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联系重庆的实际,总结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的经验,深入分析重庆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地制度;户籍制度

一、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

自2000年起,鉴于重庆市农委农村固定观察站已经对重庆市16个区县中等水平的样本村或10个固定观察村农村劳动力外出情况连续进行过跟踪调查,依据调查的相关数据来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个案推算。2003―2006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分别为26.51%、30.10%、30.92%、30.74%。其中在重庆市内(含区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由2002年的近60%下降为2006年的40%以内;相反跨省外出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则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2002―2006年外出劳动力分别占样本村劳动力总数的26.51%、30.10%、30.92%、30.75%、34.77%。在农村外出劳动力调查中,40岁以下的青壮劳动力所占比重约为80%左右。而另一方面,留在本乡本土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平均耕作土地由2003年的2.17亩/劳动力降为2005年的2.00亩/劳动力。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资源仍然过剩,外流的趋势还会发展。不过,从农村劳动力外出性别构成上看,男女之比由2000―2001年的1.3∶l升到2006年的1.46∶1。

2002―2006年,外出劳动力有明显的流向(直辖)市外的趋向。具体而言,2002―2006年向省外转移劳动力全部外出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40.26%、50.41%、50.65%、61.64%、65.0%,而留在本区县务工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则分别为33.9%、24.75%、22.13%、10.85%、10.85%。至于在区县(自治县、市)外、直辖市内务工的劳动力在比例上的变化则由25.84%略微升到27.51%。按地区来说,山区和库区的样本村中,外出劳动力流向(直辖)市外的趋向更为突出,到市外打工的劳动力均在55%左右或更多。

以重庆固定样本观察村调查户劳动力外出为例,2003年向省外转移劳动力占样本村全部外出劳动力的比重高达61.64%,远远高于省内务工转移所占比重;另外,2004年重庆市农村转移外出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市外的劳动力249.89万人,占65.0%;转移到市内的劳动力134.42万人,占35.0%。市外地区成为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而就跨省转移的总体就业格局而言,重庆市农村劳动力以向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集中为主,向周边邻近的省区转移为辅。不过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重庆农村劳动力在西部地区之间的流动呈上升趋势,而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比重则呈现出下降走势,西部地区已成为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热点地区。

目前重庆市各区县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即进入城镇务工经商的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且所占比重仍有上升的趋势。此外,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还表现为省内流动兼业型明显,而跨省流动则常年性务工明显。在省内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基本上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而在跨省流动中,随着土地承包制度的完善,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跨省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将土地转包给他人耕种,或出钱请人代耕,可以相对固定地、常年性地安心在外务工。最后,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另一特征就是转移方式主要靠“三缘关系”,存在明显的自发性。据重庆各区县农调队的调查,2003年在西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转移所占比重平均不足20%,其余8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多属于自发性转移,即盲目分散流动、亲友介绍流动。

二、影响重庆市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分析

1.表层因素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表层因素已有以下变量:农村非农就业比重、人均耕地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纯工资收入、人均外出劳动纯工资收入等。其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均耕地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换言之,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过快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等将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大,这是由于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比较收益水平过低,产生的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客观上急需寻找出路,形成了巨大的外推力,把农民从传统的土地中推出来;另一方面,农村非农就业比重、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纯工资收入、人均外出劳动纯工资收入等变量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变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调查结果表明,将“预期外出打工收入高”列为外出驱动的第1位因素,将“农村收入水平低、挣钱机会少”与“呆在家里没事干(或隐形失业)”分别列为第2、3位驱动因素。其实,农村中推的力量与城市中拉的力量是影响农民工外出流动的两个方面。不管是农村收入低还是预期外出打工收入高,核心问题是经济收入的驱动力驱使大量农民工外出。

2.深层制度因素

(1)户籍制度与城市“反拉力”。我国现行的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小孩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形成逆向转移。此外,由于心理上的惯性作用,户籍仍然有巨大的心理限制效应。户籍制度塑造了多数农民工的生活预期,锁定了他们的生活目标。

(2)现行的农用土地制度与农村“反推力”。现实中耕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转让地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规定。因此,被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可能蒙受一种转让地权而造成的额外经济损失,进而阻碍农民彻底离开土地,而选择“兼业”经营方式。从现实来看,完全放弃土地而转移出去的农民,即使在东部发达地区所占的比重也较小。这样,“兼业”问题与农业小规模经营势必将长期存在,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反推力”。所谓农村的“反推力”是指那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几乎都在户口所在地保留了与农民身份相联的土地,对于农民工来讲,拥有土地就意味着拥有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家乡土地显然也是吸引外出农民工最终返乡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能够在经济萧条时成为农民工生存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土地还能成为农民工养老和还乡的重要依托。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农村经济年度分析课题组.1993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兼析1994年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69-172.

[2]高全成.农村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互动共进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农业经济导刊,2003(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