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只露冰山一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只露冰山一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许多城市雕塑以部分“隐藏”在公共空间中的独特的方式,用不完整的形体,表现出了远大于雕塑本身的意义与空间。文章从概念出发。浅要的分析了艺术家使用这种手段来进行创作的目的,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对公共空间产生的效果和对观者产生的心理空间影响。

关键词:城市雕塑 形态 隐藏 公共空间

一、城市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

1.1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一般是在城市功能区内塑造的雕塑作品。城市雕塑自身构成要素包括:成像内容、形体特征、光影色彩、材质肌理、场所空间。城市雕塑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其成像内容都会对所处的空间环境产生作用。城市雕塑强调雕塑主体与城市环境背景的有机融合,因此,城市雕塑必须体现城市环境的艺术内涵。黑格尔说过:“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他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及地方部位。”作为放置在城市特定的环境中,设计具有相对的不可置换性的艺术品,必须要考虑雕塑放置的具体环境空间中的各种因素。不讲究城市整体环境审美效应的城市雕塑是不成功的。

1.2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环境是公共空间的载体,它给人,雕塑,提供空间,以居住,以安放。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从根本上说,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大众的满意度。

城市空间构成与区域划分日渐丰富、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环境特征,如步行街、文化广场、居住社区、高速公路等,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小区域,置于其中的城市雕塑与周边环境呈现各种联系,它们的空间环境独具个性、人文气息浓厚,常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在陶冶大众情操、昭示和传扬城市风采中,这样的城市雕塑的以特有的气质发挥作用,并以其自身的造型、色彩、质地、肌理丰富着城市的环境,以体量、位置的变化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隐藏”于公共空间的城市雕塑正是艺术家充分考虑了城市公共空间内的体验,创造出的满足了人们对于城市审美需求的作品。就像将植物的根埋进土壤里,它才能与大地融为一体、开花结果。

二、城市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隐藏”

以洛杉矶为例,大量的城市雕塑以人物局部为创作内容,将不同大小,不同截面的不完整的雕塑放置于城市之中,有的置于地面,有的置于墙面。如恩斯特一杨大厦楼下的《企业的头》城市雕塑作品:一个完全和真人等大、躬身的公司职员形象,头部没有做出来而是直接做成了一个和墙面平行的整齐切面,将雕塑置于大楼的墙边,雕塑头部好像完全穿透了公司大楼的墙体。这样的一些放置都会产生惊人的怪诞效果。

在这类的城雕作品中,雕塑体量的大小也很重要。独立的超大型作品可以占据很大的空间并激活雕塑周遭空间,将作品不设基座直接装置在地面上也能够增加与环境的亲近感。而这类将自己“隐藏”起来的雕塑作品,不单是没有基座,甚至连雕塑本身都舍奔了一部分而直接安置在城市环境中。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方面占据与激活了周遭大量空间,同时也不会因为全部形体完整的展示而显得过于庞大压抑,“隐藏”雕塑的部分于平面之下,使人容易亲近。如著名当代新写实主义雕塑家恺撒创作的著名雕塑《大拇指》。

三、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融合”的目的

雕塑在城市中仅仅占有着很小的空间,但是,如果仅仅是实际意义上的占有空间,那就与城市的人本意义拉开了距离。在城市中把雕塑孤立了。而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的有机结合体,应该充分的将雕塑与城市融合,使其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部分的雕塑“融合”到建筑或者广场环境去。

城市空间中,从构成要素的角度来看,雕塑与建筑、树木、装饰物相同,是构成城市的一种要素。其中,雕塑与其它要素不同的是没有特定的功能,而是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审美价值,在公共空间中反而会引人关注。如奥利佛,沃斯的作品《洗浴的美女》,该雕塑整体由钢筋和塑胶泡沫制成。雕塑本身只制作了这位洗浴美女的头部和两个膝盖的局部,被放置于德国阿尔斯特湖,这位金发美女仅有头和膝盖部分在湖面上,仿佛整个阿尔斯特湖变成了大浴缸,给人无限遐想。使原本平凡无奇的湖面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更有不少游客愿意乘船近距离一观。并使该雕塑的出资方博姿集团获得了可观的广告效果。这个例子充分的说明复杂的城市公共空间大多没有焦点,所以会形成比较散乱的空间,但是雕塑会成为连接各种要素的母体。而且雕塑的纯粹性使她具有更为强烈的作用。

雕塑的布置、显露出来的部分是实,而“隐藏”在城市环境内的部分是虚,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去,动而愈出。”虚的部分给城市带来的力量反而更是强大。地面,墙壁,天花板,这些坚硬无比的材料顿时全都成了可以深入其中的一个柔性空间,露出来的部分是可见的,生动的,更暗示着“平面”以下那些不可见的部分,可以是雕塑所在的任何平面,放置在平面上,似乎也将本来实在无误的平面让人怀疑起它的存在性了,潜意识里会问自己:为何它会从这个平面中冒出来。藏,是半藏于平面之下,使本为实在的平面产生了向另外一个空间扩展的可能。所以,雕塑本身只是一个引子,引导着观者想象平面以下的空间,犹如国画当中的“一角”“半边”,不交代全部的内容,却又明确的给出一个符号,能说的,到此处为止。其余的只能意会了。

中国的哲学观里有关于“虚”与“实”的说法。老庄的美学观认为没有虚空的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也就没有活跃的生命。在城市雕塑中,为了使雕塑与环境产生“融合”的效果,有的雕塑家会将雕塑进行切割或者是在创意阶段就进行局部的制作,使雕塑在安装到公共空间时只有某些局部被显露出来,而与公共空间相接的部分被处理的非常平整,以达到置于公共空间时部分雕塑与平面完全“融合”的效果,并给观者造成雕塑的部分被“隐藏”于公共空间以外的错觉,如《伦敦游泳巨人》。

四、城市雕塑局部“隐藏”所产生的的心理影响

雕塑的占有空间,城市空间以及环境空间,当作用于心理空间时,也是相互流动的,并不因为形体界面的分割而将空间自身的渗透性消失掉,而是使这种流动性有了更明确的知觉意义。雕塑空间形象的流动性不仅仅体现在客体的空间造型“隐藏”和变化之中,同时也体现在审美主体的心理变化之中。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以及不同的时间去看同一件雕塑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心理空间具有多义性、漂浮性、模糊性和创造性。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对于同一作品,人人、处处、时时皆会创造相应的心理空间。雕塑在公共空间内“隐藏”的部分,更是使心理的多义性、漂浮性、模糊性和创造性得以无限的扩展,使观者获得更加强烈与持久的震撼。

城市雕塑在公共空间内的“隐藏”并不是为了真的隐藏雕塑的体积,而是通过“隐藏”这一手法,将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引子,将公共空间通过人的心理空间的创造性,将有限空间内的城市雕塑的活力与张力得到极大的延展。使城市公共空间拥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审美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