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旅游业为龙头推进湖南少数民族县经济跨越式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旅游业为龙头推进湖南少数民族县经济跨越式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湖南少数民族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选择合适的龙头产业来带动,基于湖南省大多数少数民族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蕴藏深厚文化的民族资源两大优势,文章选择以旅游业龙头产业,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其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湖南;少数民族县;跨越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2年我们要落实好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新10年扶贫开发纲要。湖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少数民族县的广大农村,湖南省24个民族自治县和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农村贫困人口为161万人,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29%。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县大多地处偏远地区,其中很多民族自治县地处山区,由于受到区位、交通、文化和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山区少数民族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多数还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很多县仍是国家或全省新时期贫困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湖南省面临的重大课题,寻求科学发展的对策和途经,确保湖南省少数民族县真正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湖南省少数民族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评价

湖南少数民族县旅游业发展依赖着旅游资源的赋存与区域经济环境。而一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环境往往又由旅游区的位置、涉及的地域空间以及各种地理要素的组合分配定格的,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它们决定了旅游区的旅游供给能力,同时也影响到旅游市场的空间范围,因而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因此,围绕旅游业发展目标,协调发展与地域制约的矛盾关系,对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后发展旅游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能由单一因素或少数因素所决定,而是多因素综合评定的结果。只有通过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才能最客观、全面、正确地反映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大小,并最后落实到开发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上来。在此,针对少数民族县旅游资源的具体情况,从定量评价的角度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对少数民族县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由此建立相应的评价子系统,从而构成不同等级的全套层次评价模型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其中第一层是总目标层,第二层是评价综合层,第三层是评价因素层。

根据所建层次评价系统,建立起相应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评分法可以根据实际选用,这里我们对每一指标采用10分制,最好或最优的为满分10分,最差或最小的为0分,从好到坏依次从10分到0分不等。根据少数民族县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实地充分调查与征求数位专家意见的基础,分别给每一指标评分,评分如表1所示。

按照以上层次分析得出评价模型,在分别评分的基础上,就可以汇总进行综合评价系数的计算.计算的关键是确定四大层次目标的权重,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这里设置四大层次目标的权重分别为:旅游资源条件(Z)的权重为40%,地理环境条件(D)的权重为10%,旅游市场条件(C)的权重为20%,社会经济条件(J)的权重为30%.根据以上拟定的权重,综合评价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F=(4Z+D+2C+3J)/10

最后计算的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湖南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系数为6.51,此系数的满分为10,由此可见,从整体上来看,湖南少数民族县的旅游资源综合优势条件较好.从评价系数的四大目标分项系数的组成来看,旅游资源条件目标的系数最大,占总系数的近一半,相对来说,湖南少数民族县旅游资源的其他三个目标条件不是很理想。这说明其自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且参观价值与科考价值均很高,但大多数地区资源的开发相对不足,客源规模小且结构比较单一,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资金条件及区内人们的开放开发意识等方面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内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区内的资源优势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又反过来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旅游业对湖南少数民族县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旅游业对少数民族县经济发展具有更强大的辐射效应,更丰厚的经济效益,更适宜的生态效益,更理想的社会效益。旅游扶贫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科技、体育、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影响是很大的,作用非常明显。

(一)旅游扶贫

从旅游业发展角度来看,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蕴涵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民族贫困地区最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相对于工农业投资数额多、市场风险大来说,旅游扶贫投入则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和投入产出比,具有很好的经济回报。如因影片《芙蓉镇》而一炮走红的湘西永顺县,原是一个典型“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农业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地漂流旅游资源和土家族少数民族风情的优势,其开发的猛洞河漂流被誉为“天下第一漂”,不二门公园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等等。自1985年开始,20多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达10亿多元,其中直接旅游收入7000多万元,累计为财政提供税收近500多万元。旅游业的兴起使这些原本是需要国家拿钱出来帮助的村、县反过来向国家缴纳税金,不但减轻了国家的负担,而且真正富裕了当地的百姓。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县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业,特别是生态旅游,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业的启动、牵动、推动、扩张的作用,有意识地开展旅游扶贫工程,带动农民发展旅游商品经济,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开放

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往往安贫为道,不思进取,观念落后。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社会的知识交流、文化沟通,使当地居民树立市场经济平等意识,产生追求自身发展机会的要求,促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自由人的健全人格的觉醒。旅游者带来的现代文明,影响和提升贫困地区人们的自身素质,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打破贫困地区的封闭状态,加大贫困地区与外界的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开放。

(三)缓解少数民族地区就业压力

湖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湖南都将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和第三产业都不发达,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就业压力更显突出。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旅游业在所有行业中的就业贡献是最高的。2011年对不同省市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在旅游产业中农村劳动力所占比例为61.2%,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中,农村劳动力占65.9%。另据国家旅游局旅游人力资源处统计,旅游业主要从业人员学历构成中,高中以下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星级宾馆70%,景区67.9%,旅游车船公司80.5%,旅行社37.2%。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地区人口因教育差别所带来的就业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