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士林中的“仁义礼智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士林中的“仁义礼智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儒林外史》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对功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追求功名不同的道路上,我们可以窥见在当时特定历史时代下“仁义礼智信”在士林中的地位,并以此反观现今社会“仁义礼智信”的位置。

关键词:儒林外史 仁义礼智信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如是说。《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知识分子,或如鲁编修“如果有学问,为什么不中了去”,或如马纯上虽功名未遂亦高呼“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或如虞育德、杜少卿虽重视修养却不好八股时文而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问。人物个性不同,形态各异,从中可以窥探出士林中“仁义礼智信”的地位。

楔文一语道破世人心态,“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为求取功名费尽心思,不惜舍兄弟、弃妻儿,等到一朝坐上功名椅,回头发现,一切尽失。王冕求学,不为谋求一官半职,只为修行自身,奉事年迈老母,隐居会稽山,恬淡安然度一生。这种超脱于功名利禄之外的闲适心态,无异于陶潜,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深解其中味呢?杜少卿或许明白,钱财、官位是身外之物,二者皆可抛。他不重钱财,慷慨解囊,乐于助人,以致被怀有不良企图觊觎其钱财的季苇萧、娄家儿子所利用且毫不知情。他不愿受官位所累,毅然辞去知县之职,全身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亦不能否定他的纯真本性。携妻游山、结交名士皆其所好之事,却不为时人所理解。在他身上,仁义礼信都是正统,是他所看重的,所以他乐善好施、不慕名利、与友为善、与妻和美。此外,牛老因感念亲家卜老而卧病、灌园者闻琴落泪等处,都不同程度的展示了即使处于世风混沌的状态,依旧存在少数清醒之人,他们不追名逐利,洁身自好,寻求一方宁静安然之土,与世无争。或许,他们并不聪明,甚至被世人嘲笑称为“呆子”,但他们保持讲仁义、重礼节、守诚信的秉性,在这样的世道里安静地存活,不正是“智”的体现吗?

相比之下,那些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趋之若鹜的知识分子们则显得黯淡无光。他们亦追求仁义礼信,如“娄公子捐金赎朋友”(第九回)、“马纯上仗义疏财”(第十三回)、“敦友谊代兄受过”(第四十五回)、“真义气代友求名”(第五十回)等。名义上,他们对朋友、亲人百般呵护,实际上却各为自己打算。如严监生的妻子王氏命在旦夕,严监生与新娘赵氏反添一把火助王氏早日升天入道以获得其财产,夫妻之间、妻妾之间的关系让人不寒而栗。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王氏的兄弟王德、王仁积极参与其中,打着为妹妹好的旗号榨取钱财。表面上的仁义礼智信暗藏不为人知的阴谋,士林里“士”所坚持的信仰、蕴含的修养与情操让他们放弃了为人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这样的“知识分子”颠覆了我们心中知识分子温文尔雅、博学强志的形象,使士林中的“仁义礼智信”产生重大偏移,甚至可以说是缺失。吴敬梓运用讽刺手法描绘出形形的知识分子,正反结合,不同程度地让我们理解了仁义礼智信的含义。

孔孟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明的圭皋,也是我们一直追寻和向往的人格品质。《儒林外史》中士林阶层漠然视之,在功名利益的关系网中扮演谦谦君子、窈窕绅士的角色内心却污浊不堪。吴敬梓力图在这种矛盾中展现知识分子外表与内心的不统一,达到更深层次的讽刺效果。人物简短的话、不经意间的表情、细微的动作,足以让人窥见其对仁义的蔑视、对礼信的否定。

处于纷繁复杂的社会,身受各种环境的限制和干扰,我们会秉承自己一贯的行事原则并坚持下去吗?超凡脱俗的人会,他们信念坚定,不受外界打扰,杜少卿、贾宝玉就是最好的例证。,同为反抗,方法大相径庭:贾宝玉反叛传统,不为利益缠身;杜少卿结交士林,自己不涉足利益网。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儒林外史》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在社会大染缸里坚守品性、提升修养的课题。当今社会,人们心目中仁义礼智信的定位值得重新审视。

张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