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莫让师爱南辕北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莫让师爱南辕北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行人在南太平洋一个海岛旅游时,看到一只离开巢穴正爬向大海的幼龟被一只食肉鸟叼啄。他们不顾向导劝阻,赶走食肉鸟,把幼龟抱回大海。正当他们为自己保护小动物的善举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原来,他们救的那只幼龟是“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侦察兵”被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如果不是人类的自作聪明,后面的幼龟就不会“慷慨赴死”。世界因爱而美丽,但这里的爱却成了一种意想不到的伤害,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伤害。可见,当爱源于想当然的强加时,爱就开始“异化”。教育何尝不是这样?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通行证”,是做好一个教师的前提。可我们在爱学生的同时,有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们想过?有多少时候真正考虑过他们的需要?又有多少时候是好心办了坏事?当我们一厢情愿地付出所谓的“爱”时,也许正在伤害学生,结果正与我们的初衷南辕北辙

一、让人受伤的爱

1.直白张扬――让爱成为施舍

情景再现:某校的升旗仪式上,主席台上站着一个满脸通红、眼含热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女孩双手捧着一个大红纸袋,上面写着“爱心捐助”几个大字。在特写镜头下,小女孩对着话筒,用断断续续、战战兢兢的声音说:“我叫某某,今年9岁了,爸爸外出打工淹死了,妈妈也得病死了,我跟着70多岁的爷爷、奶奶过;可是爷爷有病,奶奶也有病,他们都没有钱……可我想上学……多亏各位老师和同学用爱心帮了我……我一定要好好读书……”

伤害指数:

伤情诊断:这种场景并不少见,有的学校在资助贫困生时,为了显示管理上的公开公正,常常在学生大会上公开宣读或张榜公布受助学生的名单。有的学校甚至借机请来媒体,让受助学生在大众媒体前亮相,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捐助。的确,通过他人的热心救助,贫困学生的眼前难关能缓解一下,可他们的幸福感和快乐指数,尤其是与他们相伴终生的尊严感和自尊心,是否遭受了不小的创伤?看到他们公开接受捐赠时的“无地自容”,有时甚至宁愿放弃也不想暴露自己的“家丑”时,我们真该反思一下,我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是否伤害了一颗稚嫩的心灵。

2.过度照顾――让爱成为负担

情景再现:一学生原本品学兼优,但七年级第二个学期,由于父亲的去世再加上功课难度的增大,成绩不断下滑。为了帮他稳住阵脚,老师特意为他开“小灶”,还安排两名成绩出众的学生当他的“邻居”兼任“小老师”。他确实更卖力了,课余时间全都用来学习,可成绩毫无起色。每次看着他沮丧的样子,老师便又找他谈话,给他鼓励。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便又投入更紧张的学习之中……就这样,经过多次反复,仍不见效果,他的成绩已退到倒数之列。他最终选择了放弃,九年级第一学期就辍学打工去了。

伤害指数:

伤情诊断:凡事过犹不及,对学生的爱也是如此。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多多益善,因为爱也有限度,超过必要的限度,爱就变成了负担和债务。也许在教师看来,多给学生辅导,多跟学生谈心,是爱学生的体现。但对学生并非益事,有些学生甚至会心生反感。因为,在他们看来,教师过度的关爱更多的是带来负疚感,无形中还会把自己看成“弱者”,这种心理对其长期发展是极负面的。其实,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关心,他们更渴望人格的平等和心灵的关爱。不难推断,案例中,教师过多的爱已变成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让他背负上了沉重的道德“十字架”,最终压垮了他的信念。

3.不当表扬――让爱明褒暗贬

情景再现:教师辅导学生订正作业,多数学生已订正完毕,一名成绩中等的学生订正数遍还未通过,当他第五次把本子交上去时,教师一看还是不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厉声说:“今天怎么回事,讲了这么多遍还没订正好,你看连王某(一后进生)都做出来了。”再看王某,本以为他会因被老师肯定而倍感欣喜,哪知他红着脸,一脸愠色,埋着头悻悻然地做作业。

伤害指数:

伤情诊断:这里,教师实施了双重打击:既打击了那位未订正好的学生,顺带打击了那位后进生。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有渴望他人表扬与肯定的心理倾向,然而案例中“连王某都做出来了”这一肯定,却没有达到正面效果。教师的言下之意很明显,“王某是一差生”。在这里,教师看似肯定的背后,隐含着否定,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潜在的压力与挫败感。如果从学困生的角度出发,这样的肯定不要也罢。一旦话中有话、话中带刺,哪怕是无意的,都会对学生造成很深的伤害,折射出的是教师对这些学生一贯的态度。

4.忽视个别――让爱倒打一耙

情景再现:《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课,教师精心筛选资料,努力营造氛围,现场温情涌动,场面感人,有学生羞愧地说:“爸爸妈妈的爱如空气,它时刻在我们左右,而我却忽视了它的存在。”有学生说:“我深深地记得有一次我发烧了,妈妈茶饭不思,竟有两天没吃饭,她说吃不下。”……不少人开始流泪,有几人已经泣不成声。教师颇为得意,眼角突然扫视到一男生低头不语,与整个情境格格不入,猛然想起这位男生来自单亲家庭。

伤害指数:

伤情诊断:可以想见,其他学生描述地越是感人,对这位男生的伤害就越深。毋庸置疑,单亲家庭的学生因为心灵受过伤害,认知易发生偏差,敏感而多疑,自卑而脆弱,缺乏安全感。面对家庭变故,除了个别学生能直接说出来,表现出无所谓,大部分还是失去了原有的开朗或平静,“被遗弃”是最普遍的心理感受。他们听闻其他同学在父母身边快乐地成长,备受父母呵护,与自身形成莫大的心理落差,于是加深了对自己父母的想念和怨恨,心灵的天平更加失衡。作为教师,没有在事先摸好底,无意中伤害学生哪怕是极个别,也不能不说是课堂实效的一种缺憾。

5.片面关注――让爱失去平衡

情景再现:一位成绩一般、言语不多、从不惹事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除了上课提问偶尔‘光顾’到我之外,上学期班主任一句话都没与我讲过。她的眼里只有陆××、王××这样的好学生,或者是谢×这样的‘能人’,免得他惹事,有时甚至去讨好他。唉,我是两不着春的‘夹心层’……”

伤害指数:

伤情诊断:对于中等生,决不能因为他们表现平平而放任自流,应积极教育,使他们步入优秀生的行列。可事实上,大多数教师的目光总是投向少数学生:表现好的学生容易吸引教师的注意,惹人喜欢;表现欠佳的学生也吸引教师的注意――不要闹出乱子来;而对班上占大多数的中等生则不太过问。于是乎,这批看似无需教师操心的学生便被“合情”地遗忘了,被“合理”地冷落了,爱的天平开始失衡。这种两极式的爱,使中等生产生有没有我都无所谓的感觉,因而变得冷漠,不关心集体,甚至为了吸引教师的目光而故意捣乱。

6.过长等待――让爱降低效率

情景再现: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几分钟后,陆续有学生举手表示已思考完毕,教师估计差不多了,问:“还有哪些同学没有想好?”零星有几位同学举手。教师认为这道题目很简单,全班都应会,就对思考好的同学说:“让我们等等他们好吗?”于是,那几个没思考好的学生继续做思索状,但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他们脸涨得通红,头埋得更低。

伤害指数:

伤情诊断:客观地说,这位教师的做法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面向全体,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那几个还没有思考好的学生非但没有感受到“厚待”,反而因为教师刻意安排的等待让他们觉得很难为情。试想,如果他们一直不告诉教师自己想明白了,是否要一直等待下去?这样既浪费了大多数学生的时间,也让思考慢的学生陷入难堪。是让多数学生“等待”,还是让思考慢的学生“追赶”上来?答案是后者。因为及时“叫停”,能避免大部分学生因等待而浪费时间的现象,有利于及时地把教学活动转到新的学习内容上,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里撒下了竞争和效率的种子,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大有帮助。

二、让爱回归理性

1.爱在细微处

教师提问,突然发现那个成绩最差的学生也跟着举起了手,心中一喜,就让他来回答,谁知他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下课后,教师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学生哭着说:“我老不举手,同学会笑话我的。”教师于是与这位学生悄悄约定:今后提问时,如果会,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此后,每当这位学生举起左手时,老师就争取让他回答;当他举右手时,就不让他回答。教师还与班级中的“活跃分子”约定:为了让每个同学都有答题的机会,以后你们要举三次手,才可获得一次回答问题的权利,如果答题有创意,可以再奖励一次。

“于细微之处见深情”,往往在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案例中的教师可谓用心良苦,但这种细微处的关怀让学生的终身发展受益。

2.爱在无痕中

据报道,在中国科技大学,一个学生要是在校内食堂每月用餐60次以上,而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也就是说,每餐消费不足2.5元,这个学生就会引起校方注意,在主动核实情况之后,无须学生申请,就会有每月160元或者100元的补助,自动进入这位学生的“校园一卡通”账户。通过这种“隐性资助”的形式,中科大3年间为3600多人次贫困学生发放补助款近64万元,以每人每餐消费3元计算,解决了贫困学子21万余次的“吃饭问题”。

中科大校方不愿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在被怜悯,不愿在学生的心中种下卑微的种子,之所以采取这种“无言”的方式,是为了让那些寒门学子在享受温饱的同时,也享有一份平等和自尊。在校方人性光芒的照耀下,穷苦的学生一定能扬起自信的风帆。可见,爱有时不能直白、不需张扬,它需要隐形、需要隐藏。默默给予的爱,也许更无私。这种助人而不欲为人知的方式,是行善的智慧,更是行善的境界。

3.爱在需要时

课上,教师想给一位平时几乎很少回答问题的男生一个机会,就让他来阅读一下课文,因为阅读的难度系数稍低一点。哪知,这位学生却不领情:“老师,我不想读!”教师一怔,继而微笑着说:“你有权保持沉默!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在后半节课中,这位学生主动请求,并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有一种需要叫“不需要”。只有满足学生某些合理而迫切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如果学生不需要,就不要“强拉硬塞”,让爱保持一定的距离。

总之,教育需要爱,也需要爱得清醒。爱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给予,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艺术,何时给、如何给、给多少,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郑英,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杭州市模范班主任、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市教坛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