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实践,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人出发,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才能既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同时又具有普世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概述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哲学理论的层面上说,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人的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在人的世界中,人不是附属于某个凌驾于人的世界之上的超人主宰的附庸,不是超人的主宰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人的世界的根本;同时,以人为本还意味着人本身是人的根本,人就是人的最高本质。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现实的人作为社会的本体不是传统本体论意义上的不可分析的原子式的终极的点,而是一个具有多种规定的存在。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还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更根本性力量。在此意义上,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

(1)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人性化的原则。现代人最根本、最核心的需求是享受真正人性化的生活。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人的本性,就是用人性化的方式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就是要确立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引导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理解人就是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人的行为,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使人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是要做到宽容大度,对于人的思想行为,只要是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不管是多么与众不同,都应该宽容;就是要走近人,与人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从而达到化解思想矛盾、提升思想认识的目的。

(2)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个性化的原则。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人个体发展的差异,而不是把人囿于统一的模式之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个性化,一是要给人更多的选择机会,创造良好的选择环境。不要将一切管理条文、规章制度的出发点仅仅放在教育者、管理者是否满意的基础上,也要同时放在受教育者是否满意的基础上。二是要注重具有个性的创新人格的形成。要明确地告诉受教育者,每个人的个性是独特的,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要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学习、生活、工作,努力发挥个人的潜能,不断超越自己。个性化教育就是要让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关心自己,自己爱护自己,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决定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教育者不要对人求全责备,不要求人尽善尽美,准许人存在某些不足。要把培养和发展人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目标,注重开发个体潜在的素质闪光点,给每个人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他们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

(3)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生活化的原则。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人的现实生活。一旦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重视培养道德学家、圣人或神人时,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把握方式势必完全抛弃人的感性、生活性等方面的内涵,将人看作是脱离了大地、脱离了生命的冲动、脱离了死亡体验的“单向度”的幽灵,最终将会成为一种冷冰冰的虚幻的“说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关注人的日常生活入手,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其释疑解惑和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其来自经济、就业、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

(4)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幸福化的原则。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幸福需要教育,以育人为崇高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不首先着眼于人的命运和幸福上,而仅仅强调教育对国家、社会的功利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幸福化的教育,不仅要对人的生命给以全面的关照和提升,让人从生理上得到幸福,也要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关照其心理幸福;不仅要关照人个性方面的要求,也要滋养其社会性幸福情感。通过教育,使人理解幸福的含义,体验幸福的境界,具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具备奉献幸福的品质,成为拥有较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高品位的人,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使人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发展和对他人、对社会所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自觉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更有效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不断发展和超越自我。就极有可能本末倒置,把人当作社会发展的单纯工具,从而就会导致远离教育的真正目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之魂――人文关怀

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之“魂”,不但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现象进行反思,而且要对原有的、约定俗成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进行转换和变革,使目光穿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表现形式,走向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最深层、最基本的存在。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自人类有阶级以来就存在的必然现象,也是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一种事实存在。事实是形成一切科学领域概念、定律、原理,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恩格斯说,“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现象中,作为现实的人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从现实的人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也认为,“人类社会不是由内在本能支配、由主导的整体规律控制的蚂蚁或白蚁的群体。它的基础是个人的成就,而且个人如果只是社会机器的齿轮,它注定要灭亡。”如此说来,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在本质上可以还原为与现实的人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属人的,也是为人的。人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弘扬、培植人的主体性,使人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理应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人学,就是人文关怀之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人获得社会思想道德文化、从而使自己获得存在和发展的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决不能只是限定在理智的教育范畴中,简单地加上情感、意志、直觉、信仰或“非智力因素”之类,它还必须包括那些不可言说的、只能以现实的生命活动表达出来的生长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人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只有真正做到关怀生命、关注生活,提高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增加亲和力,富有感染力,提高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褚凤英,李光烨.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模式的转变[J].思想教育研究,2006(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