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羽危机 容契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羽危机 容契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3月H7N9疫情暴发以来,羽绒原材料价格开始快速抬升。GB14272-2011标准90%白鸭绒市场价格从3月的360元/公斤上涨到4月650元/公斤,直至5月羽绒采购的高峰期,其价格仍保持在580元/公斤的高位水平。与此同时,供绒商收绒难,更不愿售出绒产品。

其实,禽流感只是原料涨价的导火索,其背后隐藏着各种行业新形势的悄然变迁,而这场价格变迁分别对外贸企业、中小型内销企业和大型内销企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们又各自有怎样的应对措施?

买不到与不愿卖

H7N9引爆了新一轮的羽绒价格冲顶,从羽绒原材料的收购到最终的出口和销售,影响深远。然而涨价并非仅是因为供货紧张,市场需求的扩大,甚至是囤货、炒货等都是推波助澜的因素。

“自2010年以来,羽绒羽毛价格一直稳步上涨。2010年涨幅较小,2011年、2012年出现明显增长,及至2013年,羽绒羽毛价格已经上涨到空前的水平。”广东省鸿基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招商部的曾红对《纺织服装周刊》记者如是说。

一家供绒商的算盘

广东省鸿基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羽绒加工企业,主要产品为鸭绒和鹅绒。“原鸭绒、鹅绒的进价最近已翻了一倍,原本是300元/公斤,现在是600元/公斤。”曾红表示在今年3月H7N9禽流感发生时,企业就预见到了羽绒价格的上涨。

“鸭子没人要,鸭肉的成本加到鸭毛上。”这个道理乍看下有点难以理解。而实际上,目前国内大部分羽绒供应商的原材料都是从养殖散户的手中收购的,鹅、鸭肉制品的消费将决定羽绒羽毛市场原料的多少。但由于H7N9的发生,市场对鸡鸭等禽类的需求减少,屠宰数量的减少导致羽绒产量锐减。因此,这些供应商们不得不面临货源紧缺的现状。羽绒原料进不到货,直接导致部分供绒商与客户签好的合约无法兑现,甚至面临毁约的尴尬。

4月,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消息称,受禽流感波及,羽绒行业部分原材料供应链断裂,羽绒生产企业步入了“最困难的时期”。曾红对此也表示:“今年原绒变价的形势较往年都要严重。以往即使原绒价格有小幅调整也是在采购协议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而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原绒价格一天一变,甚至早、中、晚的报价都不一样。白鸭绒的价格早上可能还是52万元/吨,到了晚上就变成了54万元/吨。”

鸿基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早在今年2月就已经与多家服装企业签订了整年供货合同。“年初签订的价格每吨不到40万元,如今羽绒原料都超50万元了,不算其他任何成本,我们每吨就要亏10多万元。”曾红表示,为了维护公司的品牌及信誉,公司一边积极争取货源,确保按时完成订单;一边上门与客商协商提价。“毕竟都是多年合作的伙伴,一些服装企业能够理解我们的难处。”

多方原因致使涨价

如今的情况是供绒商既收不到原绒,也不愿意轻易售出加工过的绒产品,进而造成羽绒价格的持续高位。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姚小蔓表示,今年H7N9疫情暴发以来,GB14272-2011标准90%白鸭绒市场价格迅速飙升,从3月的360元/公斤上涨到4月650元/公斤,5月仍保持在580元/公斤的高位水平。

其实H7N9只是一条导火索,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主因之一是市场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对于原材料的竞争来自服装行业以外。

以往羽绒的大规模需求主要是用来做羽绒服,一件羽绒服充绒量大致在150~200克。而现在,羽绒被的市场需求在逐年扩大,一件羽绒被的充绒量至少在1500~2000克。

此外,羽绒被的市场大增,对羽绒的需求量则会大增。对整个供应链而言,这就带来了原材料需求量的大增,而遇到今年出栏量下降的情况,就会导致供需不平衡的集中爆发,体现形式就是涨价。

这次涨价风波中不乏部分商人的投机炒作。由于部分供绒商有囤货、炒货的行为,H7N9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部分炒货人的“题材”。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不是内销羽绒服品牌企业,而是羽绒服出口企业,他们接受订单早,如约完成订单,企业就要承担成本上涨带来的利润损失,甚至亏损;不完成订单,就会丢掉自己长期建立的信誉和客户关系,受到的冲击更大。

出口企业的难处

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官方数字,H7N9禽流感疫情已对羽绒出口生产企业带来明显影响。以江苏省为例,今年1~4月,江苏省全省共检验检疫出境羽绒及其制品1277批次、5821.8万美元,与上年同期比,批次增加18.8%,货值却只增长2%。进入4月,羽绒服的出口更是出现大幅下滑态势。

而江苏省南通市作为羽绒服装外贸出口大市,有羽绒服外贸生产企业85家,去年该市共出口羽绒服581万件,出口金额1.54亿美元。今年,由于羽绒价格不稳定,国外客户下单谨慎,部分羽绒服外贸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今年前6个月,该市出口羽绒服金额为1209.75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0.66%。

禽流感期间羽绒服出口检验壁垒增多,我国的羽绒服对外出口增长一度放缓。某羽绒服出口企业负责人李女士对记者说:“这次禽流感之后,很多国外客户纷纷要求我们厂出示海关证明,以表明我们的产品没有受到禽流感的污染。”

李女士表示:“出口羽绒服的生产一般集中在上半年,当时正是全年服装生产淡季,加工费较便宜,因此,加工出口羽绒服是一些服装企业的重要盈利点。现在的形势下羽绒价格是去年同期的一倍,原来都是支付订金就可以提货的,现在不仅货少了,供应商还要求必须全款付清才能提货,占用了大量资金。国外客户下单又变得谨慎,出口羽绒服已经错过生产的‘黄金季’。”

相比于羽绒服出口企业,内销的羽绒服企业压力稍减,如何平安渡过危机,甚至是在压力中爆发新活力是众多本土羽绒服企业正在探索的话题。

中小型企业:冷静应对危机

羽绒价格上涨虽然对中小型羽绒服企业产生了较大、较直接的影响,但是企业管理者们并非束手无策,部分中小型企业已经摸索出应对快速涨价情况下的发展之路。

新一轮的羽绒涨价对于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可以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大企业通过新品研发走向了发展新道路,而“赚着辛苦钱”的中小型羽绒服企业资金流转形式较为单一,如今出现了原材料短缺的情况,很多企业在生产旺季处于半停工状态。

“一毛难求”的尴尬

“自H7N9禽流感事件之后,市面上的纯鸭绒价格几乎翻番,生产成本直线上涨。公司的订单目前缩水了很多。针对已有的订单我们尽量保障客户的利益,但对于7月后的订单,公司会重新考虑报价。”共青城兴龙实业有限公司销售部的余江说,目前公司已经不再接大订单了,而不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买不到原材料。

“抢绒”成为羽绒服企业的一大重头戏。余江说:“现在车间里仅剩的七八吨货,配给了六七个客户,过两天发出去,厂房就要空了。”可是,这几天仍不断有客人来电向余江催着要货。“前两天,一位客户带着现金就到了我办公室,我把实际情况讲明,最后他只能空手回去了。”余江也感觉很抱歉,但“真的一根毛都没有了”。

羽绒停供给加工型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余江说,6~9月是内销羽绒服生产高峰期,而4~5月正是羽绒服装企业集中采购羽绒的时段,“往年4、5月份,我们平均每月要采购30~50吨原料绒来加工,可过去的一个月,我们的采购量为零。”

多渠道保收

因缺少大型羽绒服装企业的代工需求,很多加工型企业正面临着生存窘境。因此,调整和转型,成为不得不做的事情。

余江表示,自己公司想到的解决办法是:首先,不生产耗绒量大的产品。往年这时,他们与共青城其他的羽绒服企业已经开始生产羽绒被、婴儿羽绒包被等产品了。鉴于这类产品耗绒量大,他们不得不暂时取消这类产品的生产计划。

其次,考虑生产羽绒服替代品。公司已经考虑以棉服等产品替代羽绒服。不过,棉服、羊毛服等服装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与羽绒服截然不同,这些项目上马还需要一段时间。

“禽流感疫情发生后,公司还增强了检疫机制,加强了原材料的消毒防护流程。通过从原料进入、车间加工、人工防护三个环节的工作开展,杜绝H7N9病毒的传播、感染。”

除了杀菌消毒外,余江表示,公司近期都是在暂时没有疫情的地区采购原料,“之前我们主要从东北各地、山东、广西、安徽等养殖户处收购原料,目前安徽已出现了疫情,我们便停止在这个地区收购了。”

第三,积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由于原材料一天一个价,现在羽绒制品的价格也只能一天一报,要是第二天原材料涨价了,就要和客户进行再次协商。”余江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基本上采取现订现签的方法,以减少损失。

对于禽流感疫情造成消费者对使用羽绒制品的恐惧,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也做出积极回应:羽绒生产过程中高温消毒,羽绒制品不会传染禽流感。羽绒原料毛要需要经过多次水洗,然后在120~130摄氏度高温高压下,烘干消毒30分钟后再进行分毛处理。而包括H7N9在内的禽流感病毒一般在100摄氏度的环境下就会被杀死。所以,这样按照标准工艺高温高压烘干消毒制作出来的羽绒及制品,是不会带有禽流感病毒的。

崭露头角的机会

在这次涨价浪潮中也有很多应对得当的中小型企业崭露头角。对于涨价福建汇达时装有限公司并未盲目跟风,而是坚持专卖店不涨价,货源供应不减少。

“仔细分析市场,就会发现这次禽流感只在几个省市集中暴发,时间短且已经得到控制,国家也给禽类养殖企业和个人发放了补贴,我相信羽绒的价格会出现回调,并保持在稳定的价格区间。”汇达公司品牌经理关铁军说,“如果借此囤货或哄抬物价,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秩序,另一方面禽流感控制住后,原材料会满足需求,等到消费旺季,囤货的价格有可能不涨反降,给企业带来损失。”

为应对危机,汇达公司制定了自己的经营策略:首先,控制成本。通过技术创新,汇达公司可以用80%含绒量的白鸭绒做羽绒服,其产品的保暖性能与90%含绒量的白鸭绒达到同样效果;其次,战略调整。放弃一部分大众订单,多接一些高档订单,由量大取胜转变成做精做专;第三,调整心态。理性对待上游原材料涨价,避免以虚高价格购入的不合理成本。

“十一”国庆节后,羽绒服生产厂家的促销方案开始陆续进入执行阶段。汇达公司将在销售初期推出品质升级的新款产品,然后再以库存产品补充大众消费市场。

禽流感确实影响了羽绒供应,但是也不排除部分供应商借此炒作、囤积原料抬高价格,做投机生意的可能性。对于羽绒行业来说,这次危机过后可能要面临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局面,但同时也是冷静理智的中小型企业崭露头角的机会。

大型企业:时尚发展契机

对国内一线羽绒服品牌而言,其羽绒供应量是有保证的,虽然可能今年羽绒服的价格会再次微抬,但对于有着较强品牌实力的企业来说冲击并不大。在这看似能够平安度过的一年中,一线羽绒服品牌纷纷亮出了杀手锏,在产品研发上打出了响亮的一枪。

“不是仅仅保持增长就能度量企业是否健康发展,如果一家服装企业不能看到行业的未来方向,居安思危,那么迎接它的很可能就是彻底的失败。”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新闻宣传科焦子秦说,“既然今年秋冬羽绒服会涨价,那么我们就给消费者一个花钱花得心甘情愿的理由。”

真正挖掘潜在需求

如今的竞争不仅来源于有同等实力的实体品牌,更有铺天盖地的网络品牌夹击。随着服装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与迅速发展,网络品牌充斥着整个线上市场,而消费者中的强力军又独爱网购,这让实体羽绒服品牌情何以堪?但波司登并不担心市场会被网络品牌抢占。

“当新兴的网络品牌起步发展时,波司登用实际的产品研发告诉消费者,波司登在向高科技生产进军。新款的波司登羽绒服从面料、色彩、工艺和搭配指数等方面大胆革新,开发出了集‘轻、薄、靓、暖’四大特点于一身的新品。”焦子秦说。

这就是“秋羽绒”,“秋羽绒”的概念首先是由波司登品牌提出的,它是波司登基于对市场的充分调研,和对不同人群需要的考察,研发出的时尚羽绒服。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件有趣的事:现在消费者对羽绒服的主流要求恰恰是‘不像羽绒服’。尤其是在新生代中,他们更善于接受新事物,也乐于大胆尝试,已经成为羽绒服市场的主要消费群。”焦子秦说,波司登在进行产品调查中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基础的是生理需求,要求暖和舒适;其次是安全需求,要求天然羽绒的安全性;第三是关怀性需求,要求款式设计的时尚感;第四是尊重性需求,要求穿着服装要有被尊重的感觉,体现自己的荣耀与品位;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要求羽绒服越来越不像羽绒服,要具有多功能和顾客自己DIY的乐趣。

“中国羽绒服行业如今已经呈现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品牌格局,要求品牌不断加强款式创新和相应的技术革新。”而许多网络品牌模仿到的只是这些表面的内容,模仿不到的是品牌的理念精髓。

不像羽绒服的羽绒服

波司登正在驱动着一场来自时尚界的变革。该品牌“秋羽绒,自由穿”的主题短片阐释了轻羽绒、时尚羽绒的理念,“我们以红、黄、蓝、橙为基础色,拓展出了57种不同的派生色彩,并搭配出了包括披、捆、围、盖、扎、卷等39种不同的穿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焦子秦自豪地说,“今年的波司登羽绒服重在搭配。”

波司登甚至还推出了男款的羽绒服西装,高质量的羽绒材质和更高的含绒量,令羽绒西装看起来没那么膨胀,却拥有极佳的保暖效果且轻盈便携。

除了波司登的“秋羽绒”,各大羽绒服一线品牌都在向个性化大步前进,以时尚著称的艾莱依今年也有时尚大动作――携手央视的《时尚中国》栏目办起了电视品牌会。艾莱依今年主张面料的大胆混搭,不仅是不同材质的组合,不同色彩的大胆拼接,还在廓型上彻底解放,打破臃肿概念,以O型、箱型、A型、X型在羽绒服上融合演绎,在局部讲求“立方体”的概念,造型感十足。

“现在的羽绒服越来越不像羽绒服了。”这将是顾客对品牌的赞美,也是羽绒服未来的发展方向。

记者手记

明确自己该走哪条路

连续4、5年的羽绒原材料价格上涨犹如大浪淘沙,让各类羽绒服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较为清晰的发展路线。如今,消费细分越来越明显,大小羽绒服企业均需认清市场,积极地寻找符合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消费群体。

通过近期的采访,记者发现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紧跟市场、优化管理是一条不错的发展思路。中小企业的资金链较为薄弱,原料价格变化的冲击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只有弥补以往粗放式管理中的漏洞,敏锐感知市场变化,甚至提前于市场做出反应、调整,才能在凌驾于价格变动之上稳步发展。

大型羽绒服企业多数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时尚化与个性化的发展策略。期间,终端服务的同步跟进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大众对羽绒服的印象还没有全面改观,对时尚羽绒服的搭配自然会感到陌生。对品牌来说,做好终端时尚指导将会使企业转型事半功倍。(董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