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投资人要警惕依附创业中风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投资人要警惕依附创业中风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8月,阿里突然发力,全面切断了微信和淘宝的联系。这对于去年以来数以千家以微信营销为业态的创业者构成了猝不及防的打击。在巨头林立,逐鹿中原的时代,在面对突发的经营环境变化时,创业者该如何面对?

依附企业发展

据统计,每年新开的10家公司中有4家会在第二年倒闭,剩余的每5家又有4家会在接下来的5年中倒闭。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平均要赔掉3家公司,才会创办一个成功的企业。富足(中国)训练机构创业导师张超毅说,独立式发展,可以享受跨平台的好处,但也不可能得到每个平台的全力支持。依附一个企业来体现自身价值,一来积累经验,二来积累人脉,三来积累原始资金。

依附是一种寄生,借力是在帮助平台实现战略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资产积累。依附大型企业创业,创业者可以借鉴现有的成功的商业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不必要的失误。

依附式创业有两大典型,一类就是大家熟知的特许经营。国内比较好的特许经营多是外国的大型公司,类似麦当劳、星巴克之类。这些特许经营门槛很高,加盟费动辄百万以上,且时间上不能自由。另一类就是直销。

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是新东方留学、签证与出国咨询事业的创始人,和王强、俞敏洪并称为支撑新东方发展的“三驾马车”。如今,他更多的谈创业与投资。徐小平不太认同依附式创业,他说:“创业是通往个人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和人格独立的最佳通道,多一个创业者就多了一个自己命运主宰,人生的主人。就应该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的思考。有人适合独自创业,比如俞敏洪,有人适合依附创业,比如我1996年加入已经很有规模的新东方。”

《IT互联网观察》表示,凡是依附于其他平台的公司,都非常不稳定。浙商创投合伙人李先文表示,如果你本身依附式生存,一旦遭遇主体风险,自身风险就无法避免。依附性的特点是自己的七寸握在别人手里,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如果巨头切断的后果是没命,那么这种业务形态本身就是脆弱的,不是我们风险投资应该去扶持的对象。

和山投资合伙人章击舟表示,依附式生存要解决两个问题,是否有技术壁垒,是否有战略重叠。依附式的生存风险偏高,但是如果能够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依附对象的目标错位开来,还是能够维持长期发展的。其实最佳的思路是错位,要对大公司的战略保持紧密的关注和分析,确保自己的商业计划与这些战略定位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李先文说,如果确实面临站队的时候,创业者不能只看到沾到巨头光的好处,一定要清醒的看到其中的风险。一旦面临类似的黑天鹅事件,要及时快速转型应对。

盈开投资合伙人文本说,在现实的商业环境中,和巨头不发生关系是很难的,关键是自己的业务形态是依附还是补充。依附型的项目很容易就碰到巨头改变规则这种系统性风险。但也要看是什么样的巨头。在硅谷,微软就被一致认为是一家邪恶的公司,微软掐死了网景,但也扶持了很多基于微软操作系统的软件。

依附式的弊端

依附于平台创业的公司风险其实挺大的,互联网变化太快,今天能做的业务,说不定明天就不能做了。当初新浪微博限制外链,让很多基于微博创业的公司受创。如今,阿里叫停微信类营销应用,封杀微信淘宝客接口,意味着,所有在微信上进行淘客创业的营销账号将面临致命一击。依附于人,永远处于被动。

“完全依附于相对比较大的平台上去做,风险是比较大的,独立运营这一点对很多的创业者来说相对比较重要。”戈壁投资董事总经理童玮亮称,“投资人也会考虑到这个风险,如果纯粹从赚钱和做生意的角度上,完全依附于大的平台可能问题不大。”

文本说,把巨头当作商业环境的一部分,而不是你可以攀附的一棵大树。和商业巨头的关系有这三种:第一种是巨头本身比你强,死了也悲壮,如网景和微软之战;第二种是卖身求荣,赚了大钱也不安心,大部分品牌是这种;第三种是依靠而不依附,最后形成独立价值。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辛耀州认为创业者必须想清楚“靠上大树”之后意味着什么,“你要知道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失去的很明显的是一些自由和最后退出的路。靠上大树的成功率会比较高,现在的广告成本是越来越高。”但创业者的退出方式会因此变窄,“你在市场上的地位是什么,企业处在什么阶段,什么时候该介入这个环节,这些都很重要。”

鼎晖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王功权说:“这些跟依附大型企业,依附在垄断行业上的,这些的一些企业,你说你短期挣点钱,挣一把是一把,作为长期方向的话,我认为大家要慎重,最好你走蓝海的道路,走依靠市场的道路,离这个权利越远越好。”这样的话,有好的产品,有好的服务,只要把事做好,企业就有发展。

创业者的出路

李先文说,创业者的出路是依附,独立,平等,斗争。自身实力还较弱时,可以选择依附式生存,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自身实力比较强的时候,可以选择独立式发展,分散平台化解风险。先依附,后独立,是很多创业者更现实的一条路。

文本说,独立发展的风险就在于被其他的大公司产品所迅速替代。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本身就有独立的价值的话,就不用怕巨头改变规则。

王功权认为现在青年创业比前些年要难很多,垄断行业的格局,给民营经济提供的空间比原来要少。但是,我们很高兴地注意到,这种情况在改变。创业者还有机会,巨头因为自身业务线庞大而无暇顾及的领域与时机是他们的机会,巨头因为大公司病所导致的颟顸、暮气是他们的机会,巨头的人事组织架构的积弊、执行力上的缓慢是他们的机会,新的用户需求、新的业务类型、新的方向和趋势是他们的机会。

问题在于,这样的机会到底有多少呢?创业者自己能牢牢把握的机会又有多少呢?创业者能够将新的想法、创新迅速执行转变为生产力的能力又有多少呢?说实话,从现在中国互联网的状况来看,这一切并不乐观,创业者要面对的不止是整个大环境、同行的竞争和巨头的碾压,有时候,甚至市场还未来得及反应,甚至巨头和竞争对手还未有暇严阵以待的时候,这些创业者就出局了。

兰亭集势、YY乃至小米的确大获成功,但是这样的案例仅仅证明,它们或者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或者和人、趋势完美契合,对普通的创业者,这两方面几乎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在今天,创新的价值并不由潜力和前瞻性来决定,而往往体现在其被收购的价格上。就像在若干年前,中国互联网的创业者的最大烦恼是被腾讯复制的话,而现在,他们的烦恼是如何才能让腾讯等巨头看上自己的项目,如何才能把自己的价钱卖得更高一些,这是现在最现实的情况。

淘宝可以轻而易举地封杀掉美丽说、蘑菇街,微信的每一次调整都让营销公众帐号胆战心惊,巨头们打造了自己的生态体系,而普通的创业者要么依附于此听命于此,要么另外寻找开辟新的战场――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是,在中国互联网和社会特殊的大语境下,这种真正的模式上的创新和变革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残酷而激烈的现实面前,所谓理想和坚持总是毫无疑问的输家,在中国互联网,尤其如此,输得尤其惨烈而现实。巨头吃肉,新丁喝汤,而更多的创业者或许连啃骨头的机会都未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