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测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测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针对海峡两岸贸易的基本状况,本文采用GL指数对海峡两岸产业贸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测算

[关键词]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GL指数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0166-01

1 海峡两岸贸易的基本状况

得益于共同的历史传统,便利的地理位置,互补的经济结构等,两岸贸易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主要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两岸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3.1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292.2亿美元。台湾已成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而大陆则是台湾的最大的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两岸经贸关系经历了从贸易主导阶段到贸易与投资并重的阶段再到投资主导阶段,经历了规模不断扩张、层次不断提升、地域和范围不断扩大的时空演进历程。随着两岸贸易和投资规模的持续增长,两岸经贸关系体现出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化,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转化的特征。

1992―2009年两岸双边贸易额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数据库。

由上图可以看到,虽然两岸贸易有了巨大发展,但大陆对台湾地区贸易逆差较大,显示出明显的贸易失衡。2008年,两岸贸易规模达到1292.2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额为258.8亿美元,大陆自台湾进口额达1033.4亿美元。由于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两岸贸易出现了短暂的下挫,2010年上半年贸易情况有所恢复,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1~6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693.7亿美元,同比上升61.2%。虽然发展迅速,但两岸间贸易往来仍然存在相当多的贸易障碍。大陆对台湾地区的货品全面开放,但台湾目前有2194项货品禁止从大陆进口,这限制了双方的贸易,造成了两岸贸易的不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于2010年9月12日正式实施的ECFA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 即《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其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供投资保护,促进双向投资方面的措施将对海峡两岸贸易产生影响。ECFA是指在 WTO允许的框架内, 两岸类似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协议。 旨在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规范两岸之间经济合作活动。 协议内容包括商品贸易 (排除关税和非关税障碍) 、早期收获、服务贸易、投资保障、防卫措施、经济合作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等。ECFA的实施标志着两岸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这有利于快速全面地深化两岸经贸关系, 有利于优化配置两岸经济资源, 从而实现大陆与台湾的互惠共赢。

2 产业内贸易的测度方法

Grubel和Lloyd (1975)在《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一书中,考察了已有产业内贸易指标,并创建了著名的GL指数:

GLi=1-Xi-MiXi+Mi

其中,GLi表示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Xi表示i产业的出口额,Yi表示i产业的进口额。根据上式,一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可表示为:

GL=1-iXi-MiX+M

除此之外,针对贸易不平衡的问题,Grubel和Lloyd以及Aquino等对GL指数进行了修正。我们应当注意的这些修正是对于像宏观调控等非经常性的、短期波动进行调整,目的符合长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认为对于由政治、经济的特殊性导致的海峡两岸的贸易不平衡部分,上述修正并不适用。因为这种长期的不平衡应属于产业间贸易的部分,不能计入产业内贸易。

3 结 论

由表1可知,两岸贸易总体上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的地位逐渐上升,2009年两岸产业内贸易水平为25%,但考虑到两岸存在的巨大间接贸易,尤其因为台湾当局的限制而导致的间接贸易,海峡两岸的产业内贸易实际上应高于25%。随着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经贸合作程度将迅速加深,两岸整体产业内贸易也将迅速提升至自由贸易应有的水平。

根据表2的测算,海峡两岸所有HS分类下4位数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商品仅有114种,占商品种类的9%,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存的商品也只占15%。整体还处于产业间贸易为主的阶段。

表3显示两岸21个大类的产业内贸易均处于低水平的状态,2009年最高的是第14类为70%,其余均未超过50%。第5类、第9类、第13类产品GL指数呈现下降状态;第2类、第8类、第12类、第15类、第18类、第19类、第21类呈现不稳定状态;其余产品类的GL指数处于上升态势。

参考文献:

[1] 张传国,俞天贵.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及其决定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5).

[2] 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李俊.产业内贸易指标及其优化[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3).

[作者简介]赵金晓(1984―),男,山东淄博人,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