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攀比,我该拿你怎么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朋友多年前是一穷二白的北漂,现经多年打拼也终于成为优质“王老五”一枚。他有一个特别的习惯:春节回家从来不坐飞机,总是不远千里把自己的豪车开回家,副驾驶位置上还少不了一只看了令人生畏的威猛名犬。他也很累,但是这有什么办法呢?在他看来,房子又带不回老家,如果不把这两样带回去,老乡怎么能一眼就看出他在北京有出息了呢?
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活得有面儿,这依然是现阶段很多国人的人生发动机,他们的自信来源于左顾右盼时别人已经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也不管自己是不是跑得呼哧带喘,甚至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在一路狂奔。自己的内心是否快乐满足、是否真得享受令人艳羡的生活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内心似乎没人看得见。
在强调共性而非个性的文化氛围中,中国人的比较之心“小”而有之,“你看看单位王阿姨的儿子,人家怎么就……”反正用在别人家孩子身上的都是褒义词,轮到你身上的则是贬义。很多人不仅听着父母的这些唠叨长大,而且长大了还要在春节期间被各色人等上下左右各种对比扫描一遍,“我听说你们大学同学都升副处了”,“你表弟的孩子托人上的重点小学”,“我们单位王阿姨的儿子把她接到北京住别墅去了”……票子、房子、车子、位子、孩子、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可比的还真多。往好的方面想,大家是为了让你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可惜,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听见这些话都真有点儿想撞墙的心,难怪那些不能“衣锦还乡”的年轻人成为恐归一族。
成王败寇、价值观单一、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让我们热衷于攀比,但这从一开始就是场“双输”的游戏。你比别人过得好,到处显摆,招来的更多是虚情假意的奉承羡慕和实打实的嫉妒怀恨;你若混得不如别人,那更是纯粹自找没趣,自我挫败。“人比人,气死人”,不是你把别人气死就是气死自己,何必呢?过年不是一场谁输谁赢的比赛,当你赢了所有人,你也许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一个朋友每次过年遇到爱攀比的朋友就开导自己:“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靠把别人比下去来获得‘幸福感’又能幸福到哪里去呢?这样的人一年到头就指着这点儿‘小确幸’呢,配合一下又何妨?”七姑六姨脑子里想什么、嘴里说什么我们管不了,我们能做的是不被攀比所左右。别人的鞋子再光鲜亮丽,适合你脚的才最舒服。有人洋洋得意、唾沫横飞的时候你可以迎战、闭嘴或者走开,还可以点头微笑、认真好奇一下对方的成功是否有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如果别人的比较总是让我们怒不可遏或者无比沮丧,也许说明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既不满意也不认可。与其懊悔沮丧,不如在新的一年化“悲痛”为动力,好好为自己的幸福努把力。当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双鞋时,就不会再盲目羡慕和比较了,磨脚的鞋再好看也无法让我们快乐。
(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