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交互技术变迁下的课堂师生互动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交互技术变迁下的课堂师生互动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构成和谐课堂和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和其他各种教学要素相互协同作用,构成开放、动态、生成的教学系统。技术引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方式,尤其是交互技术更催生师生互动的变革。

课堂师生互动的时代划分

课堂教学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师生互动的传播现象同样是教学活动。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四大要素,可以用互动信息的发送者、互动信息的接受者、互动内容和互动媒体加以概括。教师和学生则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两大角色间不断变换。互动内容就是教学内容(包括固定内容和生成内容)。互动媒体即互动内容载体,包括自然(肢体)语言、文字板书(挂图、模型)和信息技术工具等介质。

互动媒体是随着交互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变化的。根据交互技术的发展阶段,笔者将师生互动时代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

人际交互为主的时代 自从人类文明诞生直至今天的课堂上,最常见到教师口口相传,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起伏的语音语调和形象的肢体语言。这种师生间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被称为“人际交互”。这是一种以人与人面对面直接交流为主的师生互动,称为人际交互为主的时代。

人机交互技术时代 人机交互指的是计算机出现后,由于运算速度快、易控制、多媒体融于一体等教学优势,计算机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种教学环境中,并成为师生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这种课堂教学环境增添了师生与计算机学习界面交互而引发的互动,被称为人机交互技术时代。

笔式交互技术时代 以计算机为中介的师生互动固然能够改变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但这种键盘输入与刻板的预设仍然不同程度地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拓展与课堂的交互行为。于是,如何克服所存在的互动困难现状,并将笔式交互技术引进教学当中,便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式交互基于“纸笔”的隐喻,力求为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功能,帮助人们方便地捕捉想法、记录事件。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成为笔式交互的一个重要形态,在越来越多的环境中得到了应用,更有学者认为其必然代替目前的黑板。

交互技术变迁下的课堂师生互动的变化

随着交互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说,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在发生着变化,课堂师生互动逐渐呈现如下趋势。

互动方式的多样性和自然性 师生互动方式以语言、手势、眼神为主,经历了“计算机辅助反馈和交流信息”阶段,至今发展为“师生通过笔触随时记录、展示、对比想法,生成反馈”。互动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但同时又趋向最自然的师生交流。

互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容不再仅限于书本知识,也包括随着信息技术带入课堂中的各种社会性知识,更包括师生在笔式交互中动态生成的非预知性知识。

互动特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 经历了不同的交互技术时代,互动方式逐渐由单一走向多样,由封闭转为开放,由固化发展为动态生成,技术环境的特点也改变着师生互动的特点。

交互技术影响下的课堂师生互动设计

本文借鉴分析课改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从基于情感的互动设计、基于活动的互动设计以及基于信息的知识表达设计入手,思考如何促进在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中互动的深度开展。

1.基于情感的互动设计

在人际交互为主的时代,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师生间的情感传递是迅速而有效的。当交互技术出现在教学中时,新的学习环境难免产生由于师生面对面交互的缺乏而带来的情感互动方面的不足。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新时代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1)保证技术可靠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交互技术支持下的情感互动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之上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如多媒体软件的交互性、网络的实时性以及电子白板触点的准确性等直接影响情感互动的可能和效果。例如:课堂上如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笔式对焦出现偏差,那么教师多半的精力将用于解决技术障碍,而无暇顾及学生的情感,更不用谈双方的情感有效地作用于对方了。

(2)营造民主氛围,保持稳定情绪

在交互技术影响下的情感互动,除了有技术的支撑以外,还需要积极的情境来激发和维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共同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例如: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才华的机会,让学生的成果能及时得到认可。通过充分发挥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的优势,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的情感互动情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会保持相对积极和稳定的情感情绪状态,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3)建立促进情感互动的机制

为了使交互技术影响下的课堂教学情感互动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需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情感互动的机制。例如:在进行技术开发时,应对情感互动做相对独立的设计,提出情感互动的目标,明确规定互动的主题、类型、方式等,将情感互动真正作为教学中的一个要素整合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教学中的情感互动才能够真正产生并持续下去。

2.基于活动的互动设计

师生互动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活动,它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设计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探究化的活动,在有效的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例如:美术学科《色彩的世界》一课是基于电子白板的互动教学,教师为完成“了解色相环的排列规律,知道对比色和类似色的知识并能准确区分”这一学习目标,设计了移动色环、为人物添五官、更换服装、粉刷房间等趣味性强且开放空间大的游戏活动。在色相环构成的讲解中,让学生来摆放三间色的位置,并借由其他学生判断对错来复习旧知识;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为小朋友的衣服添颜色,调动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图章的功能,让学生挑出对比色调的作品,增加趣味性。课堂上学生们无穷的想象力和积极的思维跳跃令人赞叹,教师娴熟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技能、过硬的美术技法、精彩的讲解令人折服,整堂课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学者乐在其中,听者意犹未尽。

3.基于信息的知识表达设计

信息化知识表达的方法有文字表征、超文本及认知弹性超文本、图式表征、多媒体及虚拟现实表征等方式。如何对基于信息的知识表达进行有效设计,决定着教学的高效性、多样性和呈现智能的可能性。在进行信息化知识表征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兼顾整体和局部

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知识表达时,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整体风格,又要照顾到具体知识内容和具体教学信息的表达方式。

在进行知识表达的设计时,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为了便于教师和学生有效注意内容的整体结构,可以通过概念图和超链接来呈现教学信息。而对于信息呈现整体风格也要注意统一、协调。如多媒体软件的背景、色调、布局等要具有一致性。

在具体展现某个知识点信息时,还需要考虑到媒体的呈现形式,例如:语文课中让学生了解的一些背景知识,是用文本呈现还是图片呈现;对于原理的阐述,是用动画和讲解呈现还是用文本和插图呈现……这些需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认知的特点和媒体表现的特点来选择。此外,在设计信息呈现方式时,要考虑到所呈现的信息总量的大小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各要素呈现的时间、长度、顺序、字体、颜色、屏幕信息的排列等。要注意同一时刻呈现的信息量不能太大,重点要突出,画面要简洁,各要素色彩搭配要协调,不能相互干扰。

(2)动态和静态结合

静态设计是指对内容的信息表征方式进行静态的设计,如录音、录像、图画、动画等。动态设计是指在教学信息的表征设计过程中,对表征信息单元之间连接关系以及屏幕画面的交互性等动态方面进行的设计。通常在设计中要根据教学设计筛选出需要通过媒体来表征的有关教学信息,再结合需要表征的教学信息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特点来选择合适的信息表征形式和组合设计,继而根据整体内容的体系结构和分类教学目标来确定媒体材料呈现的先后顺序和时间,最后根据学生的习惯和兴趣确定多媒体学习材料的参与方式。

(3)多维度表征信息

总体来说,通过多维表征呈现教学信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和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并能够较好地实现知识迁移。在进行多维度信息表征设计时,首先要进行单一媒体信息设计,如色彩设计、声音设计、动画设计、视频设计等,以保证各媒体形式本身信息表征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对呈现的结构关系、时间顺序、对比强度等方面予以编排,努力消除干扰,以使多媒体信息间的作用互补。

技术引入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方式,但是由于缺乏理论和操作上的有效支持,广大教师在课堂互动中使用技术工具处于盲目和功利状态。如何探索技术应用于课堂互动的策略和方法,从多个视角来分析影响课堂师生互动活动的因素,并深入探讨相互之间的关系,仍是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只是从交互技术影响下的师生互动设计基本问题入手,希望能通过更加深入地研究笔式交互技术,进而努力呈现技术提升课堂互动水平的全面图景。

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0-34.

[2]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导师: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2007.

[3]丁兴富,李敬东.从黑板到交互白板的历史进程――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前景的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5,(2):31-35.

(作者单位:辽宁省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