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心发现 快乐识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和方法,让他们在识字中成为发现者,体会成功的喜悦,成为识字教学的小主人。
音形义是打开识字教学的金钥匙。在一年级上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识字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发现规律的成就感,鼓励学生运用规律进行创造性识字,体验创造带给自己的快乐。
一、在夯实字音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教学片段1】
1.PPT出示本课生字词:
2.请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词语,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3.发现字音规律。
师:谁找到了字音的秘密?
生:第一排的生字分别是平舌音和翘舌音;第二排是前鼻音和后鼻音;第三排是轻声。
4.齐读词语。
【反思】
(一)设规律突出字音特点
根据字音可把生字分类为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轻声以及其他,除此之外,多音字、同音字、音近字也是生字字音中常见的类型。在本课的生字中,笔者发现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轻声占了多数。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发现这一现象和更好地掌握字音重难点,笔者有意识地把本课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排列成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轻声以及其他四行。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笔者在多媒体课件中将生字字音用红色字体标出,使得引导的方向更加明确。如既是前鼻音又是翘舌音的“什”,后鼻音“兴”和“得”“么”两个轻声是本课生字字音的难点。这样有规律又醒目的排列,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发现和掌握这几个字音难点。
(二)用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字音的规律编排在成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在一年级学生的眼里,能够发现这样的秘密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老师的及时肯定和夸赞能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内心的学习激情会在此刻迸发而出。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字音规律后,教师对学生的思考做出及时反馈,通过“你的眼睛真亮,发现秘密能帮我们把生字读得更准”这样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评价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又用“其他也发现秘密的同学请举手”这样的评价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三)明确目的,提高识字效率
不少教师在执教字音环节时更多地是让学生读,出现错误时再进行纠正,或者是读完了后出示难读或易读错的词语让学生反复读。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机械式地让学生读,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只设计了两次读,第一次是由四位小老师分别领读四行词语,其他学生边读边发现规律。第二次是发现字音规律后再齐读词语。每一次读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减少了课堂中不必要时间的浪费。明快的教学节奏让学生激情迸发,在兴致盎然中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二、在感受形美中体验发现的喜悦
【教学片段2】
1.象形字“瓜”的教学
①出示生字卡片“瓜”。
②扩词:你们见过什么瓜呢?
生:西瓜、冬瓜、南瓜、哈密瓜……
师:你们知道的瓜类可真不少。
③识记“瓜”字。
师:你们知道吗?在这个“瓜”字里面就藏着一个圆圆的瓜,谁能找到这个长得像瓜的笔画呢?
生:瓜字里面的一点就是一个圆圆的瓜。
师:是啊,你真聪明,这个点就像一个瓜。(师画一个南瓜)
师:那这里的横撇、竖撇和捺你们觉得像什么呀?
生:像瓜藤、叶子。(师画瓜藤和叶子)
④感受汉字的有趣。
(师出示“瓜”字的演变过程)
师:我们古代的人们就是看到瓜和瓜藤的样子造出了“瓜”字,慢慢演变成现在的“瓜”,你们觉得古人聪不聪明?
师:像这样的字还有,你们看――
2.象形字“燕”的教学(略)
【反思】
(一)追根溯源,突出象形字的特点
笔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发现“瓜”和“燕”字形较复杂,是本课生字字形的重难点。而这两个字是非常典型的象形文字。“瓜”字是古人根据藤蔓和挂在藤蔓上的瓜这样的画面演变而来的,“燕”字是根据燕子身体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利用这两个象形字描摹事物形状的方法来造字的这一特点,笔者对这两个生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巧妙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展开联想并有根有据地猜测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从根源上理解汉字,也加深了对这两个象形字的印象。
(二)展开联想,品尝发现的快乐
1.联系生活,认识生字
在教学“瓜”字时,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联想生活中见过的各种瓜来认识“瓜”字,由此,学生对“瓜”字有了初步的印象。
2.找准切口,展开联想
教师的启发能让汉字学习变得有趣有效。在教学中,教师用“瓜”字的点作为切入口,设计问题“在这个‘瓜’字里面就藏着一个圆圆的瓜,谁能找到这个长得像瓜的笔画呢”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思维也从这个有趣的问题开始运转。
3.结合经验,引导发现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马上能找到与圆圆的瓜形状相似的笔画是点。在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赞许后,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教师再结合简笔画图让学生找出“瓜”中对应藤蔓的笔画。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思维过程中,“瓜”字字形记忆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4.举一反三,实现迁移
学习完“瓜”字,再由“瓜”字拓展延伸到同类字“燕”时,已不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已经掌握了通过文字和图画相对应的基本规律,很轻松地把学习“瓜”字时按照生字中的笔画联想相应事物的构造运用到“燕”字上,知道了燕子的头、身体、翅膀和尾巴分别对应该字中的哪些笔画。这样的趣味记忆,不仅更加深刻和持久,而且这一思考的过程还引发了学生无限的遐想,促进了他们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催生了他们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创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了解内涵,感受汉字的美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要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本课中对“瓜”和“燕”的教学是对中国汉字来源历史的寻踪追溯,教师用简单又不失趣味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汉字最原始、最真实和最本质的内涵,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语言文字和祖国文化的热爱,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学国渊博文化时的快乐!
三、在趣味猜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片段3】
(出示四个生字:什、仔、样、细,并认读)
师:接下来,老师要变魔术了。我把这四个字变成图片,看谁能看到图片就猜出是什么字。
1.出示“木”和“羊”的图片
师:这张图片里面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宝宝,谁猜到是什么字了?
生:我猜是“样”字。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木字旁就代表树,“木”字和“羊”字加起来就是“样”字。
师:你真聪明。我们也可以这样想:木头做的羊就是供大家看的样品。
2.出示图片:十个人排排站(什)
生:人就是单人旁,十就是十个,单人旁加十字就是“什”字。
师:在古代的军队中,每十个人排在一起,叫一“什”,表示有多个人。
3.出示图片:一个人背着儿子出去玩(仔)
生:一个人我猜就是单人旁,“子”就表示儿子。
师:大人背着小孩子,说明孩子还小,需要仔细照顾。
4.出示生字“细”
师:谁能给“细”配上一幅简单的图?
生:画一块田,上面有一条条细线落下。
师:你为什么这样画呢,能跟大家说说吗?
生:因为绞丝旁就表示丝线,然后右边一块田。
师:我们以前学过绞丝旁,知道了绞丝旁跟丝线有关,你能把学过的知识用起来,真不错!
【反思】
(一)化繁为简,用图画优化识字,便于学生发现
笔者发现本课生字中的“什、仔、样、细”都是由左右两部分组成的合体字,且偏旁和右边的独体字的意思与整个生字的意思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只是呈现四个生字,让学生说一说这几个字分别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用加一加的方法去记住它们,这样的学习会显得枯燥乏味。为了让学生继续保持对识字的兴趣,笔者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猜一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猜测中快乐学习汉字。
(二)变变魔术,猜猜图片意思,引导学生发现
1.看图猜字,激发学生的兴趣
“什、仔”是会意字,“样、细”是形声字,但在教学中,笔者没有把“左边表形,右边表声”等汉字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合体字分解成学生熟悉的字,通过画面的展现让学生自然地把图和字联系在一起,在联想猜测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师“用四个生字变魔术”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迫不及待地渴望大显身手。在教学“仔”时,教师通过一张一个大人背着小孩的图片让学生猜出图片里藏着什么字。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知道单人旁跟人有关,猜出这幅图中的大人表示单人旁,小孩子表示“子”字,由此,学生会立刻联想到“仔”字。学生如何会不喜欢这样的识字方式呢?
2.丰富内涵,提升识字的意义
如果识字只停留在字形层面上,教学中就容易出现一种看似热闹却偏离汉字教学本质的现象。汉字是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字,所以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要给他们讲述汉字的含义,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在学生根据提示猜出“仔“字后,教师顺其自然地引出“仔”含有“仔细、细心”的意思,指明“仔”可以理解为大人背着小孩子,说明孩子还小,需要仔细照顾,那学生对“仔”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这也是学习汉字的意义所在。
(三)动手画画,画出字形,充分展示发现
在教学“什、仔、样”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图画猜出生字。为了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通过文字来联想对应的图画的方式来学习生字,教师在设计学习最后一个字“细”时,让学生画出与“细”相应的简图。通过前面三个字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这一组字的共同特点是生字的两个部分分别代表着具体事物。在已有的对绞丝旁的认识的基础上,学生知道绞丝旁与丝带有关,于是便画出了丝带和一块田,再由教师进行进一步把丝带引申为细雨的意思,整个生字意思就更加完整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识字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体验到无限的快乐。
在本课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字音的规律,发现了学习象形文字的方法,发现了藏在合体字中的秘密。在一次次的发现中,学生获得了一次次成功的体验;在一次次的自主创造中发现原来识字是这么快乐的!
(浙江省杭州市胜蓝实验学校 3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