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研究与穴位配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研究与穴位配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与穴位配比。方法 2009年2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经诊断为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对8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采用针灸治疗,一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w。结果 采用针灸治疗的小组,临床效果优于西医治疗西组,两组人员在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疗效与治疗时间成正比,越早治疗疗效越好。结论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无不良反应,且治疗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周围性面瘫;穴位配比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有许多,但是相比激素、西药等方法,针灸治疗不但有效,且更加安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以被患者认可和广泛推广。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因选穴的不同而不同。此次回顾分析资料于我院2009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符合临床诊断周围性面瘫患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2月~2013年7月共收治经诊断为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对其进行随机平均分配,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针灸组40例患者年龄段为35~71岁,平均年龄为52.7岁,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9例,病程1~60d;双侧面瘫患者2例,单侧面瘫患者38例。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段29~65岁,平均年龄44.7岁,病程1~51d,双侧面瘫患者1例,单侧面瘫患者39例。

1.2方法 针灸组:针灸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w,治疗时分别在颧四白、地仓颊车、阳白丝竹空位,采用平刺透刺法留针29~31min;身体穴位选择合谷及足三里两穴双侧垂直进针,且1/d加电29~30min。对照组:治疗时间为3w,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口服口服泼尼松片,用量每周递减。注射维生素B1、B2,静脉滴注甘露醇。

1.3疗效评价指标及统计方法 疗效评价治疗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在1995年编制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实验数据的处理采用了SPSS17.0进行,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2.1疗效比对 针灸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患者,同时治疗3w后,治疗疗效对比,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时间比对 针灸组及对照组治疗时间对比如下,见表2。

2.3不良反应的观察 针灸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脑部供血不足致使大脑突然缺氧、血,从而导致患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突然,常常是睡觉醒来后突然出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限年龄,出现周围性面神经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

该病病因复杂,多因外邪侵袭,导致脏腑亏虚,气血不能上行脑部,经络空虚,脉络失养,而致面肌无力,口眼歪斜[1]。头面部运行经络以阳明经、少阳经为主。故治疗原则以行气驱邪,舒经通络为法,取手足阳明经及少阳经穴位进行针灸治疗[2]。治疗上以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依据"腑穴所在,主治所在"选取四个局部腧穴。足阳明胃经的地仓主治"口缓不收,不能言语"-《甲乙经》;颊车主治"口眼涡斜"-《类经图翼》;四白主治"目痛,口僻"-《甲乙经》;足少阳胆经的阳白主治"头痛,目昏多眵,背寒栗" -《类经图翼》[3]。针灸刺激这四个腧穴可以激发局部气血, 调整经气运行, 改善局部经气的局部阻滞,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4]。根据"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的理论选取两组远端腧穴。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合谷穴主治头面部麻木疼痛症状;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主治各种羸弱虚劳。针刺两组腧穴可以舒经行气,改善全身气血,从而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改善症状[5]。

此次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比参照组用西医治疗的周围性面瘫,前者疗效要优于后者许多,由此可以证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并且实验证明周围性面瘫越早治疗疗效越好。

参考文献:

[1]李瑛,梁繁荣.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J].中国针灸,2002,22(4):265.

[2]杨春,刘本立.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 6):82-84.

[3]谢本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研究与穴位配比[J].中外医疗,2013,10(4):56-57.

[4]肖院生,袁斌,易士华.针灸结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25(7):68.

[5]王妍鑫.针灸不同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瘫72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6(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