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职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学生管理;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加速发展,国内各类高校数量逐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屡创新高。高校在为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自身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国内高校正在处于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教学管理工作模式需要系统地进行创新和优化,其中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优化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1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在传统的文化束缚下,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制度为封闭性、强制性和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而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日益发生了改变,不少学生变得眼高手低、胸无大志、心浮气躁,高校精神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

1.2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学生工作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领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也给传统学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首先网络信息的快捷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从学校获取知识的权威性受到怀疑。在网络普及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有关干部教师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时间、数量已不占明显优势。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其次,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网络成为有害信息的滋生地和传播地。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思想、文化在交流中融合碰撞。适应全球化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国内高校在与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交流与竞争中,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产业等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然与世界先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接轨,带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全球一体化使得文化交流渠道空前广泛和频繁,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和“弱化”的手段、途径更加多样,开放条件下的交流使得外来文化、外来习俗和观念的影响日渐增多,大学生在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必定会遇到新的问题。如何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都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制度在创新,教育在创新,技术在创新,管理在创新。一切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创新。就高校而言,掌握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抵制错误的思想、腐朽的文化,这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是所有大学生生长的土壤,大学生的能力、特长都会在这里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发挥。发展个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高校的学生工作在于培养富有个性、知识能力合理、勇于创新的人,并要求学生要学会做事,学会感恩,学会做人。高校应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组织模式,使学生能有一个更加宽广、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理念,使学生更加符合当今社会的各种要求;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方法,使学生更加注重实际;通过创新学生工作的管理,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所提升,并且拥有坚强的意志与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而言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已迫在眉睫。

3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路径的探索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着眼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从学生需要出发,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校与学生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适应高校发展要求,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通过转变角色,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3.1 转变管理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最重要的是转变学生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变管理为服务。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因此,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变管理为“服务”。

3.2 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不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往高校一般实行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的、以辅导员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使学生处于从属的和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管理工作常出现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甚至在学生管理中形成比较严重的对立情绪。鉴于此,学生管理中宜推行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

3.3 理顺关系,形成合力,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学生管理是对在校大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理顺各部门关系,形成合力,以应对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一是,要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个部门、各层次、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关系,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责、权、利相统一;二是,适当放权,发挥基层作用。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实行的校、院(系)、班三级管理,校、院(系)及班应组织担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双重任务。因此,既要赋予学院(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又要让其拥有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权力,做到责权统一。适当下放管理权限给学院(系),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处理,可提高实效性;三是,进一步推行校系一级学生工作体制的党政融洽,协调统一。

高职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任务,不但要求学生管理者采用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还要求结合党的思想路线总方针,努力地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校学生管理方法,把学生管理的重点转移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上来,为学生成才提供必要的服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专业过硬,素质优良,意志坚强,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永缜,李树芳.高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2]黎树式,林俊良.面向就业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11).

[3]郭俊元,杨春平,贺迅.论新时期高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理念[J].文教资料,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