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之文学和生物学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之文学和生物学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传统花卉,为人们所喜爱。历代文人墨客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诗。这些诗词或直接咏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为菊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针对目前《离骚》中的诗句“夕餐秋菊落英”理解混乱的情况,分析了常见的几种观点。最后,根据本诗句创作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学表现手法的特殊性,结合的起源、演化和生物学特性,并参考前人的观点提出了“夕餐秋菊之嫩芽”的解释,以供参考。

关键词:;菊文化;“夕餐秋菊之落英”;文学;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I【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Dendranthema×grandiflorum(Ramat.)Kitamura)是菊科春黄菊族菊属的一种重要的花卉,起源于中国,已经有1600多年的栽培历史[1]。它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具有不畏风寒、傲霜怒放的特点,自古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名花,也是目前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历代人们爱菊、赏菊,留下了丰富的赞菊诗、词、歌、赋。古人爱菊、画菊、咏菊,借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情,借物言志,而使这种植物,具有了人们感情的色彩。最早携入诗的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他的名篇《离骚》里面就写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通过这两句诗,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正是由于他们赋于以崇高的象征意义,从而使升华到它的文化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感彩的文化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历来对“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的理解众说纷纭。本文的目的就是对目前的众多解释进行分析,并根据菊文化的文学意义以及生物学原理对该句诗词的合理解释进行探讨

二、“夕餐秋菊之落英”创作的历史背景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出自《离骚》,其作者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生活在战国时代后期的楚怀王时期,当时楚国的情形正是“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战国策》)。屈原虽处乱世,但却是一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政治家,提出了一系列“美政”理想,但却遭小人陷害,最后竟被放逐。面对着这样的现实和处境,诗人义愤填膺,感慨万千,从而写下了《离骚》。屈原在《离骚》中借用“佩兰”“带罗”“餐英”“饮露”等来象征自己品格的高洁[5]。

三、目前常见的几种解释

对“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解释主要是通过文学方面的考虑,所以很久以来争议颇多,其中关键的分歧点就是对“落英”两个字的理解。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

1.“陨落之花”说

“落英”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有“落花”的解释,这也是最为合理的理解。“英”很早以前就被用来描述花草,其本义也是“花”的意思。《诗经》的《郑风・有女同车》有“有女同行,颜如舜英”,旧注:舜,木槿花;英,华也,华、花古字同,但微有差别,华是盛放之花[4]。《魏风・汾沮洳》有“彼其之子,美如英”等。另有“落英”与“坠露”为对文,“落”即陨落之落之说[7]。另外,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比如“落英缤纷”和“色艳群英”等。因此,“傍晚餐食着落下来的花瓣”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解释,但是也是历来争议最多的。

2.“初开之花”说

“落英”除了“落花”一解之外,还有“初开的花”也普遍接受。王逸曰:“坠,堕也;英,华也;落,始也”。“落英”,指初生的嫩的花瓣。言己旦饮香木之坠露,吸正阳之津液;暮食芳菊之落华,吞正阴之精蕊,动以香净,自润泽也。孙弈《示儿编》:“《楚辞》云夕餐秋菊之落英,谓始生之英可以当夕粮也。落与《访落》(《周颂》)及章华台成则落(昭公七年)之落同。盖嗣王谋之於始则曰访落,宫室始成而祭则曰落成。故菊英始生亦曰落英;设或陨落,岂复可餐?况独于枝上而不坠,所谓秋英不比春花落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夕餐秋菊之落英非零落之落。落者,始也。故筑室成谓之落成[7]。《而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与――始也。”《诗・访落》:“访予落止。”传:“落,始也。”周必大说:“注《诗》者释访落为谋释,然则《楚辞》“餐秋菊之落英”,其指初落无疑”[8]。宋朝的史正志在《史氏菊谱》中写到“花原有落与不落的,但秋菊之‘落英’即初开正艳的意思”[3]。罗大经曰:楚辞云,餐秋菊之落英,释者云,落,始也。如诗访落之落,谓初英也。古人言语多如此,故以乱为治,以臭为香,以扰为驯,以特为匹,以原为再,以落为萌。王曰:“士有不遇,则托文见志,往往反物理以为言,以见造化之不可测也。屈原离骚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原盖借此以自谕,谓木兰抑上而生,本无坠露而有坠露;秋菊就枝而殒,本无落英而有落英。物理之变则然,吾憔悴放浪于楚泽之间,固其宜也[9]”。晋陶渊明有《饮酒》诗“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都说明不是凋落之花。其实,这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如果真是把凋谢的花瓣拿去食用,似乎是难以置信的,所以便有人认为“落”应当作“始”字讲,落英就成了“初开的花”了。

3.“花瓣上的红霜”说

此说是郭沫若在《离骚今译》中的解释:“我在春天饮用着木兰花上的清露,我在秋天餐食着瓣上的红霜。”此解释和上句的“坠露”相互对应堪称妙哉[10]。由此可见,译者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对的生物学特性也有所了解[11]。

除了以上三种之外,还有很多源自不同考虑的解释,比如“下垂之花”等等不胜枚举。从这个小小的细节就足以看出菊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花文化的主要的分支,渗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但是,菊文化的整理和研究涉及到历史、文化和的起源、演化以及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因此要达到科学而合理地认识历代的文献资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文学及生物学分析

《离骚》在艺术上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比兴寄托手法的运用。“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臣,恶禽臭物以比谗;灵精美人以比于君,宓妃佚女以臂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王逸《离骚经序》)。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和他个人“志洁心廉,芬芳纯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道德品质是分不开的。尽管他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但决不同小人同流合污,而是自拔于流俗之上,傲岸正直[5]。这些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于它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与这种气质品性相比较,也具有类似的禀性。独荣于秋天,不与百花争喧,自开至谢,花蒂始终长于枝上而不落,铁骨霜姿,高洁隽逸。

,从植物学性状来说,属于多年生宿根草本,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完整的器官。株高因品种与栽培技巧而异,可20cm~200cm不等。花后茎叶大部分都枯死,次年自地下茎萌生蘖芽。花为头状花序,人们看到的一朵“”,实际上并不是一朵花,而是由许许多多小花组成的一个“花序”,称为“头状花序”。花序中心的花是管状花(俗称花心),它具备完全的雄雌蕊,边缘的花大而美,称舌状花(花瓣)。这种花是单性的雌性花(雄蕊已退化),它不会受精发育,因而它不发生细胞分裂而形成离层区,因此,花瓣能保留较长时间不凋落,最后仅是萎蔫或呈干枯状态而脱落。但是,晋朝陶渊明时代以前提到的菊、鞠等,其实并不是现在所认为的栽培的,而是指野菊(D.indicumDesMoul)和毛华菊(D.vestitumLing)等菊属野生植物,我们目前所说的是在中国晋朝陶渊明时代或稍前开始形成的[1]。这些野生种和是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花通常比较小,单层,花型和花色也没有复杂。菊属植物大部分都是典型的短日照开花植物,所以花期通常在九月份以后。

对于以上提到的几种解释,可以根据“夕餐秋菊之落英”所涉及到的文学和生物学特性给予分析。首先,“落花”说的缺陷主要涉及“落与不落”之争,坡诗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也有朱淑真的诗“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都说明菊残枝苦。另外,现代生物学家贾祖璋为了考证是否落瓣,曾经三论《夕餐秋菊之落英》。事实可能也是如此,即使是目前栽培的大菊,花瓣凋谢以后也不会轻易散落,更何况是野生呢?而从目前的栽培实践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是还是菊属的其他野生种花瓣在凋谢之后都是不容易散落的。其次,其他两种解释似乎都有合理的地方,但是细考的花期都还是站不住脚的。上句有“木兰之坠露”,众所周知,木兰花期是在春季,而此时的都还是只有枝叶,花是万万开不了的,更别说是落了。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解释成“之嫩芽”是比较合适的。首先,菊之嫩芽能食古已有之。《牧竖闲谈》一书中有载“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菜,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唐代诗人陆龟蒙喜食枸杞,曾在园中广种,当春之令,菊苗恣肥,便令儿童采摘供食,并作《杞菊赋》,以“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来自明其高风亮节。宋代苏轼慕其高义追其风,曾采掇杞菊以充饥,作《后杞菊赋》,张耒则读之而后感叹,并“撷露菊之清英,剪霜杞之芳根”以待客。姚宽曰:后汉冯衍赋云食玉芝之茂英,言英华之英。宋书符瑞志沈约云,英,叶也。言食秋菊之叶。据神农本草,菊服之轻身耐老,三月采叶。玉函方王子乔变白增年方,甘菊,三月上寅采,名曰玉英。是英谓之叶也[9]。到现今江南一带的居民还经常去山野采撷野菊的嫩芽用以炒食,其味香脆,名为“仁”。其次,从“木兰之坠露”来看,此时也正是菊苗旺盛生长之时,所以“夕餐秋菊之嫩芽”就理所应当了。

【参考文献】

[1]陈俊愉.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18~227.

[2]姚毓..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宋]史正志.菊谱.1175(南宋淳熙).上海广益书局铅印本.

[4]何小颜著.花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周蓬华.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义辨.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1,16(1):32.

[6]秦蕙兰,黄意明.菊文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7]马茂元.楚辞注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25.

[8]詹安泰.离骚笺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25~26

[9]游国恩.离骚纂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102~109

[10]郭沫若.离骚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6~17

[11]薛守纪.中国图谱.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王榆枫(1996年2月―),男,汉族,现就读于遵义四中高三十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