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数学教学中巧用“悬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巧用“悬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求知识的欲望。笔者就教学实践中如何设置“悬念”作了论述。

关键词:设“疑” 巧“问” 示“错” 设“障” 求“变” 留“味”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说书时,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潮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突然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听众的胃口,引领听众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这种方法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称之为“悬念”设置。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下面,笔者就教学实践中如何设置“悬念”,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作简要介绍。

一、设“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例如,在讲“对数”之前,设计这样的问题:求下列各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数,并说出它们各是什么运算?已知①2 =N;已知②a =4;已知③2 =8;学生对①②易于回答,便对③是什么运算产生了“疑”,心理上产生了悬念,这是什么运算呢?学生迫切想知道这种运算。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例如,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后,设问:在等差数列{a }中a +a 与a +a 、a +a 的关系如何?与a +a 、a +a 呢?从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三、示“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

例如:已知x+2y=3,求x +y 的最小值。

x +y 的最小值为 。

怎么一个函数竟有两个最小值?学生们十分惊奇,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讲“对数”一章之前,可提出“给你一张厚度为0.01cm的薄纸,你知道要折多少次,顺着它的高度就可爬上珠穆朗玛峰(高为8848m)吗?”这一问题对没学过对数知识的学生来说既难又有趣。最后指出,只要对折27次即可。那么,答案怎么来的?学完对数方知,设置这个悬念后,学生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解此难题)。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4,-1),∠B、∠C的平分线方程分别是L :X-Y-1=0,L :X-1=0求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变一:将L 、L 改为对应边的中线呢?

变二:将L 、L 改为对应边的高呢?

变三:L 、L 分别为对应边的中线、高呢?

变四:L 、L 分别为对应边的中线、角平分线呢?

变五:L 、L 分别为对应边的角平分线、高呢?

……

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六、留“味”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体系,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在解不等式(X -3X+2)(X -2X-3)

总之,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必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对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功也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任勇等.中学数学教学艺术与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志忠.给课堂留颗悬念的种子.济南:山东教育科研,2005.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