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存款保险机制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存款保险机制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存款保险机制作为某种正向激励安排,并不立足于弱势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而在于避免不必要的市场退出以及过高的成本在金融体系和社会蔓延。相对弱势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审时、顺势应对,进行金融创新,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立费率动态目标管理的长效机制

与经济社会的许多制度一样,存款保险机制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争论不息,但事实上,至少在近200年的近现代银行业发展进程中,似乎还没有哪一种更好的机制可以取代它。存款保险机制即使在覆盖面、保费、职能上存在差别,但已经成为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共同接纳的一种金融安全网设置。

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实际上并非新生事物,以更为“显性”公开的机制取代由中央银行承担无限责任的“隐性”担保,或者说,由银行购买存款保险其实是某种权责更为对称的制度安排。

一种可能存在的误读是,存款保险机制的出现将使监管者更有勇气实施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实际上,隐性存款保险机制存在的30年间,也有城市信用社、信托公司、农村信用社甚至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相当部分的金融机构关闭,只是市场退出的成本分担机制存在差别而已。另一种在全世界学术界普遍流行的看法是,存款保险机制会造成中小金融机构更高的道德风险――既然存在保险,则可尽可能放心大胆地实行高风险经营。但至少在中国,这一判断不存在现实基础。当前央行作为第三方提供全额保障本应使金融机构更具冒险精神,而事实上,大多数中小金融机构仍然活力不足、创新有限、满足于获取利差收入。反过来,如果说道德风险真的成立,那么一种有限的、由金融机构自身支付一定成本的保险机制一定优于第三方全额保障。

当然,存款保险机制推出作为一种制度冲击,势必对银行业市场结构造成显著影响,无论政策设计者还是机制的接受者,均需应对变局,作出安排。

深刻改变市场结构

存款保险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势必是深远的,且在发展初期面临极大阻碍。这是因为,第一,作为一种更为公开透明的制度,其势必影响到存款人的选择;第二,作为一种直接增加银行业机构财务成本的政策,势必造成习惯于获取低成本资金来源金融机构的抵触。然而,只要总结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三乱”和此后国家财政和公众为此承担的巨额成本――国家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信托整顿、城市信用社全行业市场退出、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并剥离不良贷款、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化解,花费数以万亿计的货币和财政资源,唯一的结论是,存款保险是造就中国更为健康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一旦该制度以法定形式推出,必然形成银行业如下结构演变。

银行业竞争格局的“J曲线”效应

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大型银行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一直得以延续,社区型中小商业银行往往在无所不在的寡头竞争中艰难成长。截至2013年底,大型银行总资产达66.5万亿元,而中小银行为34.9万亿元,恰好约为21。可以预见,中国的存款保险机制会遵循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按照安全性差别实施差额保费的国际通行原则,这就意味着在存款保险机制推出初期,很可能出现中小银行因费率更高而导致财务成本升高,在经营中面临更大压力的情况。但是,恰恰由于中小银行具有“轻资产”性质,其业务条线、网点甚至人员结构调整能力更强,对财务成本的敏感性更高,因而在未来市场占有率提升的概率将进一步提高。因此,中小银行在存款保险机制推出初期受到更大压力,但之后形成更高反弹的运行轨迹将构成银行业竞争格局中的“J曲线”效应。

差别保费制度的银行评级效应

差别费率是保险的基本激励制度,这就形成了对银行的评级效应,即存款人从费率高低可判断自身存款的安全性,并据此作出抉择。这可能形成前后相继的两种现象:第一阶段的存款搬家。由于中小银行特别是农村地区存款类金融机构一般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势必缴纳更高保费,存款人据此把金融资源存放于费率更低的银行。第二阶段的市场均衡。中小银行恰恰可以理性地预期到此种情况对自身流动性或融资成本的影响,在安全性、面向客户的增值服务、产品多元化等层面加以应对,实现费率的逐步降低,并进而实现客户和流动性的稳定。实际上,在财产险市场上,可以观察到的典型案例是动态调整的交强险对驾车者的正向激励效应。

变革初期的流动性紧缩效应

在宏观层次上,存款保险机制的最大难点在于流动性紧缩效应。其基本含义是,即使存款保险仅仅针对当前36万亿元的个人存款,全体银行按照一定比例缴纳保费均意味着流动性的直接锁定,银行可贷资金势必出现一个“陡坡式”下降。当然,此后存款保险公司可以根据银行存款增量变动确定新增保费归集,但是初期的流动性冲击似乎在所难免。这一冲击将在两个市场同时表现:一是银行间同业拆借、票据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紧张;二是银行信贷市场因缴纳保费而出现事实上的“惜贷”。可以设想,这对于贷存比较高、流动性相对紧张的中小银行造成的压力或许更大。

制度设计优化

正因为存款保险机制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变革对银行业市场结构造成的调整具有非对称性,在即期对中小银行直接构成流动性影响,故政策设计者必须思考对波动性的预判和操作优化。

合作共济安排

恰如所有保险机制一样,存款保险机制天然具有合作共济特征。由于保费的有限性,其并不能有效解决系统性金融风潮,但对某一些或某一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具有保障能力,因而存款保险公司实际上拥有一个由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归集的资金池,在某些机构出现问题时及时介入,并在事后向存款人提供保障,这就避免了挤兑和危机在整个金融体系的恐慌性传染。据此,存款保险可以按照较低费率向大型商业银行归集保费,保费来源可以是历年国有银行向所有者缴纳的税后利润。其优势在于:一是由于利润已经上缴,这一做法不影响银行业整体流动性;二是通过利润分年度缴纳保费,避免陡坡式紧缩;三是只有大型银行参与才能确保存款保险的合作共济性,且不影响大型银行的财务状况;四是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有经济部门利润的一定比例转入社会保障的基本改革方向;五是降低了中小银行的流动性压力。

法定存款准备金与存款保险的替代性

在全额隐性存款保险机制下,中国实行了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截至2013年底,大型银行在央行存放准备金为9.7万亿元,中小型银行为4.9万亿元,合计为14.6万亿元。在实践中,无论是货币投放还是金融稳定,法定存款准备金与存款保险金都具有很强的替代性。第一,从货币供应量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决定了货币乘数,进而决定货币供应量,而一旦实施存款保险机制,其作用相当于锁定银行体系部分流动性,亦对货币供应量构成影响。第二,从金融稳定看,如果某些金融机构出现兑付危机,其自救手段在于动用存款准备金,而存款保险基金的差异仅在于不仅自救亦可救他。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把一定额度的存款准备金划转为存款保险金或许是对其流动性震荡最小的可行方式。

通过上述政策设计优化,在构建金融安全网的同时,对大型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副作用或许具有某种对冲效应。尽管任何制度设计都不可能屏蔽所有副作用,但改革需要共识,唯有使改革成本降至最低,形成共识的可能性才能最大。

应对之道

存款保险机制作为某种正向激励安排,并不立足于弱势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而在于避免不必要的市场退出以及过高的成本在金融体系和社会蔓延。作为相对弱势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应审时、顺势应对。

金融创新

针对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机制推出的双重压力,唯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才能稳定客户群,并屏蔽过度的流动性波动。在负债端,应改变单一依赖拉存款的生存之道,分析合理的负债边界,积极审慎开拓中间业务,以增值服务和良好的客户体验稳定资金来源,以稳定的收入来源覆盖存款利率上行和存款保险金支付所形成的财务成本;在资产端,须特别注意安全性和效益性的平衡,安全性资产占比越高,则不良率上升空间越有限,在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制度下就意味着越低的财务成本。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特殊重要性

针对存款保险机制所必然伴随的双重流动性压力:保费压力(即期存量存款缴费压力和永久的增量存款投保压力)和存款搬家压力,中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势必被提升到特殊重要的地位上。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需从两个层次上下工夫:一是贷存比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改变根据信贷需求归集资金来源的操作模式,更多关注稳定的资金来源(如发行长期次级债),预留流动性空间;二是信贷期限结构和客户结构必须更为分散化,垒大户或期限集中度过高将导致流动性更为紧张。

建立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

针对存款保险机制的浮动费率安排,中小金融机构应建立费率动态目标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自身网点、人员、后台和流程优化,尽可能降低成本,确保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可以预见,一个具有长期稳定盈利能力的商业银行,势必在改革冲击面前具有更为宽松的应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