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其结构转换层是房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技术含量、难度都极高的环节。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房屋建筑工程的转换层结构的概念、功能,并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希望对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使其能更好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1、引言:

现如今,建筑物因楼层上下部的平面使用功能不同,故上、下部采用了不同的结构类型。就是由于这种多功能、综合性的房屋建筑结构体系的形成,如何根据建筑各楼层的功用,合理划分、布置空间以及结构形式,并进行相应的结构过渡转换成为了主要的施工技术问题。

2、结构转换层的概念:

现代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都是多功能、综合性的建筑。以高层的楼房建筑为例,其下部是空间较大的商业性用房,而上部是小开间的居民住房。这类建筑必须依靠一定结构对建筑上部的框架或剪力墙的重量进行承重,这层结构便是我们所说的转换层。

转换层的结构有多种形式,其中包括:梁式、箱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以及板式等。据有效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中,建有转换层的87%均采用的是梁式转换层。一般结构转换层采用的混凝土有钢筋混凝土、劲性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我国的房屋建筑中,建设转换梁时大多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方法是将混凝土向挂有混凝土模板的钢筋结构上进行浇筑。这种结构转换层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我国未来建筑工程的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3、结构转换层的特点:

结构转换层与一般的结构层相比较,其特点是受力复杂、刚度大、重量大、几何尺寸大等。由于结构转换层下部的楼层所承受的压力较上部的楼层承受的大一些,因此在对结构转换层进行设计的时候,通常转换层的下部布置的刚度会大一些,墙与柱网也会设置的多一些、较密集一些,而上部墙的数量逐渐减少,柱网之间的距离也逐渐扩大。一般是按照强化转换层的下部、弱化转换层的上部的顺序进行的,使得转换层的上下主体结构尽量在侧向刚度上做到平稳过渡。并且,按照抗震能力的要求,应从一层以上开始设置转换层。

结构转换层作为一个建筑设计、施工时的重点、难点问题,合理科学、安全有效的设计方案是整个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工程造价合理、施工一切顺利、公司盈利的保障。

4、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解决

钢筋主要安装在梁、柱节点处,因为有钢牛腿,有些钢筋需穿过牛腿腹板再向下弯折,有些钢筋需弯折后绕过钢柱再贯通连接(图1)。

施工时,在支座处不能搭接梁面主筋,支座处的钢筋应为长钢筋,弯折两边的钢柱,弯折点应比柱边线长50 mm。梁上部的主筋接头要求设置在跨中1/3 跨长内,下部主筋接头要求设在靠近支座1/3 跨长内。

4.1 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

在开始模板工程之前,一套完善的施工方案以及一系列施工安全措施是保障工程安全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当钢管脚手架用作模板的支撑以及满堂脚手架时,应考虑其实际的荷载搭设高度、使用面积,并重新对其进行结构和构造上的设计。在进行脚手架的搭设、检查、使用以及拆模等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应先在楼面或者地面弹出门架的纵、横位置线并进行抄平,然后再进行安装;搭设完毕后,应对高支撑模板以及满堂脚手架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在使用中,应注意、避免高支撑模板及满堂脚手架产生偏心荷载等。

4.2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4.2.1 混凝土的配合比:

通常由于结构转换层的厚板较大,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一般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过程中,尤其是第二、三层转换层的混凝土浇筑时,若水化热过高,会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明显高于其外部温度,以致产生较大温度应力,使得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因此需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掺入粉煤灰、矿渣或者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中,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从而满足了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4.2.2 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层浇筑混凝土,应保证每层具有整体的连续性,应从转换层的中心开始浇筑,然后向两侧对称行进浇筑,同时两侧的浇筑速度还要保持一致,这样下部的脚手架的受力才能对称,可以避免因受力不均匀而导致脚手架发生侧向位移的情况;

(2)浇筑时,先进行斜面的分层,采用薄层浇筑、自然流淌的方式连续将混凝土浇筑到顶;

(3)在振捣器的选择使用上应十分慎重,功率过大的振捣器会导致脚手架因受力过大而发生移位,而功率过小又起不到强固混凝土的作用,因此合适功率的振捣器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十分重要;

(4)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时,由于表面的一些水泥浆已经冷却凝固,浇筑后产生水化热会使得混凝土内外部温差极大,在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拉应力,出现一些温度裂缝,故浇筑后应对裂缝进行妥善的处理。

4.2.3 混凝土的养护:

(1)蓄热保温法:在混凝土的升温阶段对其湿度进行保护,而在降温阶段对其温度进行保护;

(2)蓄水养护法:在混凝土初凝后,先在其表面洒水,2小时后再进行蓄水养护。

(3)内降外保法:降低混凝土由于水化热在其内部产生的温度,以减少内外温差。首先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埋下管道,然后通水冷却、降温。

4.3 预应力的施工技术:

结构转换层内通常都配置有双层双向的预应力钢筋。在进行预应力的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进行波纹管的敷设时,波纹管的选择应严格按照规格要求进行,波纹管不得有凹痕破损,且接头处均需用套管连接并使用防水带缠绕紧密;

(2)穿预应力筋时应采用先穿束法,即安装好波纹管后在混凝土浇筑前将预应力筋穿入。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保障孔道通畅应适当拉动钢筋,避免因波纹管内漏浆造成封堵事故。为了方便管道疏通,还可以将每个孔内的4束预应力筋对称进行编号,以求更容易拉动钢筋;

(3)预应力筋穿好后,应检查波纹管外观的完整性,然后进行灌水试验;

(4)张拉预应力筋时,应从中间向两边进行两端张拉。校核时为确保张拉的力度,应控制应力和张拉伸长值;

(5)进行灌浆施工时,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35~0.4,严格将水泥浆的流动度控制在160~180mm的范围内,并用机械搅拌。用UBJ挤压泵泵送到一端的灌浆孔打入浆液,待另一端垫板的灌浆孔有浆液冒出后用木塞塞紧,10分钟后进行再次压浆,压力为0.5MPa~0.6MPa并维持3分钟,灌浆结束后割除外露钢筋,然后封头即可。

5、结束语:

结构转换层是房屋建筑物中上下两部不同结构之间的连接纽带,作为上部结构的基础以及下部结构的封顶,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认真地研究各种施工技术方法,才能在真正进行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时,找到适合这项工程建筑中的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而提高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质量,顺利完成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陶、莫志荣.《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初探》.[J].广西工学院学报.2011.

[2] 李坚新.《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应用.2012(07)

[3] 张艳权.《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成都市蓉城建筑工程公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