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济学者纵谈中国经济后30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济学者纵谈中国经济后30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9月份在美国的华尔街雷曼及其它几家投行的相继破产,使得“经济危机”一词更直观地出现在公众的面前。有专家说,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可能会持续3到5年,也可能会超过10年,而中国,刚走过改革开放30年后,与世界经济多方面矛盾还在不断累积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众更关心:下一步,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何去何从?带着这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内四位著名经济学者

国际经济将进入相对困难、平稳的阶段

《中国中小企业》:当前国际经济整体形势如何?学界对此有何判断?

张孝德:目前推动全球经济的动力主要是美国、欧盟与中国等新兴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主要来自起始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和新经济的发展。目前作为世界经济主要推动力的美国因次贷危机陷入衰退中。欧盟的经济发展仍处在整合调整时期。目前最具有增长活力的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电子信息技术冲击力正在减弱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又遭受到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以及国际市场上石油、粮食以及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全球通胀压力情况下,世界经济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困难的时期。对于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势,有各种推测,有人认为全球经济将陷入滞涨阶段;也有人担心会引发类似上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饶育蕾: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成为大家的共识。

首先,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趋势还在延续。今年上半年,随着世界经济滞胀形势向纵深发展,美国经济继续维持弱势,欧盟和日本经济趋向减弱,一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增长0.9%、2.2%和1%,均为近年来的较低水平。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已出现高位回落,整体新兴经济体增长也呈回落走势,减弱了对发达经济增加出口的支撑,更加弱化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这就预示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进一步全面恶化的可能。

李明旭:总的来说,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其中包括英国、欧元区、日本在内的经济体甚至有衰退的风险。

具体来说,美国经济的糟糕状况早已为世人所知,住房价格的持续下跌、信贷紧缩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很可能已令美国处于一个较为长期的经济低迷之中。虽然美国二季度GDP实现了同比增长3.3%,但这主要归功于美国实行的一次性财政刺激政策。8月份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84000人,当月失业率飙升0.4个百分点,至6.1%,创下2003年9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楼市方面,新屋开工数量、销售量、房屋价格都处于下跌过程之中,空置房屋数量不断提高,这意味着美国楼市仍没有跌到底。

面对美国经济疲软的压力,数月来,一直表现得很有弹性的全球其他经济体也明显放缓。第二季度欧元区GDP收缩了0.2%,这是自1992~1993年欧洲整体经济衰退以来,欧元区15国整体GDP首次出现萎缩。在欧洲之外,日本第二季度GDP环比下降0.6%,这是日本经济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在我国出口中表现抢眼的新兴经济体目前也遇到了很大麻烦。

速度减缓并不代表整体趋势恶化

《中国中小企业》:中国经济现阶段的发展速度放缓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张孝德:目前反应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所有数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这表明了:市场调节正在从正反馈向负反馈机制转变,市场调节开始出现理性回归。

从经济增长周期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三个增长周期。第一个周期是1978年到1988年,第二个增长周期是从1989年至2001年,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进入第三个增长周期。

2002年以来,第三轮经济增长动力来自以房地产、汽车、城市化拉动的重化工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出口的发展。

经过自2002年以来连续7年的高增长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投资高峰已过,产业投资经过量的扩张阶段后,将会进入新一轮增长进行预热的产业深化的结构调整时期。

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房地产、重化工尚未完全释放完,因而中国经济将会进入8%~9%左右的合理增长期,是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开始。

饶育蕾:从经济总量而言,目前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几方面均有下滑的趋势。其中在今年的灾害和奥运等特殊事件上,已经过度集中有限的经济资源,在下半年可能很难有一个上升的空间。

从产业发展而言,当前第一二产业均受能源、原材料、技术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短期复苏。同时,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所以,旅游、文化、金融服务等多行业的振兴与发展直接决定了现阶段的发展速度。在此,对于股市后期走势的预期也相当重要。这是经济学中影响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从经济波动周期性规律而言,中国已经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世界经济中堪称奇迹,但也积累了很多的隐患,需要一个调整时期。所以现在上升趋势放缓也实属正常,并且是很好的一个缓冲期,可以及时改善整体走势。

李明旭:现阶段发展速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外部经济状况,也就是外需因素,这会通过影响出口领域,从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另外一个是政府政策的影响。

现在,欧美经济衰退的阴影越来越浓,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也十分明确。

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驾拉动经济成长的马车中,一个明显的转变可能会发生在消费领域。源于高通胀使得老百姓被动增加消费,上半年消费增长的成果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6个百分点,刨除通胀后的实质增速也在加快。但这种加速趋势很可能在今后中止甚至逆转。原因之一在于今后的通胀将呈下行趋势,那么所谓的民众“被动性消费”将会减少;另外,今年以来老百姓的真实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高通胀以及楼市、股市低迷所导致的财富下降的双重“侵蚀”下,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仅有6.3%,相比之下,2007年的增长率为12.2%。收入增长的明显下降意味着以后老百姓在消费方面将会更加审慎,近期国内汽车、航空等领域消费下滑可能就是这方面的迹象。

比消费面临更严峻挑战的是出口领域。前面提到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型经济体大幅下滑的事实,这会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外部需求的放缓可能会更加明显地反映在出口增速上;而出口增速是以美元计价,实际的出口货物量增长很可能已经在个位数。

乐观一些的只有投资领域,但这是基于财政状况和政府在此领域控制资源的能力而言。数据显示,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4%。但如果刨除同期固投价格同比上涨约有10%,实质的投资增速只有17%左右。在此后,随着政府财政支出力度的增加和灾后重建的展开,投资增速可望维持在一个可观的水平上。

在消费、投资、净出口同时面临困境之时,我们应该对今后经济增长减速的风险做好充分准备。但即使经济增速真的掉到了10%以下,在我们看来,这也仅是本已热得发烫的经济体的正常回调,无需大惊小怪。真正使我们感到“痛心”的是,经济下滑将显示出国内多年倡导的经济转型仍然停留在口头上――经济调整之时只见消费的萎缩以及政府投资的独立支撑,转型的停滞意味着经济周期的频率在加大、波幅在加深,调整的成本也在提高。

孙明春:我们的预期低于市场共识:2008年GDP增长将从2007年的11.9%放缓到9.5%,2009年增长率降至8.0%。即便中国政府改变紧缩政策导向,也不太可能扭转经济下行的趋势。

其实在奥运会之前,中国的GDP增长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从2007年第二季度的年同比12.6%降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10.1%。

经济减速主要是因为出口和投资所致。出口增速从去年7月的28.5%一直放缓到今年6月只有5.9%,而且仍在继续下行。我们估计净出口对2007年名义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个百分点,而到2008年会变为-1个百分点。第二季度的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下跌到近5年最低。

同时收入增长也已经放缓,CPI飙升更导致实际工资增长的回落幅度更大,这会降低下半年的家庭消费能力。

奥运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中国中小企业》:奥运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我国能否避免“后奥运效应”,为什么?

张孝德:认识奥运会后经济表现的前提,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与奥运会主办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

由于奥运会所形成的经济效应相对于中国经济体量而言,所占比例很小,应该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不大。

但是奥运经济对中国的间接影响或长期效应,还是有的,如奥运经济是对中国品牌向全世界最好的营销和宣传,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旅游产业、中国产品走向世界,以及世界对中国发展认可度,都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由于奥运对中国经济直接影响很弱,奥运会后的“低谷效应”,对于经济总量比较小的国家会大,对北京的经济会有效应,但对中国的整体经济,不存在奥运会后的“低谷效应”。蒙特利尔和悉尼为举办奥运会动用了全国GDP的五分之一,因此“后奥运滑坡效应”比较明显,但北京奥运会投资占全中国总投资的比例不超过1%,因此“低谷效应”几乎不存在,而中国经济将会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

饶育蕾:奥运对中国这样一个大的经济体来说,其刺激经济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中国现在一年的GDP总额超过20万亿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万亿元,而为主办奥运所投入的资金约3000亿元,并且分成几年投资,无论是占GDP比重,还是占固定资产投资均不到1%。因此,奥运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小。

中国经济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趋势,奥运所带来的影响是很小的。自从上世纪末走出经济紧缩之后,这几年的经济增长一直是高速且“偏热”,以数字、信息技术代表的科技浪潮和新兴产业转移所蕴藏的能量已经逐渐释放完毕,经济高增长基本上靠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来维持,背后所掩盖的深层次结构性、制度性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放缓并非后奥运经济导致的,而是长期积累的制度问题,特别是尚未触及的政治制度与业已深化改革的现代产权制度之间的矛盾的一种诉求,即我国经济需要在“低迷”和“自省”的状态下进行深入的结构性调整。事实上,中国经济在奥运会后增速放缓是一种必然趋势,如果没有奥运会,同样也会发生这样的调整,甚至提前发生。

奥运会的召开,首先通过奥运设施的投资,带动了国内投资的增长,同时,奥运营销效应和号召能力,对于带动国内外的消费有很重要的作用。

奥运会的举办虽然历史意义重大,但是对于中国庞大的经济总量来说影响十分有限,也就是说这种冲击是暂时性的,而不能是结构性的或者永久性的,基本上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了增速放缓,并不是奥运会结束所导致的。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威胁了我国制造业的出口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热钱说导致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而长年累积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所导致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对投资采取了保守态度;而社保制度的不完善和消费习惯的保守性,国内需求的大幅增加却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的。

李明旭:对于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安邦曾经有过分析,它主要表现为中国经济运行的局部“冻结”――部分范围地关停工业企业、一定规模的物流和交通受阻、部分服务业活动受到限制等,这些系统性因素影响到中国在奥运会期间的正常经济活动。比如,奥运会期间民众多在家里看电视,这意味着消费数额可能将受到影响;奥运会期间政府为保证安全,对签证发放进行了限制,这会对国内的旅游、酒店等服务业产生影响;奥运期间为保证北京附近空气质量,政府关停了北京附近一些高耗能行业的产能,这又会对国内的工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总而言之,在奥运期间(主要是8、9月份),工业生产和消费的数据可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然而,即使考虑这些因素,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并不大,只是对中国经济运行的一次“扰动”(既有正面也有负面)。

孙春明:奥运会对经济活动造成了一些干扰,比如北京、天津和河北的部分重污染企业暂时停工两个月,政府也出台暂行规定减少上路的机动车数量;另外部分邻近省份轮流停电保证奥运会期间北京的供电;政府还调整了签证政策,外国人包括商务旅行者来中国的难度加大了。

不过我认为,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庞大,奥运会并没有多大影响。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分别仅占中国GDP和总工业产值的11%和10%。三个省一共只有几百家工厂被下令停工,而当地的工业企业总数超过2.3万家,全国更超过30万家。相信其他省份可以轻易地填补这些企业停工留下的空缺。从全国来看,生产遭受的损失总量应该不大。

奥运会后的疲软也跟奥运没有多大关系,主要还是由于经济增长出现根本性的下行趋势。

股市、楼市低迷属于正常回调

《中国中小企业》:大家都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奥运期间中国股市不升反跌。有人认为,奥运概念股在奥运前因受追捧已形成估值过高的泡沫,而泡沫在奥运后消失将导致经济的衰退,由此认为奥运是中国经济的“分水岭”,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张孝德:前面说了,奥运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度不大。奥运期间中国股市的不升反跌主要是受国家宏观经济面的影响,加之上面提到过的奥运对经济的负效应。当然,这与此前人们对奥运概念的预期与炒作有关。

饶育蕾:中国股市调整与奥运会没有太大关联,奥运期间股市下跌主要是受中国经济基本面和证券市场的影响。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减速、美国次级债和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增速放缓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国家统计局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从证券市场来看,从2005年6月的998点上涨到2007年10月的6124点,在两年多时间内涨幅达到6倍,许多公司股票价格估值过高,市场已存在较大的泡沫,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来挤压泡沫。同时,大小非减持给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大小非解禁后,原来总股本中约70%的国家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变成流通股,根据WIND数据统计,2008年8月份有约226亿股的解禁股份,按照月初的股价计算,其市值超过2000亿元。由于大小非的成本极低,数量巨大,在短期内上市将会对市场资金和投资者心理产生较大压力,成为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

李明旭:所谓股市的奥运效应,本来就是虚幻的,股市的走势可能最重要的还要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和投资者的心态问题。经济的基本面,可以看到经济增速下滑,尤其是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和上市公司利润增长速度的大幅下降,这些都会在股市上反映出来。而投资者的心态目前则更是糟糕,这既与国际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有关,今年以来熊市的心态也不会单单因为奥运会举办就会改变,也有对管理层救市措施的失望。总体来说,奥运期间中国股市涨跌与此次奥运会的关系并不是非常大。

当然,这也与市场对大小非减持等股市的制度性改变的担忧有关。

因而,奥运会是“分水岭”的提法并不是准确的。

《中国中小企业》:有人认为,奥运过后,本已虚高的楼市由于没有奥运概念可炒将会大跌。并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您如何看待?

张孝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以它自身的规律发展,要说奥运对楼市的影响,可以说在北京有一定的影响,譬如,奥运场馆周边的的房价有波动。但购房者是理性的,而不是奥运经济的驱动。

饶育蕾:应该说,奥运会所带来的楼市虚高只是一个牵强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炒作。楼市的上升,一方面是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实际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投机炒作是导致价格上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下行风险加上本已虚高的楼价,房价下跌就成为了必然。

在真实需求方面,由于我国楼价和居民收入之间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鸿沟(有些大城市,居民平均收入可能要60年不吃喝才能买得起楼房),所以,楼市价格的表现应该说已经脱离了国民的实际需求;而在投机炒作方面,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人们对于楼价后市发展悲观,价格预期向下,自然炒作意愿下降;而前几年火爆市场所带来的供给并没有消耗完。三方面的重合,楼市下降成为了必然。

房地产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所以楼市下滑必然导致房地产行业的萎缩,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李明旭:同理,楼市的回调也大概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主要是当时政府开始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了紧缩的调控政策。奥运概念的影响很小,其影响可能只会集中在奥运会的几个举办城市。

楼价下跌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如使开发商经营恶化,从而威胁到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给金融机构带来危险;按揭贷款的危险会小些,但在局部城市(如深圳)的影响可能会比较集中。楼价下跌会影响房地产投资,进而对钢铁、建筑等相关行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工业生产和投资等数据。当然,只有房价下跌的幅度非常大时,其对经济的影响才会比较严重。

孙明春:关于奥运概念过去究竟对楼市有多大影响,我很难作出评估。其实,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是房价上涨太快,超出了绝大多数居民的购买能力。如果房价能下调20%左右,而居民名义收入又高速增长,那么两三年后许多居民就可以买得起房了。中国存在巨大的潜在住房需求,一旦房价回落到居民可承受的水平,其购买量会大幅度上升。

我们预计中国房地产市场也许会经历一次两年左右的“浅调”,全国平均价格下调20%左右,但不会出现类似于日本或香港房地产市场90年生的50%以上的深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