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先学后教,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先学后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由之路,导学案是进行先学后教的的抓手。现以《鸿门宴》第三课时为例来谈我是如何利用导学案进行先学后教的。
一、利用好专业自习
在专业自习课上将导学案下发,教师指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并借助参考资料通过自学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对于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的问题,在学习小组内通过互学交流、质疑、解决,下课后老师将学生的导学案收上来加以批阅,掌握有关学生自学、互学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将导学案发回由学生进一步完善。
二、通过展学满足学生的幸福欲
1.本次导学案共设计了五个练习,班级共分为五个学习小组,课前科代表组织各学习小组的组长认题、领题。上课时要求各小组组长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组织组员对所认领的题进行再次的交流整理。
2.各小组推荐本组的发言人。发言人的发言结束后,本组成员可加以补充,力求答案的完整,在该小组成员发言结束后,其它组的同学可以质疑,被质疑的同学要给予解答,老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追问,就在这不断的质疑和追问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会得到不断的加深。
3.第一组同学采用的是实物投影展示。在不断的质疑和解疑过程中同学逐渐达成了共识:项羽的性格:冲动、无主见、不辨忠奸、易受骗、优柔寡断;刘邦的性格:能屈能伸、狡诈多端、善耍手腕、笼络人心。为了让学生对对照描写可以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老师适时追问:本文是否还有其它的人物对比?各组同学经过认真的思考讨论明确:双方谋士的对比――张良与范增;双方将士的对比――樊哙与项庄,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第二组同学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再现了“鸿门宴之行危机处理紧急会议”的情形及会议内容。该组同学全员参与,体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合作精神,更可贵的是同学们能将平时所学的文言知识运用到表演的对话中,为知识的迁移走出了一条新路。有的组的同学在看完表演后质疑:《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否也有“不写之写”?对此我都给予了肯定,并及时引导学生回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相关内容并明确:烛之武去秦营时郑国国君和大家的心理活动就应是不写之写。
第三组、第四组同学在展示“鸿门宴”三起五落的故事情节后对记叙文情节的一波三折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第五组同学通过自己组员的展示,并在同学的质疑和解疑过程挖掘出了对话中的许多信息并对项王和刘邦的性格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反思: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告诉我们: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认真设计导学案,并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自学――互学来认真完成导学案,在这个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先学后教,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附《鸿门宴》第三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在对照描写中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2.揣摩人物的对话
3.体会司马迁的“不写之写”
4.理清“鸿门宴”三起五落的故事情节
【重点难点】
1.体会在对照描写中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2.揣摩人物的对话
【学习过程】
一、自学――互学
(1)根据课文填表(体会在对照描写中显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2)体会司马迁的“不写之写”――互学
所谓的“不写之写”是前后文互为映照,构成一种相互呼应、互为诠释的关系。例如,在刘邦听从项伯的建议,准备于次日前往鸿门谢罪时,刘邦、张良会作哪些准备?他们会制定哪些应对危机的预案?这些都是当时情形之下必有的行为。太史公却一字未提。但是,后面的文字却折射出他们事先策划的轮廓。例如,樊哙闯帐之后对项羽所说的一番话为什么与刘邦对项伯所言如出一辙?樊哙是一介武夫,他的这番言语一定经过了高人指点――这背后的设计师可能就是张良。
同学们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想一下刘邦、张良诸人召开“鸿门宴之行危机处理紧急会议”的情形及会议内容。
(3)理清“鸿门宴”三起五落的故事情节,并完成表格――互学
(4)理清“鸿门宴”五落的故事情节,并完成表格――互学
(4)刘邦不得已应项羽之约,带着随从,来到鸿门,向项羽道歉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请大家认真揣摩刘邦的这段话,体会一下刘邦至少向项羽传达出了几个方面的信息:如第一、提醒项羽:我们是志同道合的兄弟,我们是戮力功秦的战友,我们既然情同手足,就不该相互残杀,你若不顾兄弟、战友情谊,杀了我,你就会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你就会遭到天怒人怨。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展学――导学
【学后反思】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