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商行版图的演进与变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商行版图的演进与变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确实,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这些打着时代标签和政治烙印的身份称谓早晚会消失,阳光终究会照到每个人的头上。终有一天,大家都是无差异的市场竞争主体,都处在同一片蓝天下,只是根据自身特质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到那时,才是城商行真正成为银行业版图中隆起的“第三极”。

从往日毫不起眼的丘陵沟壑,到而今巍峨屹立的银行业“第三极”,城市商业银行版图在14年间急速演进。城商行今日的群星灿烂,既是银行业监管层审时度势、大力推动的结果,更是城商行群体日夜兼程、不懈奋斗的馈赠。城商行,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称谓,与其说是先验计划的结果,不如说是改革进程的偶然产物。当年,为了解决城市信用社遗留的诸多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应运而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往日可有可无的“龙套”锤炼为今日独当一面的“主角”,已足以证明城商行生命力的旺盛。

1995年9月,国务院《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通知》,决定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分批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后改名为城市商业银行,初步建立起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体系。

2004年6月起,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城商行开始大规模重组整合。以此为契机,部分实力较强的城商行脱颖而出,相继迈出了跨区域发展的步伐,城商行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偏居一隅,原本“老死不相往来”的城商行第一次出现了地理意义上的交集……

而自2007年7月起,由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首开先例的城商行上市,则标志着城商行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从此,城商行不再只是“必要的补充”,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龙套,它已成长为中国银行业的一股重要力量。

市场化转型

作为政府主导下的产物,城商行一诞生,就有着浓厚的行政和地域色彩。纵观城商行变革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地方政府博弈互动的历史,一部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逐步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历史。市场化转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确立,赋予了城商行新的生命。

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有城商行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植下,城商行才得以萌芽和成长,壮大了实力,打造了品牌,渐渐在群雄逐鹿的金融市场中拥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地方政府的扶植既是城商行成长之因,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某些城商行孱弱之果。有了政府的庇护,一些城商行钝化了竞争意识,丧失了“自我觅食”能力,在“旱涝保收”中日益萎顿。同时,一部分远见卓识者则主动出击,寻求破茧之道。吸收外资、民营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政府、外资与民营资本的此消彼长间,股权结构逐步优化,一股独大的情况逐渐消除,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快速建立并日臻完善。制度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市场化转型更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让一度毫无生机的城商行活力迸发。

区域化发展

与市场化转型如影随行的,是蔚然成风的跨区域浪潮。2002年,哈尔滨银行设立了城商行中第一家省内异地分行;2006年,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开业,成为城商行第一家跨省异地分行。自此,城商行的跨区域发展蔚为大观。对那些实力雄厚的城商行而言,要想脱胎换骨,跨区域发展是必由之路。有限地理区域内的自然演进已无法提供足够的推动力,经营领域的持续扩张才能带来资产规模和竞争实力呈几何级数般的迅猛增长。“跑马圈地”的时代即将结束,待天下初定后,再想“攻城掠地”则是难上加难。

但跨区域并非城商行突围的不二法门。对于大多数实力较弱的城商行而言,虽偏居一隅,但坚持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做富于特色的地方性银行、社区银行,也不失为生存之道。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实,“大是美,小也是美”。我国城商行多元化的战略抉择和发展路径,正能够满足我国企业和民众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内发性变革

市场化转型、跨区域发展并非一劳永逸、包治百病,如果说其是“表”,那么变革和创新才是“里”。严密的内控制度,强大的创新能力,高效的业务流程,优秀的人才队伍,先进的企业文化才是城商行基业长青之所依,发展壮大之所倚。与外部扩张的风起云涌一样,城商行内部的变革与转型从未停止。

风险管控的薄弱一度是制约城商行发展壮大的“命门”。因此,城商行纷纷从强化风险管控,完善内控机制入手,建立了独立审贷制度,完善了多层次的风险防范体系,有效规避了人情贷款和关联贷款,不良贷款率逐年大幅下降。同时,城商行由于实力较弱、人才匮乏,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和服务难以适应客户日益变化的金融需求。为此,不少城商行都加大了金融创新力度,特色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特别是牢牢抓住国有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一时无法顾及的“盲区”,大力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上海银行和宁波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诸多创新型产品,长沙银行的联保贷款、转帐支付业务,哈尔滨银行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反响强烈。在人才方面,城商行也加大了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引进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人才,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面对新的挑战和竞争环境,城商行还需要进一步转型,实现‘华丽转身’”。这是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对于城商行未来发展的期许。

有人说,股份制银行的今天,正昭示着城商行的明天。倘就整体而言,这自是虚妄,但对部分优秀城商行倒并非全无可能,诸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正加速“攻城略地”,成为全国性银行仅仅是时间问题。在其示范效应的强力感召下,众多颇具实力的城商行也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部分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或许难实现,上市更遥不可及,然而变革和转型的步伐却不会停止。有变革就有活力,有活力就有机会,它们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或许,连城商行这个名字,也只是历史的过渡。

确实,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这些打着时代标签和政治烙印的身份称谓早晚会消失,阳光终究会照到每个人的头上。终有一天,大家都是无差异的市场竞争主体,都处在同一片蓝天下,只是根据自身特质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到那时,才是城商行真正成为银行业版图中隆起的“第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