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历久弥新的职业:手工灯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历久弥新的职业:手工灯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了解,目前手工灯笼的市场需求量很大,每年往往没到传统佳节以前,手工艺人们数月来制作的灯笼就会被预订一空。零售价在10元到20元左右的灯笼,熟练的艺人每天可以制作上百只,中秋节、元宵节之前,通常能够赶制出万余只灯笼,这样计算下来,年收入也相当可观。由此可见,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完全可以将手工灯笼艺人作为一份稳定的职业,并以此将中国民间手艺和文化知识更好、更系统地传承下去。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会挂起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随着科技的发展,灯笼早已从一种照明的工具发展成具有象征意义的工艺品。这就对灯笼的制作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彩灯制作已不仅是一种专业技术技能,更成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样的背景下,灯彩艺人的职业现状如何?他们又有哪些传奇的职业经历?深冬的一天,记者踏着未融化的积雪,来到了位于京郊房山区张明亮老先生的家中,专访了这位相伴烛光灯影七十载、被誉为“灯笼张”的灯笼手艺人。

古稀老人的灯笼之缘

灯笼张,原名张连友,七岁时向清末从宫里出来的内务府造办处的太监学习灯笼制作。张明亮这个名字是师傅给起的,这个名字令他与烛光灯影相伴,与灯笼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提到“灯笼”二字,年近杖朝之年的张老先生神采奕奕,侃侃而谈。忆起儿时学做灯笼的情景,张老先生说,他学做灯笼是个机遇。“我家过去住朝阳门城墙根,同住一个院子里的,有个董爷爷,他是在清朝没了以后从宫里出来的,过去是内务府造办处的太监,专门做灯笼这玩意儿。我的母亲是个善良的人,看着董爷爷那时候孤苦伶仃很可怜,就经常叫我帮他干些家务活。我就常跑到街上,帮他卖一些他亲手做的灯笼,用卖灯笼的钱帮他换些勉强够糊口的粮食。后来家里人认识到做灯笼也是一门手艺,至少可以糊口,就让我跟着董爷爷学手艺。那时我才六七岁,小孩的天性就是喜欢玩耍,一听到小朋友们叫我的小名,我马上放下手中正在做的灯笼,跟着他们跑出去玩。”

张老先生说,年幼时因为贪玩,没少挨家里人的打骂。在董爷爷和家里人的严格要求下,他慢慢地学到了手艺,做出来的灯笼得到了街坊邻居的夸奖。“说句心里话,当时做灯笼,并非是出于对灯笼的真心喜爱,而是喜欢上了别人对我的称赞与夸奖。”

在张老先生十几岁时,董爷爷去世了。逝者为重,授业恩师的辞世让张老先生对董爷爷当初传授的这门手艺倍加珍视。张爷爷说自打那时起,他从心里真正爱上了灯笼这东西。“记得十五年前,我蹬着三轮车到复兴商业城门口卖灯笼。有一天晚上收工回家,骑车骑到金融街十字路口,停下车等红灯时,我被跟在我后面一路跑来的长安商场的经理叫住了。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从长安商场门口一直追到这里,才把您追上,就是想买您做的走马灯。知道这是老玩艺,送给我父亲他肯定会高兴。第二天,他见到我便说,我家老爷子一见到您做的这个灯就落泪了。在他父亲小时候,过年时曾经得到过一个走马灯,还没有玩,就被点燃的蜡烛给烧了。长大后再想买走马灯,一直就没有买到。”这件事让张老爷子感触很深,他说,做灯笼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自己更要下决心将灯笼做下去,所以这门手艺一直没有丢,一做就是七十年。从最初的规则灯笼,到后来只要人们点得出来名的,不管是宫灯、鱼灯、猴灯、象灯还是白菜灯,只要是立体的形象,他就能做得出来。

做灯笼亦有行业规范

经过历代灯笼艺人的继承和发展,民间的灯笼制作形成了品种多样、丰富多彩、工艺精细的制作风格,灯笼张的灯笼还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张老先生家中的屋顶钢架子上,挂满了各种形状各异、色彩艳丽、画工细腻的彩灯。“扇子”“金鱼”“莲花”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见记者对这些灯笼着迷,张老先生马上介绍起来:“这些便是老百姓俗称的彩灯,因其各异的形状和艳丽的色彩而得名。而我们做灯笼的人称其为灯彩。”张老先生告诉我们,彩含挂彩、奖励之意。灯彩上的图案,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历史故事,像成套的三国人物;另一种为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比如二十四孝;再有一种便是充满喜庆气氛的图案,像娃娃戏。过去,每年正月十五在街面上的店铺都挂着这种灯笼,上面系有各种谜语,这种活动叫“大谢客”,答对灯谜者有奖。

现在张老先生做的灯笼大体可分为四种。第一种为宫灯,有木制龙凤灯笼和大红灯笼。第二种是富有喜庆含义的各种灯彩。第三种就是民俗灯笼了,像十二生肖灯笼、白菜灯、萝卜灯、狮子灯……这些灯的造型均来自于百姓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第四种便是走马灯。兴致正浓的张老先生拿出自制的走马灯。点上灯笼里的蜡烛,走马灯就顺时针旋转起来。在烛光的照射下,从灯笼正面刻出的圆孔中可以看到身着不同服饰的人形影子,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行业,被烛光映照在灯笼的两个侧面,很像中国传统的皮影戏。张老先生说:“这种走马灯一般是按串卖,一共是三百六十行,象征着大运周转、走马上任、升官发财、企盼来年过好日子。”

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之规,制作灯笼也如此。不论制作什么形状的灯笼,都有内在的比例规定:做菱形灯笼的规矩是逢五斜七非斜七,这说的是灯笼制作的比例和规格。“小时候开始做灯笼时,对这句话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后来长大了,知道这条规矩源于勾股定理。”张老先生说。做圆灯笼的规矩是逢三尺进一寸;做不规则灯笼的规矩是横三竖五,行七做五,动八半。这是以人的头为基准,作为灯笼的制作依据。除了这些看似固定的规则外,做灯笼还有一些灵活的要求,那就是要“做活”,仅仅两个字便诠释出灯笼制作的魂。张老先生做的灯笼透着灵性,把灯笼真正地做活了。

传统灯彩行业人才奇缺

目前彩灯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技术培训,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手工制作灯笼的艺人数量急剧下降,传统工艺几近失传。同时,现代工艺制作的灯笼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手工灯笼,这就造成了行业人才奇缺的局面。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民间工艺难免受到现代制作工艺的冲击。但是,工厂的批量生产并不能完全取代民间艺人的制作。现代工艺制作的灯笼大多适合机关单位、工厂、学校等大型庆典活动,而如果要在家庭传递喜庆吉祥之意,还是要传统手工制作的灯笼才正宗。张老先生说:“灯笼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前些日子,我应邀前往瑞士大使馆,为34个国家的大使及夫人讲授中国的灯笼知识及历史渊源。听后,他们都竖起大拇指说‘No.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与各国间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倍受外国人的青睐。为了把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张老先生制作了一本有全套红梦楼人物图的彩色印刷版灯谱,他希望按照这些灯谱做出几套实样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即将失传的手艺。

为了传承这个手艺,张老先生收的徒弟可不少。最近这几年响应国家送艺下乡的号召,他到怀柔、平谷等北京郊区的灯笼生产工厂里传授手艺。一方面是为当地人传授技能,给更多的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人们通过掌握的这个技能,为农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在北京市用的灯笼都来自于北京京郊的各个灯笼生产工厂。在怀柔,制作灯笼的工厂由原来的一个红庙村发展到现在的八、九个村,有望成为镇的规模。而在本地,房山地区第一届学习制作灯笼的学员中,就有一百多人来学这门手艺。虽然现在向张老先生学习做灯笼的人不少,甚至会做灯笼的人也不少,但是张老先生说,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要把灯笼做精,做细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毕竟做灯笼是个细致活,细才是灯笼的灵魂所在。

将做好的灯笼完好无损地长期保存也是一个问题。张老先生说:“过去大多数的灯笼是纸做的,不易长期保存。绫子做的灯笼也就保存4年;绢做的灯笼最多也就保存6年;木条质地的灯笼,不过存留十年的时间。”按照那些灯谱做出的实物,在世上保存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手工艺人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定会越来越少。因此,张老爷子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办个民俗学院,把这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