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清代异类婚恋小说时间意识的独特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清代异类婚恋小说时间意识的独特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婚恋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与异类的恋爱故事,又是婚恋小说中一个独具风采的分支。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在叙事时间艺术上迥异于一般故事的时间逻辑,它以时间外时间与时间内时间的双重矛盾形成了时间的双重虚构,这也是异类婚恋叙事对时间处理的重要特征,时间的幻想性。

关键字:异类婚恋小说;时间意识;双重虚构

何谓“异类”?一意乃旧时所称的外族,二则是指鸟兽草木等不同的种类。换句话来说,如果以人为本位,那么除人以外,一切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物皆可称之为“异类”。目前,学界所认的异类婚恋小说中的“异类”主要是指与人相对,异于人类的鸟、兽、草、木等不同的种类,尤其是这些种类幻化成人形之后与人类发生的情感纠葛最为普遍。黄景春博士在《中国古代小说仙道人物研究》一书中,对异类婚恋作了界定,引文如下:

人与异类婚恋,当然是指传闻中人与神仙鬼怪的婚恋,不可能是人与动植物的婚恋,动植物只有幻化成为人形,具有了人的禀赋之后,也就是成精成妖之后,才能与人发生恋爱关系。

因此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异类”指与人相异的鸟兽草木等大自然中的实体及幻想出来的妖、怪、鬼、神等种类,“异类婚恋故事”则是指讲述人与花妖鬼狐、神仙草木等异类相恋的故事。

小说是一种虚构艺术,它在时间中展开,对时间进行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两大层面的分割,叙事的时间是线性的而故事发生的时间则是立体的(可以同时发生多个事件)。中国古典小说在叙事时间意识上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左传》为代表的叙事时间逻辑意识,即事件发生、发展是以一种普遍性逻辑而展开。一种是以唐传奇为代表的违反学理或常识的偶然和奇遇的时间意识,它不以道德和经验所限定的可能性为叙事逻辑,通常表现为违反常识的偶然事件与奇遇。一种是以《史记》为代表的个人生命体验、历程为中心的时间意识,叙事关注的是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历程。

一、叙事时间逻辑不可预测性

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又一个千奇百怪,华美瑰丽的虚构幻想世界,就其具体形式而言,吸收了《史记》式的人物传记方式,如《聊斋志异》之《娇娜》《青凤》《小谢》,《后聊斋志异》中的《莲贞仙子》《邬生艳遇》篇;《夜雨秋灯录》中的《货郎儿》《神娥》之类,叙说各个人物的故事,但小说的主要意图在于讲故事,而不是“传”人物;在于叙述以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为核心情节事件,而不是特定人物的性格与生命历程。虽然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在形式上是摹仿《史记》的“史遗”,但其叙事逻辑却脱胎于唐传奇与志怪,因而叙事中表现的时间意识主要体现在一个又一个奇幻世界构成的“不可预测”的偶然奇遇。《聊斋志异・神女》中,神女的出现总是“不期而至”;《聊斋志异・胡四姐》中,胡三姐的到来是“忽一女子逾垣来”,“方坐床头…忽闻人声…则胡姊妹也” 。四姐逃脱道士的捕杀,“别后十易春秋”,“遥见四姐坐树下” ,又或“又二十年余,生适独居,见四姐自外至”。人物的出现与消失总是这样不存在任何“现实逻辑”。

一个人的生活自然无法预测、更无法回避不幸事件的发生,但更令读者感兴趣的是同样无法预测的意外的幸运,正是由于未来不可预测,人们才会对未来抱有更多的期望和幻想。这种“偶然奇遇”的方式在小说情节处理上表现亦为明显,《聊斋志异・连城》中,连城与乔生死亡后遇到好友顾生,得其帮助而复生,《夜雨秋灯录・货郎儿》中,蔡郎抛家舍业,流浪至妻子所开店铺,其妻效仿当初以金试夫心,《萤窗异草・郎十八》中,以一曲《郎十八》约定的三世宿缘,《聊斋志异・神女》中,米生两次遇到神女均有所得,神女为夫纳妾复得珠花等等,这些“奇遇”根本无法预测,但奇遇的出现给小说人物以行动的可能,变化的可能,推动敬事情节发展。必须提到的是,清代异类婚恋小说中有一大批神仙、花妖、狐魅、精灵、鬼魂等角色,异类的特殊身份以及那些不可思议的仙术、法术、僧术、道行法器,在现实世界中这些根本就是非理性的、非逻辑的。因此,在叙事过程中,自然体现出“不可预测”的逻辑特点。

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常以黑夜、月夜、黄昏作为故事开场的时间点,很多场情节都发生在这个时间点。《夜雨秋灯录・唐玉环》《夜谭随录・白萍》《聊斋志异・莲香》等篇章写花妖狐魅月夜自荐、与人相约,鸡鸣时分即分手:《聊斋志异・狐嫁女》中写婚礼仪式亦是发生在“月色晕黄”之夜。为何作者如此偏爱黑夜作为情节的时间背景,“黑夜”这一特定时间点在异类婚恋叙事中有着特殊意义?

异类婚恋小说不单单是展现爱情的文言小说,更是融合了宗教、文化、政治、社会观念及搜奇记异的复杂思想内容,作者创作的奇异故事主要是非现实的狐鬼故事,必须与花前月下的时空相谐和。朦胧的月色与夜空最容易令人造成错觉,叙述者将笔墨流连于夜间,让一段又一段美好的爱情在这月色下发生,一方面是因为迷离的月色更易让人产生无限幻想,把人引入奇异的环境中去;另一方面,给月夜下相遇的男女平添了一份温馨,仿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唯美时刻。作者选择了迷离的月夜作为故事发生的时间,在叙述上进行详尽的铺叙,使叙述速度放慢,情节密度增大;对于白昼之事则尽快叙述,甚至忽略,正是在作者自身思想理念与情感的渗透下,以“夜晚”为作品营造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审美特色。

二、故事时间独特性:双重虚构的时间幻想

在清代异类婚恋小说中,部分小说在叙事时间艺术上表现出不同于人世时间的幻化时间。故事时间之中另有天地,即故事时间中的时间。时间与时间内时间的双重矛盾形成了异类婚恋小说时间的双重虚构。简洁来说,就是一个已经虚构的故事里还有着一个与这个虚构的时间不同的虚构中的虚构时间。这种被改造、伸缩过的非人世时间,与神仙思想或佛教观念的流行有关,其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其表现形态丰富多彩,有仙凡形态、梦的形态、人鬼形态、幻真形态等等。对时间的虚构与幻想是人类进行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清代异类婚恋小说在叙事时间的双重虚构处理上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

1.异境时间与现实时间的一致性。

这也是异类婚恋叙事最常采用的时间处理方式,大多数幻化的异境时间与人间时间是同步而无差别的。如《聊斋志异・狐梦》篇中毕恰庵在梦中参加宴会这一事件,在梦中是一夜,实际生活也是一夜;《夜谭随录・董如彪》篇中董如彪进入异境中生活数年后归家,家中已是一败涂地;《聊斋志异・张鸿渐》篇中,张鸿渐逃难遇到狐女,与其相处三年,回家后儿子已长大许多,这就表明异境时间与人间是一致的。再如《聊斋志异・仙人岛》中的仙岛,《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中的龙宫仙境,《聊斋志异・巧娘》《聊斋志异・湘裙》中的冥界与阳世人间无异,可以娶妻生子,也有生老病死,而且异类幻化成人形进入人世间生活,时间上也没有怪异的地方。关于文学作品中天地异境与人世间的时间异位的阐释,古人常用“天上七日,人间千年”“鬼言

三年,人间三日也”来表述,这一观念源自宗教,宗教为宽慰人的心灵而塑造出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不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没有死亡与疾病的侵袭,自然就无法感知时间带来的生老病死,这对于只有短短几十年生命的人来说,仙境的美好生活也体现了一种对于快乐幸福生活的时间感受。

2.异境时间与现实时间的的非写实性。

一般来说,幻化世界的时间对于现实世界来说,其流逝速度快,也就是说幻化的异境时间与人世的时间是不对等的。人类由现实世界进入到非人世的异境中,尽管时间仍是按照线性方式而流逝,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而往未来,但是当人类从异境回到现实世界后,会发现在意境中感受到的时间长短与现实生活的时间产生了差异,这一处理方式使时间是可以延伸或在加速中缩短。产生这种非等时叙事的异境主要有梦境、仙境和冥界。比如说梦境时间,人间一梦的时间是短暂的,而梦中所梦到的有可能是几天,几年或者是一生,《聊斋志异・莲花公主》一文中,窦旭梦到与公主莲花成亲,第二天与公主嬉闹中,被宫女报之强敌来临而惊醒。在梦中,主人公的经历是两天,实际上在小说中这些时间的发生停留在一夕之间,写梦境的叙述速度明显放慢;又如《聊斋志异・西湖主》篇中主人公陈弼教在洞庭水府中居住数日之后返回家中,却发现家中妻子早已逝去;也有进入冥界的人类感觉渡过了漫长的岁月,回到人间后才发现不过寥寥几日罢了。《聊斋志异・画壁》篇中,孟龙潭与朱孝廉误入画壁,与画上仙女成亲二日后,因金_甲神搜查而仓皇逃回人间。幻境时间为两日而实际不过是“时孟龙潭在殿中,转瞬不见朱”。的一会儿工夫。当时间被有意识延伸时,人在异境中时间远远长于现实世界的时间,反之,时间被加速缩短时,人在异境中的渡过的短暂时间相对人世间来说,却已是沧海桑田。以人世间的时间为参照系,人在进入异境之后,依然感觉日出日落,春去秋来、寒暑交替变化,但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却发现,自己在异境中的时间感知完全不能印证现实世界的寒暑变化。

异境时间与现实时间的一致性或者非写实性并存,并非意味着创作者混淆了时间概念,此乃作者有意而为之。“时间速度、时间顺序以及时间的幻化,都是叙述者咋操作中进行时间变异处理的结果,其间渲染这叙事者及其人物的感受、感情和理智,因而已经将时间人文化了”,异类婚恋小说对幻化时间的不同处理方式,也是受作者感情与理智的渲染,大量幻化异境时间与现实时间的一致性描绘,这是对传统志怪小说体现的“时间对比观”的超越,而那些幻化时间与现实时间迥异的篇章中,这一时间对比的存在,更有利于创作者在极短的时间与篇幅中利用该种处理方式将故事完美呈现,继而形成小说篇章特定的幻化时间结构。

参考文献:

[1]黄景春《中国古代小说仙道人物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4]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6][7][10]张友鹤辑校.三会本《聊斋志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昊肇彦《聊斋志异》叙事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4.

[9]李丽丹.《18-20世纪中国异类婚恋故事的叙事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11]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胡燕丽(1987-),士,湖南省衡阳人,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文艺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文艺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