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3D地画师:让人在画里飞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3D地画师:让人在画里飞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何必劳师动众攀山涉水,还得戴着特制眼镜在大银幕上看3d电影?走在路上,挑剔的你也可能随时进入一个真假莫辨、充满想象力和创意的奇妙空间,这就是3D街头地画(街头立体画)的神奇力量。

一群“空间魔术师”,热爱在有限的平面里,不断展示几可乱真的错觉艺术创意。行路再匆匆,你还是会被他们的作品吸引而驻足。3D地画诞生自街头涂鸦文化,在很多人印象里也许还难登大雅之堂;但它却在艺术创作上第一次打破作品与观众的分离关系,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机会真正参与到作品创作中,感受与艺术互动的无限乐趣。

“粉笔帝”:让思想与生活立体起来

小粉笔画出大生活

近年来,很多漂亮的3D地画作品渐渐走入大众视野,然而基本都是西方街头画家的作品。去年年底,几张有趣逼真的粉笔3D地画照片出现在网络上,虽然相对简单粗糙,但正宗鲜明的“Made in China”特色让人倍感亲切,所以迅速在论坛和微博上走红:

一组“办证小广告”电话号码赫然“立”在马路上,其中还有几个数字东倒西歪,像是被人碰倒了;

人行道上凭空出现了一个旋转向下的楼梯,路人走过忍不住往里一探究竟;

某人的客厅地板里竟然种起了开心农场的菜苗,一旁还配备偷菜的全套作案工具……

这些画,用的仅仅是再寻常不过的粉笔,线条构图也不复杂,画面甚至有些简陋,但其中的创意却让人拍案叫绝。

它们全都出自河南郑州一名室内设计师侯政峰之手。侯政峰自称平时都只宅在家里和工地,这些画都是他业余时间画着玩的,没想到这个小爱好竟然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和传播,甚至有网友赞其堪比《盗梦空间》的“造梦师”,让他感到意外之余,也坦言有一点“小骄傲”。他开头比较排斥网络新词,一度对网友给他起的绰号“粉笔帝”不太适应,但现在也乐于接受了,因为“大家喜欢”。

自由的思想表达,才是最珍贵的

侯政峰坦言,他画的粉笔3D画,其实在技法上没什么特别,因为用的就是传统绘画的透视原理。有一定美术功底的普通人学上一个星期左右,也能很快掌握方法创作出作品。所以他从不吝于跟大家分享作画的具体技巧,更是在博客上响应网友的热烈要求,准备开一个粉笔立体画培训班,让更多人也能走到街头一起玩起来。

在“粉笔帝”眼中,技巧和视觉效果还是次要的,作品中体现的作画者自己的思想,才是最重要、最能打动人的:“我喜欢那种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纯粹的情感表达,更希望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艺术最初的作用就是抒感,如果用于了批判,那一定是直截了当进行批判的路走不通了。”

如今,侯政峰也开始尝试用电脑来制作3D地画,更鲜明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他最新的作品,画的是一条鲨鱼困在一个大小仅能容身的小游泳池里,图片说明里写着: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最珍贵的莫过于自由。”

赢未来 你作画的过程主要有哪几个步骤?

侯政峰 简单的也就是随手画,画成什么算什么,稍微复杂一点的会事先做一些准备,比如先在纸上勾画一些草图和小稿,有的还要在电脑上模拟一下,这样可以保证现场的效果。

赢未来 你的3D地画作品都是随兴之作吗?现在隔多久画一幅,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侯政峰 都是想起来了才画一画,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统计过数量。画一幅一般用掉半天吧。商业性的也做过一些,但只有在自己随意画的时候,才能感到由衷的愉悦。

赢未来 你的画都很有生活气息,这是你的题材重点吗?你觉得在创作中什么最重要?

侯政峰 有感而发罢了,生活积累多了灵感就会多些,作品的共鸣就会强一些。接下来我会更加关注现实方面的题材。我觉得生活经历很重要,并且要多思考,独立思考。

赢未来 为什么会选择用粉笔?你的画“存活”时间大概有多长?画完后如何处理呢?

侯政峰 粉笔画得快一些,画的时候不需要那么多工具,携带方便,哪里都可以画。天气好的话,画可能会保存两三天的样子,如果遇到像下雨、扫地等,一下子就没有了,不用专门清理。其实我画完拍了照后,就很少再回去看。

赢未来 作品很快就没了,不会觉得遗憾吗?

侯政峰 做一件事有结果,固然使人欣喜,但相比绘画过程的愉悦,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要说遗憾,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正是粉笔画感人的地方吧。

3D地画知多少

3D地画(3D Street Painting)发源于二十多年前的西方街头绘画,又被称作3D街头绘画、街头立体画、城市三维立体画等。主要以室外地面为媒介,利用平面透视的原理,制造出视觉上的虚拟立体效果,令参观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D地画为什么看起来有立体感?

简单地说,3D地画创作时采取了“反透视”的画法:远大近小。观看时处于特定角度才能看出比例协调的立体效果。作品的实际大小,也会比看照片时感觉的尺寸大得多。

•3D地画是用什么画出来的?

传统的3D地画主要用粉笔勾画而成,方便快捷;

如今大型3D地画更多采用油画颜料和丙烯颜料进行创作,色彩更丰富,效果更细腻。

•3D地画都是直接画在地面上的吗?

用粉笔即兴创作的作品大部分会直接画在地面上,但现在城市里很多地方已不允许在地上涂画了;所以很多3D地画的载体都改成画布,画完之后把空白的画布边角裁剪掉,再铺到地上,这样也便于移动和保存。

•3D地画的创作步骤是怎样的?

街头粉笔3D画的创作比较随兴,过程一般是:设计主题――打底稿勾轮廓――测量比例――绘画及上色――勾细节――完成收尾工作并拍照;但想要创作好一副大型的3D地画,则需要先到现场考察拍照片,根据场地测量墙高、宽和纵深(还要考虑到观看的角度和拍照人的高度等因素);然后设计主题,手绘好效果图;根据效果图,把一整张画分割成几个甚至几十个部分,对每一部分的实际尺寸进行精密计算;最后才动手绘制好每一部分,拼接起来到现场展出。所以好的3D地画艺术家不仅要具有超强的绘画水平,还要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作为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宅男”,自然不会错过当时最火的“偷菜”话题。

• 最出名的作品《办证》,侯政峰在画里留下的竟然就是他本人的电话号码。

“3D双胞胎”: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的一部分

低调的名门之后

在渐渐壮大起来的国内立体画创作者群体中,长得一模一样的万以琚和万以珩两兄弟很容易让人留下印象。不过尽管他们在业界小有名气,很多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也常能见到他们多幅大型3D地画作品,但普通观众却未必熟悉这对双胞胎――他俩总是低调站在围观地画的人群旁边,面带微笑,看着在画上兴奋地摆出各种姿势拍照的观众。

万氏兄弟的工作室位于广州文化公园的万兆泉雕塑工作室中――他们的父亲,正是广州著名的民俗雕塑大师万兆泉。两兄弟学的专业也是园林与雕塑,这为他们自学3D地画创作的技法,提供了不少便利。采访时,弟弟万以珩还正忙着做一个人物群像雕塑,但谈起兄弟俩的3D地画创作时,他掩盖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成就感。

自学成才,玩出新意

回忆起与立体画结缘的经历,万氏兄弟印象最深的就是“累”。2004年,还在校园念书的他们偶尔会接一些雕塑、园林景观工程的商业单子,有家广告策划公司看到那会儿刚在国外兴起的3D地画,甚觉新奇,便问他们能否尝试在某个活动上模仿着画一下。虽然毫无经验,但那会在广州美院念书的两兄弟,对这种“街头玩意儿”还是比较轻视的,认为画起来应该很简单。

结果用水粉画的一张人脸,一只破冰而出的海豹,一个在游泳池里的女人,三张只有十来平方米的地画,两兄弟加上助手足足花了一周多才完成。别人看着时髦,他们干的却是“农民工”的活,每天弯着腰在太阳底下连续画好几个小时,不仅腰酸背痛,还晒到中暑。细节问题也很多,经常是画着画着觉得不够逼真,不得不反复修改;还有在画上行走的时候,一不小心从颜料没干的地方经过,鞋底就会把其他位置踩得乱七八糟,又得重新返工。

有别于过往认识的观察方式和基本功要求,激发了兄弟俩对立体画浓厚的兴趣,从此他们一边研究国外前人的题材和方法,一边抓紧机会创作新的构思,至今已经完成了40多个富有创意的作品。在东莞创作的当时广东最大地画群和亚运主题地画《亚运欢藤》、《云端漫步》被媒体广泛报道,无数观众曾在上面留影;全国首家3D立体画餐厅有他们目前最满意的作品《金龙鱼》,墙地一体的尝试让人耳目一新,许多人慕名而去,与栩栩如生的鱼群进行搞怪的“互动”;连澳门特首也忍不住要和他们的作品合照。

年轻的好处就是富有创意和敢于实践,万氏兄弟并不满足于国外街头3D画家传统的建筑山水类题材,一直想着挖掘更多阳光、年轻化、概念化、具有本土特色的题材。很多活泼的元素,如动物和卡通人物,都成为他们画中的重要内容,活泼生动的程度连德国的街头艺术大师Manfred Stader也倍加赞赏;继在3D地画《阿凡达》中成功加入了真人人体彩绘模特后,他们还打算在日后的作品中引入自己擅长的雕塑元素,以及开一家全是立体画的3D餐厅,要将3D立体画玩得更加疯狂、更加纯粹。

赢未来你们作画时比较注重哪些方面?

万以珩除了追求作品本身的逼真感外,我们一定会先去场地考察。3D地画很讲究作品跟周围环境的融合,我们会考察场地的用途,实地的光照情况,并在现场选取最佳的观赏角度。

赢未来如何让画作显得更逼真?

万以珩我们时常会用在园林专业学到的一些景观设置技巧,讲究各种元素搭配的恰当和协调。观察也很重要。比如3D地画常用的瀑布和石头题材,过去的作品画水溅到石头上都是一片白花花的,而我们就注意到石头淋湿后颜色应该是比较深的,甚至上面会长一些植物,加上这些,画面才更立体,更接近真实。我们还会琢磨,现实中从高楼大厦放出的气球,到底会怎么飘一类的问题。

赢未来什么情况会让你们有挫败感?

万以珩无疑就是画到中途,一场大雨就把一切毁掉了。我们尝试过露天作画时中午去吃饭,结果吃着吃着变天了,赶回场地的时候,没干的颜料已经全部化掉,一塌糊涂。还有一个作品让我不太满意,当时是应商家要求,加入了很多元素到里面,如果不讲究空间感的话,看起来确实很“缤纷”,但是画面太满,反而丧失了3D地画本身的逼真感。所以我们比较强调构思时的独立性,希望对方不要干涉太多,给予我们完全的信任。

赢未来你最喜欢3D地画的什么特质?

万以珩与民同乐,与观众一同享受过程,我们创作的初衷也是如此。《蒙娜丽莎的微笑》,就算人走到它旁边合影,那还是一张画着蒙娜丽莎的画,观众无法跟它产生直接关系。而一个立体画作品放在那,有了人来参与,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无论如何创作,每幅画上我们一定都会预留给观众参与的空间和角色,这幅画有了参与的人,才会完整。我们在现场一定会设置好最佳拍摄点的指示,教会观众该站在哪里,照相机该从哪个角度拍,效果会更好。

赢未来但是观众在画上摆自创姿势,会不会破坏你们作画的初衷?

万以珩当然不会。像我们画广州电视塔的《云端漫步》,本来点子是让大家“站在电视塔上”,高高的像在云上走一样;但有观众自己创作了攀爬电视塔,或者坠下呼救的动作,就增加了更多乐趣。每一个人来到地画上,他们的动作和表情都是不一样的,都会赋予这幅画不同的内涵,这样就等于不断地对这幅画进行再创作。观众其实也可以成为艺术品的一部分。

“中国3D地画第一人”:将这场绘画艺术的革命进行到底

开创者的不朽野心

他是世界上最大3D地画吉尼斯纪录的保持者,并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纪录刷新:从北京欢乐谷486平方米的《陨石坑》,到北京三里屯535.3平方米的《唐吉可德》,再到位于广州万达广场的大型3D地画《狮门峡谷》,面积足有达892平方米。

他是齐兴华,中国首位3D地画艺术家。《狮门峡谷》完全由他自己凭空创作,从草图、色稿、计算图纸、绘制到安装,一共动用了10名助手,耗时足足1个月。

他拥有很多个引人注目的第一:2005年他的毕业创作,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张街头3D地画《漩涡》在多处展出并引起轰动,使他成为首位将外国街头艺术引进中国的科班艺术家;中国首张3D墙地立体画、四维度3D绘画、转角3D立体壁画也都出自他手笔;他的多张作品更是曾作为中国3D地画“最高水平”的代表,入选参展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然而在齐兴华看来,破不破记录并不代表艺术创作的水平,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几百年后还有人记得。

坚持一门“给所有人看”的艺术

2008年,齐兴华从中央美院辞掉了教师的职位,专心致志开始了职业3D地画艺术家的生涯。

放弃意味着安逸生活和良好社会声望的教学工作,转而投向草根的“不务正业”的街头艺术,旁人难以理解,但齐兴华内心却始终清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他不想放弃自己多年的绘画梦想,终老仅剩一堆无聊的教案、表格陪伴。有次坐飞机出差,中途飞机遇上气流激烈颠簸,他突然想:“如果飞机坠毁了,会有人知道我是谁吗?顶多说我是中央美院的老师,那又怎样呢?没有作品。”回去,他就辞职了。

听过不少“地画没有什么艺术价值”的质疑,齐兴华并不在意。对比现在那些抽象夸张、难以理解的所谓“现代艺术”,他认为,能与观看者进行交流互动,正是3D地画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所以他始终坚持以严谨的写实风格进行创作,追求充满“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逼真震撼效果,希望作品能让人人都看懂,都能欣赏。他是通过互联网邂逅爱上3D地画的,他也深信网络传播上能让这种“短暂存在”的艺术形式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永恒。

自称“有着小小完美主义”的齐兴华,最近的一条微博里写着:“再次敬告个别朋友,如果你是找我照着你的想法画,那就别来找我了。我的作品要对得起我的艺术标准,也要对得起喜欢我作品的朋友,更要对得起这个灿烂春天。”

赢未来 与其他创作形式相比,你觉得3D地画艺术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齐兴华 “她”是一种绘画革命,在历史上将人第一次带入画中。

赢未来有人会觉得街头创作难登大雅之堂,算不上“艺术”,你作为一名学院派出身的艺术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齐兴华 马提斯、毕加索的早期作品被同行称为“像野兽一样的作品”。当时,将艺术比作野兽,就相当现在把人比作“禽兽”一样,是对艺术的最大侮辱。但是,艺术家是不会因为外界庸人的非议而退缩的,他们干脆把自己称作“野兽派”。时至今日,“野兽派”已经成为一个古老又传统的画种了。所以,独善其身,历史自有公断。

赢未来 你说过我们的街头文化还没开始就直接进入到了网络时代,那你怎么看待这个变化对艺术文化带来的影响?

齐兴华 网络的直接影响就是让大家一下子眼界开阔了。网络上天天可以看到世界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它让精彩的东西传遍世界,同时让艺术家保持与世界同步。没有网络,我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是3D绘画呢。中国一贯是“抄近道”,优点就是快,缺点就是不扎实,需要时间沉淀。我还需要沉淀10年,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3D地画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