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都市武侯区小学生气排球运动参与动机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都市武侯区小学生气排球运动参与动机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10-040-02

摘 要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的体育运动,是现代排球的继承与发展。近年来在小学学校得到了火热的开展,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学校的重视。怎样才能吸引更多小学生参与到气排球运动中来,促使他们热爱气排球,积极良好的参与动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为了了解小学生对气排球的认识并且获得影响他们开始参与的动机特点,以成都市武侯区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拟为引导学生进行气排球课程学习和日常锻炼、推动成都市小学生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和气排球教授者进行教学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成都 小学生 气排球 运动参与动机

一、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一)研究对象:成都市小学生。

调查对象:武侯区小学在校从事气排球运动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对文献资料法的运用,主要是借助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电子期刊网络平台进行文献检索

2.数理统计法:根据本研宄需要,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并采用SPSS16.0计算机统计软件统进行统计分析。

3.问卷调查法:对参加2015年成都市第十二届小学生气排球比赛的机投小学、红砖西路小学、玉林小学、马家河小学四所小学发放问卷502份,回收485份,无效问卷为10份,有效问卷为475份。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成都市小学生气排球运动参与动机各因素的反应结果(表1)

成都市小学生参与气排球动机大小的顺序依次为:娱乐刺激(F3)>气排球特质(F7)>表现自我(F1)>友谊发展(F4)>技能发展(F6)>健康发展(F5)>解压放松(F2)。通过小学生参与气排球动机各因素的强度大小分析,有助于对于他们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对于他们喜爱的方面要结合相应的练习,合理的制定教学大纲和安排教学内容,使得他们的气排球参与动机得到加强与提高。

(二)成都市不同性别小学生气排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表2)

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参与气排球运动上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而言男生气排球运动参与动机高于女生。小学女生在“表现自我”“健康发展”和“技能发展”的三个动机因素要弱于小学男生,“友谊发展”较小学男生而言动机强度较强。小学女生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再加之父母对于音乐、舞蹈的的重视而忽略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所以小学女生对气排球认识和自身的健康状况认识较低,因此为培养小学女生的气排球运动参与动机,可通过教师传讲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教授气排球课,以此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参与兴趣。小学男生在“友谊发展”因素上要弱于小学女生。因此为培养该因素的参与动机,可以通过教师讲授气排球的团队意识来得到增强。总之在不同性别的学生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加以正确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气排球运动参与动机并使之以保持。

成都市不同性别小学生解压放松、娱乐刺激、气排球特质三个动机因素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无论男女对气排球的喜爱度都较高。

(三)成都市不同学段小学生气排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表3)

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在参与气排球运动动机上有六个方面的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中段学生在“表现自我”和“健康发展”这两个动机因素要强于高段学生,其它四个动机较高段而言动机强度较弱。中段学生在此年龄段有着精力不集中和好动的特点,对气排球认识和自身思考能力较低,因此为培养中段学生的参与动机,可通过培养他们对于打气排球的理想以及通过观看高年级的气排球比赛增强他们对于气排球的感官认识。高段学生在“技能发展”“友谊发展”“解压放松”和“气排球特质”这四个动机因素方面强度高于中段学生,在“表现自我”和“健康发展”的两个动机因素上要弱于中段学生。通过对高段学生加强这四个动机因素方面的学习,能更好的促进高段学生的气排球参与动机。

成都市不同学段小学生运动参与动机的七个因素里只有娱乐刺激因素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气排球带给他们的快乐是一样的。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成都市小学生在参与气排球运动各因素强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娱乐刺激>气排球特质>表现自我>友谊发展>技能发展>健康发展>解压放松。

2.在不同性别上男生的气排球运动参与动机高于女生。

3.在不同学段上高段学生的气排球参与动机高于中段学生。

(二)建议

1.根据学生参与动机的强弱,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2.重视男女差异,提高气排球参与动机。

3.调整教学条件与手段,增强气排球运动参与动机。

参考文献:

[1] 王伟.西安市雁塔区小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6.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