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术传播,有多远走多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术传播,有多远走多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神奇的艺术吐槽帖

“如果这画上每个人都是一副受尽人世苦难的折磨脸而且全是黑森森的背景的话…… 不用说,一定是提香。”

“如果画面上永远有一坨一坨又一坨的人,而且看上去没有觉得不正常的话…… 那就是勃鲁盖尔了。”

“如果画面上还是一坨一坨又一坨的人,但是还有其他一坨一坨又一坨稀奇古怪的东西的话,那就是波西没错了。”

“看上去永远是眼睛起了一层雾什么都看不清的话,那就是莫奈了。”

以上的文字出自“@英国那些事儿”在微博上发的一篇帖子《一句话教你认出世界各种著名画家作品》,搞笑的语言加上经典作品的配图,转发量超过10万,这个数字相当于一场中型展览的参观人次。

与之类似的“吐槽帖”,还有《我今天去了省美术馆》,说的是湖北美术馆举办的《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夸张的语言,无数个感叹号,还应景地配上动画截图以表达“无语”的情绪,一时间在网上疯传。在参展艺术家名单中,不乏方力钧、张大力、尚扬、罗中立、岳敏君等人的名字,今年4月还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展出。而帖子中出现的一幅作品,就出自于最近刚刚创下亚洲当代艺术拍卖纪录的曾梵志之手。

在《我今天去了省美术馆》的一开头,者就声明:“懂艺术的可以绕道了…… 我就是个土鳖无法理解这些个的内涵”。

这就是当下最流行的艺术传播模式,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对那些“高高在上”的艺术进行犀利的剖析,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吐槽”。“土鳖”一词,很自然地把普通观众放在了所谓的“精英”的对立面,有些反智主义的味道。在中国,这也是很多普通人对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的立场,上世纪80年代起,当代艺术就以先锋的面貌出现,30多年后,很多人还是对其直呼“看不懂”。

这里,我们暂且不论艺术本身,而是谈一下艺术的公众传播问题。

艺术不是笑料

也就是近几年,各式网络平台尤其是微博俨然成为了传播神器,大部分艺术机构、艺术家和艺术媒体都借用网络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也是连艺术传播在内的大众传播的新模式,而且传播速度和受众都有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开头所举的两个例子中,10余万的转发就是最好的证明。

仔细分析,这种吐槽贴的模式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大量的图片、夸张的表达、最新的网络用语和犀利的批评,所有这些加起来就是一篇成功吸引人眼球的帖子。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帖子,除了搞笑和娱乐,会不会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艺术,关心艺术?

这涉及到传播学领域对新媒体传播中受众的研究,也许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如果你看到了这些吐槽贴,你会不会去读艺术史、艺术评论去了解背景知识?会不会去博物馆、美术馆亲眼看看原作?如果去不了卢浮宫,那会不会花几分钟时间用Google的Art Project浏览清晰的作品图片?

大多数人会对这样的疑问嗤之以鼻,微博不过是搞笑、娱乐和信息的即时传播而已啊,干嘛非要搞得和正规论文一样?

艺术当然不一定要以一个严肃的面孔出现,但是它绝对可以以一个受欢迎的形式展现给公众,而不是充当娱乐的笑料。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论一场展览本身的质量,我们谈的是怎样进行有效的传播。

笔者曾采访过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他就谈到作为馆长,除了注重展览的质量,还要关注如何让更多的人来到博物馆观看展览,为此他还特别分析了展览的受众,发现60%的观众都是坐小型汽车来的,因此他就把那场展览的广告放在了公共巴士的尾部,而不是车厢里,这样可以让更多开汽车的人看到。在省博引进的一场俄罗斯油画展期间,在陈建明的协调下,长沙市的广播电台还适时播放苏联的老歌。

想看什么?请投票决定

在这里再举一个艺术公共传播的例子。

8月的一天,当走在英国的街头,在公交车站、地铁站、火车站、商场、写字楼,甚至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你会看到沃特豪斯、米莱、特纳等大师的经典作品在广告牌上赫然出现,没错,这不是商家的宣传,而是号称全世界最大的展览:“艺术无处不在(Art Everywhere)”。

两周的时间里,57幅艺术品在英国街头22,000块公共场所的广告牌上展示,这一艺术项目由Richard Reed、艺术基金(Art Fund)、泰特美术馆、欧洲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等共同发起,并从公众募得了3.5万英镑用作活动经费,这个慈善性质的展览范围包括整个英国,也难怪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展。

在这个展览中,策展人可以是任何一个人,也就是普通民众。而展览的成功很大程度在于前期的宣传,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

关于展示谁的作品,主办方将选择权交给了公众,鼓励他们在网上投票,从泰特艺术博物馆和艺术基金共同制定的长长的艺术清单中,人们投票选出最希望看到的作品,范围从 16 世纪到当代的作品均有涉及,而许多的艺术作品之前从未在商场或非展览馆之外的公共区域展示过。

同时,你也可以前往活动官方网站,下载展览的 App,只要拿着智能手机扫一下作品,就会显示出作品的详细信息,相当的人性化。票选出的10幅作品风格不一,既有拉斐尔前派也有当代艺术,排在第一位是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的《夏洛特夫人》(The Lady of Shalott)。

此项目从 8 月 8 日正式开幕以来,圈内圈外褒奖声一片,连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都不吝溢美之词:“艺术是属于所有人的,每个接近它的人都能够从中受益。这个项目给予公众发声的机会,他们可以选择他们想要看到的是什么。”

在这个项目中,主办方成功地利用了网络、App等新媒体渠道,以及公共广告牌、大众媒体等传统传播方式,真正做到了让“艺术无处不在”。这其中也汇集了多方力量:发起人、博物馆、商业广告公司、管理公共场所展示的行政机构,当然,最重要的参与者是公众。

最大效应的传播

其实艺术也一直没有停止向前传播,由上而下,从精英到老百姓,依次渐进,它和社会传播的进程是同步的。100年前,人们谈论艺术还是在巴黎蒙马特高地那众星闪烁的艺术家沙龙上;现在,我们处在了一个最发达的时代,海量的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到达世界各个角落,艺术也就这样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我们开始抱怨艺术的普及教育不够、抱怨人们对艺术缺乏欣赏习惯时,艺术传播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艺术教育是根本,但这是更高层面的东西了,并且需要整个社会和几代人的努力。就当下而言,传播是最有效的让艺术迅速接触到大众的方式了。我们总是说,需要更多的人了解艺术,看到艺术,这不仅仅是媒体的责任,而且也是艺术家、艺术机构、策展人等所有艺术业内人士一直在努力推动的事情。

从纸媒到广播再到电视,我们见识到了传统媒体的力量,如今,它们的影响力依然巨大,同时新媒体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这对于艺术传播无疑是件好事。相比于社会新闻,艺术的传播范围还具有局限性,但是多媒介的信息传播无疑让艺术机构和传统艺术类媒体看到了巨大的前景,同时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

在各式各样的信息渠道面前,传播者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传播达到最大的效应?

首先,传播渠道开始进行细分:杂志以文字和深度分析见长;电视有着最大的受众并注重视觉性;而网络则以即时性见长,但不同的网络渠道情况也非常复杂,比如微博和微信的传播方式和特性就不一样,导致人们直呼一眨眼就从web 4.0跳到了web 5.0的时代。

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会不一样,人们每个月会花多少时间在读报纸看杂志?会花多少时间上网?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但是另一方面,阅读变得更加廉价和肤浅。人们开始担心,究竟纸媒会不会消亡?和网络媒体相比我们还有什么优势?怎样让更多的人下载App和微信公共账户?你的受众是谁、他们接受信息的特点,这些都需要传播者做更细致地考量。一篇专业的艺术批评文章,肯定不是写给对艺术一知半解的人们的,也不适合年龄层较低的微信用户,它可能只适合放在画册和专业展评中。一件事情在不同渠道的多种表述,这是对连艺术在内的所有传播者的基本要求。

其次,以现在的趋势,新媒体传播对艺术来说无疑是重中之重,在微博微信这类社交网络里,传播者不仅仅是艺术圈里的人,也可以是每个普通人,比如上面吐槽帖的者。虽然这类吐槽帖不能给艺术的传播带来太正面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不可否认这类娱乐性质的艺术传播受众数量,可能远比一条普通的展讯要来得多。作为专业的传播者,我们可以从这类帖子中吸取经验,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因势利导。

关于这方面,有一个例子也许值得我们借鉴,那就是近来在微博上颇受欢迎的类似艺术知识普及的帖子,它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西方经典画派和大师的创作,故事性强,深受大家的欢迎。比如微博用户“顾爷”推出的“小顾聊绘画”系列,这位自称艺术爱好者的非业内人士,没有罗列专业术语,也没有单纯插科打诨,而是以幽默的口吻聊历史聊流派聊作品细节,流畅的阅读节奏和巧妙的图片穿插,这类帖子就相当于一篇用心排版的文章,虽然没有深入的内容,但作为一般的艺术科普也足够有趣。

其实,艺术的传播属于传播学一个很广阔的范畴,所涉及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上面这些而已。我想说的是,艺术可以严肃,可以高端大气上档次,也可以好玩甚至搞笑,但重要的是,它不是速食文化,不是消费文化,也不是娱乐新闻,它就代表了自己。在让人眼花缭乱的传播渠道下,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有用的信息,而不是一个随手转发的笑话。而通过具有引导性的传播,我们可以让艺术发挥最大的影响力,有多远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