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书人田树苌的艺道艺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书人田树苌的艺道艺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书画历来为文人陶冶性情、表情达意之物。书画,是田树苌先生审美客观生活的形象显现,也是他毕生为之奋斗、为之学习的动力。

北方的冬季,西北风刮得一阵紧过一阵,鼻子被冻得通红,但想到马上就能见到书画名家田树苌先生,心中澎湃的热情立刻将一身造化所赐的冷意驱走。

推门进入田先生的工作室,就被一股浓浓的墨香围了个严严实实,眼前的红木桌上,摆着笔墨纸砚,屋内的格调简单高雅,侧面暗蓝色的墙壁上贴满了许多墨迹尚未晾干的行书,此时田树苌先生正提笔润墨,点头示意让我稍等片刻。

有幸近距离观看田先生作书。

一席宣纸、屏气凝神,全身之力、全副精神,铺撒于纸上。

艺术缘自童年梦想

田树苌先生出身书香,成长在山西祁县,自小就流露出对书画的强烈兴趣。六岁时家里就已经挂满了他临摹的连环画,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不打紧,小人书《三国演义》里的乱世英雄,都是他热衷描绘的对象。那些在历史长河里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关云长、诸葛亮、赵子龙等等,都在他用心描绘的画卷里展现的栩栩如生。

童年里一个小小的兴趣爱好,铸就了人们日后的生活轨迹,以及思想变迁。田树苌先生就是这样,在冥冥中注定了自己的一生会与书画结缘。

上世纪50年代末,田先生的画作在省内获奖,当时他还很年轻,一心只想做块海绵,不断从艺术的海洋中汲取营养。1960年,他考入艺术学院,开始正规地学习绘画兼习书法;2003年,到中央美术学院旁听;2005年到国家画院进修。这期间不间断的学习与投入,始终都源于他童年的兴趣与梦想。“坦白的讲,我年轻的时候对书法产生兴趣,一开始仅仅是因为在那个年代,能写一笔好字是件非常自豪以及荣耀的事,还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教书先生的笔记,那些字迹清秀中透着坚定,骄傲地排列在黑板上,紧紧地吸引着我的目光,让我难忘。直到我真正开始正规的去学习、练习书法后,才领悟到其中的精髓。”

生有涯 学无涯

永不停歇学习的脚步,是一条贯穿于田先生艺术生涯的主线。

虽然先生早已是书坛名家,但他从不固步自封。2005年,年愈花甲的他,却选择了去北京继续学习、继续进修的道路。活到老,学到老,田树苌先生总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在和古代大师作品的比照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更加丰富自己的创作。

的确,在采访过程中,先生也总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即使是现在,他仍然在临古人的字帖,拿古代的先贤做楷模。“每个时代大师的作品,都是他们综合修养的结晶,领悟他们的作品,也需要我们与他们具有相当的修养水准。现在不少人在学张旭、学米芾、学傅山,却很少有人具有张旭的癫狂,米芾的痴迷,傅山的豪宕,遑论胸襟、学养、功力。只从外在形式去学,徒得皮毛。黄宾虹曾说过‘画不可有弱笔’。推而广之,书法亦不能有弱笔,不能有浮华轻率之笔。欲避免此病,必须日不间断的学习骨法用笔,务使笔笔合于规矩之中。久而久之,才能超乎规矩之外,而意趣横生。”

除此之外,先生在艺术创作上一向追求严谨,不容许自己有“弱笔”留民间。几年前,他的夫人在整理家中画室时,偶尔发现角落里堆放着很多田先生在十几年前所作的字画,便随手将其丢掉。这些在今天看来尚存“弱笔”的作品,在市场上仍然能卖到好几百元一幅,也不知是哪位幸运儿,无意中拾到了这些画作,辗转落在民间的市场里,进行交易。有先生的朋友喜爱收藏,在一个倒卖字画的人手中,看到这些作品,先生得知后,便托这位朋友将其全部收回,无论价格高低,田先生都要重新留在手中,以时时鞭策自己,不断学习。

感悟书法

田树苌先生擅行草,他的书法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点画峻拔,结字奇险,气势酣畅。田先生的作品以碑为宗,有雄猛气象,有北方汉子的豪情。先生在用笔上追求丰富与简约,结体上追求流宕与拙趣,墨色上追求淋漓与枯涩,章法上追求茂密与空灵,境界上追求豪放与天真,取法上追求碑帖融合,方圆并重。给人以粗犷豪放、大巧若拙的的感觉。然而,究竟是怎样的动力,让他在书法艺术上不断求索、不断学习,进而获得如此高的艺术水准?

“热爱产生动力,而思想理论修养决定着艺术水准,我认为一个艺术家成就的高下,主要取决于他的思想理论修养的深度。一个书法家,同时还应当是一个思想家,他应当对宇宙运动和生命形式有深刻的了解和思考,应当对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过程有全面的研究与审视,应当对中国的艺术精神有准确的体悟与把握。没有思想,就是写到白头,充其量也是个书法匠人;思想认识偏激肤浅,只会是个书法俗人。技术通过功夫的积累可以达到,而作品体现的风韵、气格、境界、则必须通过学养的积累。

但我还认为,书法家不管有多好的创作愿望,如果缺少特定的技术支撑,他的作品也势必苍白无力。书法家必须具备高度的艺术表现力,这种艺术表现力主要指点画线条的塑造能力,即在点线中传达出的艺术功力、艺术感染力,也称作‘线质’。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们,除了刻苦磨练书写技巧外,更多考虑的是点线构成及其对画面的黑白分割,墨色的变化所产生的丰富视觉感受,不同工具材料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差异等等。深厚的表现力本身就是艺术欣赏一个重要内容。我是倾注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去磨练艺术表现力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之说,我笃信其然。”

田树苌先生广临博览,作品既有个人明显风格,又致力于因内容而立意,在总的个人风格的前提下,力争一幅有一幅之特色。田先生主张每件作品丰富中见单纯,其作品的艺术包容量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所以,我最不欣赏的就是有人习字,恨不得在一件作品中把能想得到的东西都表现出来,把自己所有的招数都摆弄出来,其结果是作品花哨杂乱,缺少中心思想。书法家应学会用简单、平淡的艺术语言,表达丰富、深沉的思想。艺术作品最可贵的就是独特,是迥异于其他,不同凡响。独特就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能众美兼擅。要突显某一特色,就会对另一面有所欠缺。以书法论,刚劲则失之柔润,豪放则失之凝重,开张则失之谨严,奇纵恣肆则失之蕴藉含蓄,婉畅秀美则失之端庄淳朴。”

近年来,田树苌先生除了书法创作之外,还主攻国画花鸟画,现已取得很好的成绩。田树苌先生正是用手中的笔,倾注着生命的血液,在书画的道路执著地追求着,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在中国的书画界写下了自己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