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劳务经济铸丰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劳务经济铸丰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大规模的劳务输出,逐步发展形成劳务经济,为农民增收、农业投入、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

30年来,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输出,形成了具有特殊意义和现实作用的劳务经济,广大农民工不畏艰辛,拼搏奋斗,绘就了一幅气势磅礴、恢宏壮丽的改革发展历史画卷,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到2008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突破2000万人大关,劳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实现了劳务输出大省向劳务经济强省转变。

从劳务输出到劳务经济,劳务开发成为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

劳务开发支撑了农民增收致富。30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坚持不懈地把发展劳务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巨额的劳务收入支撑了农民持续增收,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27元增加到2007年的3546.69元,增长了27.92倍;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从1984年的36.56元增加到2007年的1631.8元,增长了44.63倍。劳务收入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从1984年的12.7%提高到2007年的46%。“十五”期间,全省劳务收入累计实现3762.5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29.4亿元,平均每年劳务收入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90元,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劳务开发支持了农业持续发展。劳务开发转移了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资料占有水平,促进了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促进了农业健康发展。全省有240多万户举家外出打工的家庭,农村的承包者通过转包、转租、转让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相对集中于有经营能力的农户和企业,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劳务开发积累了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集约化水平,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不仅培养了现代工业需要的产业工人,而且塑造了现代新型农民,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劳务开发维护了农村繁荣稳定。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农村发展,农民被禁锢在土地上进行简单再生产。劳务开发是工业反哺农业,建立新型工农关系的直接实现形式。劳动力非农化转移,推动了劳动者在行业之间、区域之间自由流动,激活了生产力要素,变劳动力剩余为人力资本收益。“十五”期间,我省农村平均每年从第二、第三产业中获取超过750亿元的劳务收入反哺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良性互动和优化配置,改变了农村面貌,使100多万户贫困家庭摆脱贫困,迈向小康。劳务开发是农业投入的重要来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民投入部分的70%―80%来源于务工收入,靠劳务收入兴修水利,改建村道,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中心村和小城镇,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劳务收入大约有30%直接转化为消费资本,直接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从自发性、单一性输出到有序化、集团化输出,劳务转移输出方式不断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渐凸显的农村就业压力和简单粗放的输出方式,各级政府发挥了公共管理职能,搭建平台,开拓市场,协调服务,积极补位,引导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快速、健康发展,农民工外出务工由自发的、单一的自主流动向政府扶持引导的有序化、产业化转变。全省推动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县培训选送的产业化模式,命名了100个省级劳务培训基地、50个省级劳务开发基地县和18个龙头企业,以专业化、系列化、规范化服务促进劳务输出与市场接轨;以省级劳务开发培训基地为依托,采用培训基地与用人单位对接,大力推行订单培训+成建制输出。积极开展跨区域省际劳务协作,先后成功地举办了“川疆、川京、川浙”等省际劳务洽谈会。大力开拓国外劳务市场,先后与韩国、日本、菲律宾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派劳务合作伙伴。通过劳务产业化运作,走出了一条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基地为依托、企业为主体的劳务产业化之路,形成了政府搭平台、跨区域劳务协作和订单式、定向式、集团化、有序化的劳务输出格局。2007年,全省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2002万人,占全国转移输出总量的十分之一,其中省外输出1109.04万人,省内转移888.78万人,外派劳务4.18万人。

从体力型输出到技能型输出,劳务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效型转变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技能培训,把提高农民工素质作为劳务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思路,加大了培训力度。紧贴市场,创新方式,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品牌培训、积分制培训、网络培训、自学考试、技能大赛,满足市场和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提高了农民工市场竞争能力和就业稳定率。整合国有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群团组织教育资源、企业教育资源和海外教育资源,建立了以省、市、县三级培训基地为主体的农民工培训体系,形成了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劳务培训格局。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挖掘财力,优化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农民工培训资金投入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个人投入为主体、企业投入为辅助、民间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工技能培训中资金短缺的障碍。实施了“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大力开展了劳务扶贫培训、阳光培训、劳动力就业培训和温暖工程等系列培训工程。着力打造“川妹子”、“川建工”、“川厨师”等劳务品牌,提升劳务档次。

到2007年,全省累计培训农民工1501.1万人次。通过技能转化,全省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由2003年的3459元提高到2007年的5379.6元,增长155.5%;农民工从业分布由2003年第二产业的40%提高到2007年的45%,成为了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劳务开发就是人力资源开发。农民在外出务工实践中,直接接受了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的熏陶和洗礼,学到了先进管理经验,掌握了新的知识技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了劳动者自身价值,成为了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从体制松绑到正确引导,劳务开发和农民工工作不断深化

我省劳务开发从1984年开始,始终同步于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体制松动的起步形成期、压缩控制的停滞徘徊期、加以引导的加速发展期、改进服务的规模效益期。不同时段,不同空间,不同的政策演绎,折射出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改革的发展过程。

劳务开发打破了长期形成的体制坚冰,首先冲破了二元体制构架下的就业制度,以及渐进冲击的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医疗制度、社保制度、教育制度等,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了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劳务开发推动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动,优化要素配置,激活内在动力,使农村获得共同发展的平均推力,实现了社会协调进步,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已成为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农民工工作方式由输出管理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到2007年省内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691.2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94.6万人,参加医疗保险97万人。农民工工资拖欠、子女教育、计划生育等问题逐步解决。

农民工综合服务不断改进。全省兴建了50多所农民工公寓和廉租旅馆,建立了2000余所“留守学生之家”,建立了100余个农民工救助中心和维权点。2007年,全省为600余万农民工及其子女提供了免费预防接种服务,接待农民工法律法规政策咨询15万人次,处理劳务纠纷12513件(次),实施法律援助6600余件(次),挽回经济损失35465.13万元。

回望历史,壮美如画;展望未来,风光无限。我们坚信:在新的奋斗起点上,有勤奋朴实、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农民工的创新与超越,有“两个加快”的广阔舞台,四川劳务经济必将迎来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