最近几年的高考改革、新课标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之间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特征越发明显。另从时代背景上看,这也是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各学科知识之间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更加深入细化的时代趋势。因此我们可以说国家现在进行的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标准改革是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作为生物教师,我们一定也要树立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现代的综合科学观,来适应这个趋势,更好的为教育服务。

二、打破陈旧思想,实行创新型教学

从目前来看旧的教学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六个问题:

(一)内容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以教材、教参和教案为唯一指针。进而导致教师和学生缺乏创造力和课堂的活力,教学效率低下。

(二)过程模式化: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结构与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上。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三)目标单一化:这突出表现为教学目标、课堂角色的单一化。在教学目标上承担除基础知识外德育、美育等多种教育任务。但是客观情况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主动性、独立性得不到体现与落实,创造性也得不到培养。课堂异化为教师的“一言堂”。

(四)知识静态化:这表现为课堂上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涉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很少,即重视结论性、事实性的知识,而对程序性知识即引导学生如何去了解和探究知识产生的过程涉及甚少,以至于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五)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由于课程调整等原因,所以高中生物教师的工作量较以前有了明显增加,多数教师明显感到负担加重,工作重心更多的放在课堂教学环节,进而导致在客观上形成教学在低起点、低层次上反复。

(六)生物科学实验需求与落后的实验设备设施现状之间矛盾明显。

现代生物教学的困难与问题是十分明显,但如何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缜密处理备课环节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方针,做好“有效备课”。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与关键,所以备课无效,教学自然就无效。

(1)以生为本,促进发展。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刻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2)解析并超越教材。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其实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与实践者。进行授课准备时,教师要首先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之外,超越教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教师在处理教材方面,既要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予以补充、删节、修正,力争达到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跳出教材与实际相结合。

2、改进教学方法

结合现代社会的背景,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的学生采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体会,全力实践。

(1)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特点,拓展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共享经验和知识,实现超越自我,从而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合作学习的理论、原则与具体方法,生动活泼地组织好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在内的各种合作学习,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缺陷,探索更为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和策略。并且要多种方式并举,切实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2)高度重视探究性学习方法在生物学习中的应用,注重课程标准确立的具体要求,充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要在各个关键环节上注意摸索教学的要领和策略,切实起到学生自主探究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作用,切实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果,进而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

另外要在教学中深入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从而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条件选用相应的有效教学模式,克服单纯采用题海战术强化的落后模式,进而在提高学生卷面考试成绩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现阶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既要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也要勇于探究和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在让学生学会学习、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重视系统扎实地掌握知识的背景与脉络;在倡导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要重视提高知识教育的质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讲究学生自主学习时,也要有教师示范、讲解和引导。这样多管齐下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方法手段的独特优势,实现功能互补,进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素养,做好教学“主人翁”

教师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同样也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施加者,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教师应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对待教学任务。

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生物科教师是个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一)良好的文化素质,这里面应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教学理论基础。

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使用教材的基本内容,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随时跟踪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进而实现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教师的知识面的丰富是至关重要的。从教材改革的趋势来看,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之间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综合教学观,为学生创设更加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掌握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因为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何这样教。

(二)不可或缺的教学研究能力,因为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学科研能力。

首先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之一,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课堂教学的特点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准确清晰,具有科学性;简洁明白,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

其次是足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同样,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才。而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有创新型的教师。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

再次是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缺乏相应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教师的组织能力主要包括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和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只有充分运用较强的组织能力,才能形成人人参加、自己动手、发挥特长、凸现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最后是研究能力,教师不仅要是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者,更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还要是讲演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要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素质教育的成功决定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思想上同党的教育指导思想保持一致。教师应自觉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美育教育;进行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

(四)敏锐的时代意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称为现代教育的四根支柱。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兴趣爱好、自由发展及创造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该顺应时代要求,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对自身素质、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加强学习,进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 许高厚,张永祥等. 普通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3]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项目组.走进新课程一通识培训教师读 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出版社,2008年版.

[4] 王仲林.走进新课程.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