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时尚的名义:我们快乐在流行年代直达永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时尚的名义:我们快乐在流行年代直达永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起"时尚",你会想到什么?是身边那些引领潮流的装扮?还是已经逝去的那些流行?拟或是对未来绵长的憧憬?

不同的年代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动情怀,而不同的记忆则会带给你不同的流行节奏……

作为时尚中人,我常常问自己:时尚潮流有多甜蜜?永远会有多远?

我一直在把它当作一种时间概念来理解,原因是我常常在墨迹中摸索到时尚涌动的时间脉络,正所谓“一花一世界”,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会呈现出不同的时尚影像,虽然有一些奇妙的东西把它们串联了起来,但各自独立的风貌却是岁月所不能泯灭的。它们以一种微妙的、渐进的方式深刻或者肤浅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很多年后人们称之为“时尚文化”。

我始终铭记着“街上流行红裙子”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以及心灵的震撼――原来生活可以更美好的。

更美好的生活一旦与“文化”搭上关系,就具备了一种现实力量。宽泛地说,时尚潮流是在为凡俗的生活锦上添花,并且具象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程。

因此,当我们一次次地投身时尚大潮、被一轮又一轮流行元素击中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回过头来,盘点一下已逝岁月中日渐沉沦的时尚元素――它们曾经带给我们那么多的快乐,而快乐是不能背叛、需要感恩的。

感谢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流行时尚,感谢如花的生命恩赐!

爱在青葱岁月

总是不好的消息。2003年12月30日,一代天后梅艳芳离我们而去, 新年对她已是如此遥远,而我们也只剩下了绵久的怀念。

作为个体,梅艳芳无疑是渺小的,但在她短暂的生命履历中,却早已被深深地烙上时尚象征的印记。她是影响整个华人社会近半个世纪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她的地位与感召力弥足深远,而她的逝去却就此为这一流行文化现象划上了句号。

在流行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时尚元素总是以人作为载体的,如今又一个链条断裂了。虽然很快会出现另一个链条,把我们的青春骚动与现实社会背景连接起来,但失去的总令人唏嘘不已。

忽然就想到邓丽君。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丽君甜美的歌声仿佛为尘封已久的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猛然发现歌声也是可以这样表述心灵的。于是,我们青涩的青春年华就长久地浸泡在“靡靡之音”中,穿喇叭裤、蝙蝠衫、牛仔服,烫“招手停”,抹“永芳F珍珠膏”、“奥琪增白粉蜜” ,跳迪斯科、霹雳舞……

已不知道有几代人被她的甜美歌声所陶醉,总之是在许多年后,当听着她的歌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迈向壮年、中年,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声不经意间从某家店铺飘进耳朵,你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隔世地想起自己的青涩年华。曾有一句评语说:邓丽君的歌老少咸宜,从不懂事的两岁孩子到一百岁的老人都爱听!她演唱的歌曲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听听十亿个掌声吧,神奇的邓丽君浓缩了历史,她一个人完成了正常情况下好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历史问卷。

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在泰国清迈结束了她美丽而短暂的一生,当我从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时,耳畔响起的第一首歌就是《何日君再来》。这首歌确实可作为邓丽君一生的微雕,对爱情的向往、对时光的悲叹、做平凡人的梦想和做歌女的哀伤,都蕴涵在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里了。

斯人已逝,唯留余香。

……

甜蜜蜜

你笑的甜蜜蜜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

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

啊!在梦里!

……

梦里梦里见过你!

听邓丽君的《甜蜜蜜》其实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因为那时的港台歌曲与所谓的“港衫”一样流行。

二十几年过去,《甜蜜蜜》依然被叫做港台歌曲,不过后来改由黎明唱了。其实,黎明的《甜蜜蜜》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低沉、忧郁和一些无奈的婉转。不过还是爱情,这不会有什么变化。

而有变化的也许只是大家身处的环境和对问题的看法,或者叫衡量的标准。就像"港衫"已经没有人叫了,我们改称更流行的名字――T恤,因为外国人都这么叫。

有爱就已经足够。如果一定要找到理由,理由就一定已经存在--从无锡到香港、从香港到美国,《甜蜜蜜》的歌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而我们解读时尚也不过是需要它这样一个美丽的理由。

我们的流行年代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观,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岁月匆匆,你却无法比较:你看我们从前的照片觉得十分土气,但在当时我们的那身装扮可时髦得紧呢!

不过,时尚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风水轮流转,说不定哪天某个逝去的时代就会借着时尚的名义卷土重来,玩一把复古。

20世纪60年代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关键词中,还没有时尚的一席之地,对于那些类似时尚的流行现象,人们称之为“洋盘”。

我们喜欢的衣服

那时,大家的衣服都是纯棉质地,绸子做的就是好衣服。后来有了“的确良”,算高级品,更高档的就是毛哔叽。女装样式普遍是对襟,盘葫芦扣,颜色大多是蓝色、黑色,很朴素,偶尔做一件咖啡底黄花之类的衣裳就算很鲜艳了。

60年代的人一旦拥有手表可比现在有钻戒的人还得意,特别是金钢的上海钻石、梅花表更时髦得不得了。

不过,那时的总方向是以朴素为美,最具轰动效应的反而是城市女孩穿着草鞋上学,可被学校评为艰苦朴素的典范。

声音

“我最时髦的一件衣服是63年结婚的时候从上海买回来的,小立领、大襟、白底红花的中式短袖,掐腰紧紧的,穿上特别显身材。再后来就流行毛料了,我有一件纯毛料三粒扣西服上衣,穿到太原别人都不敢跟我说话!当时,我穿着一条蓝料子裤,还戴了一块‘英格’牌手表,觉得自己是最时髦的人!”

我们喜欢的发型

男孩就是分头,年轻女孩则大都把长发编成辫子,喜欢运动的就把头发剪得稍短,扎成两把小刷子,算是前卫派了。那时,用来扎头发的一般是橡皮筋外卷彩色绒线,后来又有透明的彩色塑料绳、彩色丝带,心思灵巧的女孩会在发梢处扎一个小巧的蝴蝶结;还有一种塑料发卡,可像木梳一样往头上插,俗称“头刺”,一般都是快结婚的女子才可以拥有的。洗发就用一般的洗发膏,袋装的,像牙膏一样,而生活条件好一点的就到商店买带碱性的绿色洗头水。

我们这样化妆、护肤

那时候很少有人化妆,护肤品也只有雪花膏,大都是上海货,有双妹牌的,也有雅霜、蝶霜、百雀羚等等。还有那种装在蚌壳里的蛤蜊油,当护手霜用。花露水主要用于去痱止痒,不过也有女孩会偷偷洒在手帕上,当香水使用。唯一的“彩妆品”就是圆盒的像清凉油一样的口红,油油的,可用手指头抹在嘴巴上。

说也奇怪,那时的女孩皮肤大多很好,许多人甚至连润肤霜也不用,大概是因为污染少、生活规律吧。

我们说这样的话

大多是革命语言,诸如“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抓革命促生产……”

我们看这样的电影

《小兵张嘎》、《柳堡的故事》、《今天我休息》、《地道战》、《刘三姐》、《李双双》等。

我们喜欢的明星

电影演员白杨、秦怡、田华、孙道临、郭振清、赵丹、王心刚等。

我们唱的歌曲

《黄河大合唱》、《东方红》、《长征组歌》、《我的祖国》、《绣荷包》、《社会主义好》、《团结就是力量》等。

我们玩的游戏

看电影、春节时编排小节目、听收音机里的体育节目、跳忠字舞。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年代,也是一个社会巨变的年代,横跨了前期时尚的匮乏与后期社会变革带来的“时尚启蒙”两个阶段。

我们喜欢的衣服

衣料种类增加了,出现了的卡之类的化纤料子,后来又有了华达呢、咔叽等多种面料。到了后期,夹丝膨体纱、府绸、薄型弹力袜、仿烤花大衣呢等纷纷登场,而20世纪70年代中国女性热爱尼龙制品的狂热一点也不逊色于当年美国女性对尼龙袜的热情。

20世纪70年代前期衣服变化较少,有小西服,领子改为小圆领,双排扣,色彩从蓝灰中变化出格格的就算挺时髦的了。剪裁不再如20世纪60年代那样纯粹的H型,而多了许多如“掐腰”之类的技巧,让衣服稍微体现出一点曲线美。那时,大家都很崇拜上海货,总是千方百计托亲戚朋友从上海带衣服。到了后期,有了传统的旗袍、流行的各种格呢卡曲衫、喇叭裤和西服等,还有一种腈纶毛绒翻毛领活里两用卡曲短外衣。

我们喜欢的发型

人们开始讲究护发,不过也就是用蜂花洗发水和护发素。“蜂花”的名字到现在还让人觉得有一丝留恋。

当时还流行过一种“柯湘”式发型。柯湘是样板戏《杜鹃山》的女主角,头发长度在耳朵以下、肩膀以上;头顶二八分路,用电吹风吹出自然的蓬松感,头发垂直地挂下来,不作其他任何修饰――竟有点类似“沙宣式层次修剪直发”的味道。

20世纪70年代末期可以烫头了,没什么特别的样子,烫出来都是满头的小花花,但爱美女孩还是会刻意叮咛理发师傅做成大波浪的样子。

我们这样化妆、护肤

20世纪70年代护肤品从雪花膏升级到了珍珠霜,带有更多的滋养效果,那可是让无数女孩心动的东西。

还有一种改良包装的滋润油膏非常受欢迎,包装是洋红色的圆柱体,使用时需拨开顶盖,旋转一下就露出石蜡般的膏状物,就像一支大号装唇膏。也许它受欢迎就是因为它让当年的女孩们想到了“妖艳”的口红。

末期可以化妆了,那时的化妆品很简单,一般就是抹点口红、描描眉毛。许多女孩喜欢偷偷用些腮红,那时还叫“胭脂”,装在扁扁的小红纸盒里,很古典的样子。

我们说这样的话

“五讲四美三热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

我们看这样的电影

《阿诗玛》、《桃花扇》、《李双双》、中国香港的《三笑》、日本的《追捕》、英国的《女英烈传》、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美国的《摩登时代》等。

我们喜欢的明星

中国女排,还有《叶塞尼娅》里的“奥斯佤尔多”、李宁、雷锋以及《追捕》中的高仓健。

我们唱的歌曲

《骊歌》、《再见》、《让我们荡起双桨》、《金梭银梭》。

我们玩的游戏

滚铁圈:那是在小学玩的比较多的游戏,后来慢慢失传了,可能是因为没事背着个大铁圈比较傻气吧。

抓棋子: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 是我见过的难度最大的一种游戏,很有意思。

打乒乓:那时排球太贵、足球没风气,不像打乒乓球只要有块水泥台就可以玩,所以这一代人的乒乓球水平都不差。

踢毽子: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当年不知有多少课本葬身在该游戏下,想来应该是老师最痛恨的一种游戏吧。

其他还有诸如过家家、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等。

20世纪80年代

化妆打扮终于成了理直气壮的事,这时的时尚有种迫不及待的狂热感,很眩目,也很盲目……

我们喜欢的衣服

喇叭裤的裤腿越来越宽,夸张的蝙蝠衫也开始满天飞舞,大毛衣、健美裤、旅游鞋都是当时的标志物。罩衣时兴用花的确良做,毛衫讲究用马海毛的,而西服、夹克、牛仔、羊绒衫、防寒服、皮大衣流动成一股彩色的风。

声音

“当时的喇叭裤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爸爸去上海出差时给我买回来一条,严格地说它还不算是喇叭裤,竖条的,膝盖处稍微往里收了些,显得腿很瘦,当时心里那个美呀!后来裤角越流行越宽,我们都叫它“扫大街”、“一尺二”。那时爸妈就不肯再给我买了,被‘逼’无奈,我就自己动手买布做,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学会了做裤子。”

我们喜欢的发型

人们从美国、香港电影里拷贝发型:喷发胶把头发塑造成头盔一般坚硬的样式以及爆炸式、万能头和最普及的额发高耸――恰似一卷飞檐,人称“招手停”。也有比较婉约风格的:好多年轻女孩都喜欢盘头,把长长的辫子盘起来。

我们这样化妆、护肤

进口化妆品很鲜见,“露美”、“美加净”、“凤凰”、“霞飞”等国产化妆品广受欢迎。美女们爱用“永芳F珍珠膏”、“奥琪增白粉蜜”―― 因为它们能“增白”。那个时候只有增白概念,美白这个词还没有被提出来呢。

当时流行一色的油彩浓妆:乌漆的浓眉,油汪汪的大红唇膏,两团庆丰收式的腮红。眼影多是小盒子装的,深蓝色,用小手指轻轻蘸一些抹在眼皮上就会有一层颜色,不过眨几下眼后,那些颜色就会在眼皮上集中成一道褶痕,所以不时地要用手把它们推开。口红都特红,抹上去有点扎眼,不敢多抹。

我们说这样的话

"我是铁臂阿童木,嘀嘀叭叭呜……"、“过瘾”、“个性”、“下海”。

我们看这样的电影

《小花》、《霹雳舞》、《大篷车》、《生死恋》。

我们喜欢的明星

第一俏黄蓉翁美玲,而日本的最多,如山口百惠、三浦友合、栗原小卷、“小鹿纯子”等。

我们唱的歌曲

从《一无所有》,到《冬天里的一把火》、《青苹果乐园》、《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照亮整个80年代的有邓丽君、刘文正、费翔、谭咏麟、张国荣、齐秦、崔健、童安格、陈百强、小虎队等。

我们玩的游戏

除了钓鱼、野餐、爬山之类“活力派”户外活动外,还有许多时髦玩意儿――

DISCO:那时候还用着“迪斯科”的译名,也有人叫它“踢死狗”。

霹雳舞:随同名电影风靡一时。那些“霹雳舞手”身穿迷彩、头绑裹布、脚踩“高耐”(高帮耐克运动鞋)实在引人注目。

信:热衷于交流信纸的N种叠法、邮票的N种贴法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20世纪90年代

到了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中后期,时尚已大面积、多层次地降落到普通人身上。20世纪90年代是个时尚风水轮流转的年代,“中性化”渐成潮流,“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时尚代言人黯然失色,一个个超薄型“太平公主”迅速窜红,而世纪末的最高性感境界是“骨感”。

我们喜欢的衣服

在这个年代,清晨巴黎女子穿在腿上的丝袜,不到傍晚就会一丝不苟地套在中国女子的脚上。休闲服开始流行,而牛仔裤进入普及阶段,它不再是一小撮“前卫”人物的标志。两三百元一只的SWATCH手表、透明手袋、露脐装都紧随世界潮流,不落人后。

我们喜欢的发型

多元化年代里,美发时尚不再为某一潮流所主宰,以往各个年代曾经流行过的元素,经过富有创意的排列组合,都在这个年代以新的姿态重新上演。烫发、染发达到高峰,不论是在专业美发店里,还是在家里DIY,染发人数急剧上升,而挑染技术的日益成熟又带来前所未有的美发新乐趣。

我们这样化妆、护肤

化妆手法越来越高明,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只要不惜代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美女。精致化妆有着宗教一般的意义,而世界知名化妆品牌的进入乃至流行,以及美容趋势的导入,更让这一感性理想得以完美体现。

此外,化妆品在品种分类上越来越细,一些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特点来选择相应的产品,而各种颜色的甲油和唇彩也开始进入品牌化时代了。

我们说这样的话

世界杯、彩票、上网、隐私、数字化、酷、盗版、写真、贺岁片、新新人类、小资、闪克、唐装、韩流、酷毙了、哇噻、美眉、KISS……

我们看这样的电影

《英雄本色》、《大话西游》、《秋菊打官司》、《泰坦尼克》、《霸王别姬》、《狮子王》、《阿甘正传》等。

我们喜欢的明星

刘德华、周润发、成龙、舒淇、张国荣、张曼玉等等,数不胜数。

我们唱的歌曲

90年代的流行金曲实在举不胜举:《同桌的你》、《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小芳》、《牵挂你的人是我》、《让我一次爱个够》、《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心太软》……

我们玩的游戏

网恋:拜《第一次亲密接触》所赐。

卡拉OK:人人都能当歌星。

3D游戏:如《魂斗罗》、《街头霸王》等。

21世纪初

世界上今天有什么新鲜玩艺,明天就会在我们这里登陆。彩色泡沫般翻涌不息的时尚细节,看得我们的眼睛都累了。

经典美女形象已成为过去。今天,人们评判美女的标准也不再那么整齐划一,对于同一位女性,人们对她容貌的评价常常会有截然相反的意见。

我们喜欢的衣服

服装的演进朝着自由、自在、自我前进。尽管潮流主宰着我们的流行品味和社会流行现象,但依旧有许多设计师在提醒我们服装设计也是一种创作。迷你裙、短裤、名牌热裤争妍斗艳,设计师不断挑战流行价值的各种无限可能。

我们喜欢的发型

发型的复古情调不可抑制地红火起来,将不同年代的特色混合在一起俨然成了一大潮流。长发成为主流发型,不论是简单地向后梳,还是梳成现代感十足的凌乱发型,都能呈现出高雅与完美的特质。当然,复古不是一味地重复历史,而是在保留了原有风貌的同时,又进行技术上的创新。

我们这样化妆、护肤

此时的化妆品有什么特点呢?它们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表面的美化,而是更关心延缓甚至逆转人类的自然“衰老过程”。大部分化妆、护肤品都含有防晒成分,而药品与化妆品的界限日益模糊,此外部分产品还加入了一些新的科技元素。

明亮的橙红色、湿润的嘴唇、液体眼睑、棕榈海滩般的面颊、无限长的睫毛,都可暂时做为潮流指标。

我们说这样的话

9・11、申奥成功、WTO、手机短信、翠花上酸菜、出线、QQ、反恐、零距离。

我们看这样的电影

《我的野蛮女友》、《哈利・波特》、《骇客帝国》、《无间道》、《手机》。

我们喜欢的明星

S・H・E、F4、张柏芝、张震、章子怡、周杰伦、金喜善。

我们唱的歌曲

《双截棍》《看我72变》、《他一定很爱你》、《SUPER STAR》。

我们玩的游戏

各式网络联机游戏:CS、大话西游、传奇……

QQ聊天:热衷于在对话中加入各式表情符号。

电脑小游戏:目前当红的是“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