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命意义的建构――儿童道德教育的根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命意义的建构――儿童道德教育的根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性的觉醒和教育的回归,要求道德教育应是一种“成人”的教育。[1]“成人”强调儿童不但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自然物”,还是一个社会化的“社会物”。人的自然性强调人需要一定的物质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人的社会性则强调人应寻求其存在的意义及价值。因此,儿童的道德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让儿童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让儿童在“此岸”世界中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一、儿童道德教育的本末倒置

道德教育是一个包括知、情、意、行的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里,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不可或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日益完善是道德教育之本,而具体的道德规范的掌握只是道德教育之末。”[2] 这从根本上回答了“儿童道德教育将把儿童引向何处?”这样一个道德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纵观中国的儿童道德教育,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儿童对道德规范的掌握和应用。道德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培养遵守社会规范,按社会规范行事的“道德人”,这种道德教育的唯一目的性,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异化,使得道德教育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内化为人生命的一部分,导致了人们对生命的忽视和不尊重。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儿童自杀、他杀事件,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儿童对于“自我”和“他人”生命的漠视,也警醒着人们,儿童道德教育应强调儿童对其生命意义的建构,因为一个不懂得尊重生命、不能体会到生命意义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儿童道德教育的根基追寻

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的时代。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欲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变得异常匮乏。进入21世纪,人们在反思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意识到物质需求只是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的一种生理需求。人还有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前提是人必须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让人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是道德教育本然之意。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道德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地位,道德教育更多的是体现为统治阶级的法律规范,道德教育根本的目的就是灌输封建伦理。社会的解体,西方平等、自由观念的输入,“个人主义”开始盛行,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群体转移到了个体,“个人利益至上”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道德开始被人们从“自我”的角度进行阐释。科技的进步,让人类成为了自然的“主宰”,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伴随着的却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极度贫乏,物质欲望的过度膨胀,导致了一系列反道德行为的出现,“功利主义”的思想无孔不入,以至蔓延到了儿童道德教育领域。[3] 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本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普通品德,在现在社会却成为了极其罕见的美德。当大众媒体花费大量的篇幅对人们普通品德进行赞扬的时候,我们是否曾反思,这样的报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有道德”的人在这个社会是何其的稀少。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祖国未来的儿童,对其进行适宜的道德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三、儿童道德教育的根本――生命意义的建构

人生存在世上,强调的是生活,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是为了追寻生命的意义,为了自我的不断完善。[4] 儿童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儿童成为社会人的教育,应注重其生命意义的建构。

1.回归自然,体悟生命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认为生命存在的秘密是万物归根:“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他的人生哲学中强调“复归于婴儿”,即回归人自身的自然。这与他的“道法自然”的“无为”哲学是一致的。为了回归人自身的自然,老子主张自然而然,在自然而然中体现自然自身的秩序。[5] 因此,道家曾告诫人们,“人的真正幸福或快乐在于与自然的相和”。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应具有“万物与我唯一”的宽阔胸怀和广远视野。[6]

与道家具有相似自然观的法国哲学家卢梭在其代表作《 爱弥儿 》第一卷中谈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扰乱一切,毁坏一切东西的本来面目……”因此,儿童道德教育应该“回归自然”。“回归自然”一方面要求儿童道德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 学记 》有云:“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为孙。”因此,道德教育应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正所谓“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语)。另一方面强调让儿童更多的接触自然界。教育“本来应该让小孩子看蓝天、白云、沟渠、星星、月亮……本该与大自然接触,与大自然交流,在大自然中感动和接受陶冶”。[7] 而现代教育“分数至上”的观念,使得儿童远离了自然界,“五谷不分”的儿童比比皆是,除了学习,儿童的一切都有外人加以包办,导致了一大批“有知识,无道德”的人的产生。面对日益严重的道德危机,儿童道德教育应回归自然,让儿童在自然中体会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的魅力,倾听生命的音符,理解生命的渺小与伟大,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2.体验生活,热爱生命

人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生活,人是在生活中追寻生命的意义,完善自身的建构的。不同的阶段人面对着不同的生活,人在其中的体验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生活具有历史性,是随着时间、空间、地点、人物等不断改变的。虽然人的生活受到外在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等的影响,但是人的生活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的构建。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构建自己理想的生活,这就体现了生活的差异性。人总是有一种追求“完满”的倾向,在这种倾向的促使下,人不断地完成生活的建构,促进主体内在精神的完善。[8]

《 周易・条辞传 》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正是有了生命的存在,才得以生生不息,人类才能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命的意义源于生活的体验。儿童道德教育应以尊重儿童的生活为前提。因此,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取材于儿童的实际生活,同时应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例如,为了让儿童学会帮助他人,可以让儿童在生活中分担家务劳动等。

3.树立信仰,敬畏生命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相信,只有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人类才能够获得幸福。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推动下,整个社会将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积累作为了唯一的目的,人们唯一信仰的就是物质财富。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反道德”“不道德”现象的频繁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不可否认物质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将其极端化为人类追求的唯一目的时,人就丧失了“为人”的根本。[9]

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目的,而信仰是支撑道德生活的基石,信仰是人们进行道德选择的依据,是人们从事道德行为的动力,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的道德实践,塑造着人们的道德人格。

一个人的信仰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等的影响,因此,人类的信仰具有差异性。从道德的角度来看,任何“合道德”的信仰都是尊重生命的。正是由于缺乏信仰,缺少对生命的敬畏,才导致了一系列自杀、他杀事件的发生。《 法苑珠林 》卷九四提到:“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无希望的民族。因此,“树立信仰,敬畏生命”应是儿童道德教育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贵州 遵义,563000)

参考文献:

[1]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

[2]吕耀怀.道德单元[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9]鲁洁.道德危机:一个现代化的悖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4]鲁洁.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基本德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5).

[5][7]刘晓东.蒙蔽与拯救:评儿童读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6]吕锡琛.道德经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8]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