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利用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利用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引导学生将情感因素注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是非常积极而明显的。做到这一点,教师需先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本就是一个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与情感之间的对话;进而加强学生参加这一对话过程的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感因素;利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有差异的,阅读的方法是无穷尽的。但在某个特定的点上,对某个特定的读者来说,读书的方法却有可能是有限的。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来说,即是如此。而在这有限的方法之中,充分利用和引导学生将自己积极的情感注入阅读文本与阅读过程之中,对于提高阅读质量来说,效果积极而明显,且教育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一、阅读需要情感与情感的“对话”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书籍的重要性如此。一本书在手,看看封面上作者的名字,想想那个早已远去的曾经鲜活的个体,虽然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历史不过是逝去的现实,那个人想必也有七情六欲,在著书立说时也倾注了自己的真实的感情。否则,我们不会因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而心灵颤动,不会因为穿长袍的父亲的背影而潸然落泪,不会因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苦而心痛流泪的。可见,情感已经蕴藏于文本之中,只待我们去发现、发掘和对话。

且不说语文课程标准中“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等之类的规定,每一个读者,包括我们的学生,也是有自己丰富的情感和价值判断的。作为学习的主体,“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语),阅读也是一种学习,也是接受人类文明的成果,继承和发扬精神领域的遗产的学习,又怎么会没有情感投入呢。于漪老师曾有言,“有一颗对语文热爱之心,就可以入门;而只有入门,才能登堂入室,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虽是对语文教师所言,对学生的登录“阅读之门”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当有情感的读者遇到了情感已被记录的作者,就已经注定关于情感的一场“对话活动”已经开始,且跨越时空。作者的情感已经在那里静候日久,而读者的思维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在作者的笔锋间穿梭,无论是穿越回到久远的过去,还是流连徜徉于异地边关,在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同时,必会发现作者的情感和注入自己的情感,与作者同喜同悲,与书中人物窃窃私语。否则,毫无情感的两个主体,作者与读者,空洞的交流半句多,毫无趣味没话说。

二、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注入自己情感的策略

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注入自己的情感,首先是要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我们常说语文教师要有爱心,“爱心”有两层含义:一是热爱自己选择的语文教育事业,要与语文学科倾心相爱;二是要热爱学生,真正关心、爱护他们并让他们感受到这份浓浓的师爱,要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有了这个基础,在接下来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才能够以自己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人生经历,深入阅读文本,深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并以自己的教学激情将其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是需要技巧的,一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如是,在教师丰富的表情、愉快的心情、飞扬的激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言中,才可以引领和影响到学生以心灵去体会和领悟《边城》中的祖孙之情、《我与地坛》中的母子深情、《背影》中的父子情深、《我愿意是急流》中的恋人之情、《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的离别之情、《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赤子之情、《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崇敬和悼念之情,等等。“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尊语),换言之,有了教师这份情感的指引,我们的阅读教学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到学生深刻挖掘和体会到课文中浓浓的情感,培养学生深刻感受和领会到蕴含其中的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生命、感恩亲情等诸多的绵绵情意,才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是帮助和引领学生学会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注入自己情感的同时,必须学会体验、感受与“倾听”作者的心声。为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深挖和体会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作者“坐”到一起,开始交流,表达看法;高兴则“两个黄鹂鸣翠柳”,悲伤则“问君能有几多愁”,观点一致就“君子所见略同”,意见相左就“花自飘零水自流”。阅读中,读者与作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哪怕是面对大家的经典作品,哪怕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交流,读者也必须站稳立场,以深入的思考与作者进行深层沟通。与此同时,为引起情感的共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与自身经历,随时表达与写下自己的感受,即便是只言片语亦可。例如,我指导学生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即引导与要求学生联系《我与地坛》(史铁生)、《我的母亲》(胡适、老舍、丰子恺三人的同名文章)、《游子吟》(孟郊)等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讲讲自己与父母亲的故事等。每一个故事讲出来,都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抒情散文。回头再去阅读课文,对文章的感触就深刻多了。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把握,也要像其他知识的学习一样,有所重点,讲究质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毕竟,我们的阅读不是无聊的消遣而是一种有目的的重要的学习。

总之,语文是一个充满人性之美的学科,情感是其中一颗美丽的珍珠。教师要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就必须要进行情感教学。如此,才能在培育学生的情感世界、重视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充分交流、理解文本;才能在提升学生的情感品质的同时,也提高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时凡亮.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12:67.

[2]闫春丽.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语文学刊,2012,06:164.

[3]朱昭峰.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6:81.

[4]雷海娟.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利用[J].文学教

育,2012,0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