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稻新品种秋优12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稻新品种秋优12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秋优125系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不育系秋香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0008)。该组合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1产量表现

秋优125参加2007年福建省晚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 782.55 kg/h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9.29%,增产幅度极显著,居参试组第1位;2008年续试,平均产量7 605.9 kg/h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85%,增产幅度极显著,居参试组第1位;2年区试平均产量7 194.23 kg/h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7.45%。2009年参加福建省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543.5 kg/hm2,试验点中闽侯、石狮、永定、荔城、沙县、建瓯等6点均比对照增产,其中石狮点平均产量达8 578.5 kg/hm2,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30.6%。

2特征特性

2.1农艺性状

秋优125属基本营养型组合,2007福建省晚稻46组区试全生育期123.5 d,2008年续试全生育期125.9 d,全生育期2年区试平均124.7 d。在闽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0~125 d,比汕优63早熟4 d左右。秋优125田间种植表现株叶形态好,植株清秀,群体整齐,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强,熟期转色、丰产好,后期耐寒性好。株高106.0 cm左右,有效穗数258万穗/hm2,穗长24.1 cm,每穗总粒数129.5粒,结实率83.74%,千粒重28.5 g。

2.2品质抗性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米质检测:符合四等食用籼米品种规定要求。主要米质指标:糙米率82.9%,精米率74.4%,整精米率42.7%,粒长7.2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58.0%,垩白度8.7%,透明度2级,碱消值4.1级,胶稠度86.0 mm,直链淀粉含量15.7%,蛋白质含量7.0%。秋优125稻瘟病抗性表现:2007年叶稻瘟病情指数8.19,最高级7级,穗颈瘟病情指数17.26,最高级9级[1-3]。2008年叶稻瘟病情指数2.70,最高级7级,穗颈瘟病情指数19.00,最高级9级。2年稻瘟病抗性综合表现为中感。

3高产栽培技术

3.1种子处理

浸种前先将种子晒1 d,然后用清水去除瘪谷,再用药剂浸种消毒,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浸种期间勤换水,每隔1 d换1~2次。控制好催芽温度,温度保持在30~35 ℃,如大量浸种催芽,温度过高时应摊开种堆降温[4-8]。

3.2培育壮秧

秋优125作晚稻种植,宜早播,6月15日前播种,有足够的生长周期,利于积累干物质,促进增产。秧田宜施足基肥,使用湿润育秧方式培育壮秧。播种量和用种量应适量,播种时要稀播、匀播,秧田播种量以187.5 kg/hm2左右为宜,大田用种量15~22 kg/hm2。秧苗一叶一心期可用15%多效唑3 kg/hm2对水1 500 kg喷施秧苗,并施用尿素45 kg/hm2作断奶肥;在秧苗四叶期左右施1次平衡肥,移栽前3~4 d施尿素75 kg/hm2作送嫁肥[9-11],并根据稻蓟马、稻飞虱、稻瘿蚊等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喷1次送嫁药。

3.3适时移栽

秋优125分蘖力强,作晚稻种植,秧龄控制在25 d左右为宜,尽量早移栽。高产栽培应以促蘖为主,达到足蘖的要求。因此,插植规格上,宜采用株行距18 cm×18 cm,丛插1~2粒谷,插足基本苗120万~135万根/hm2,浅水插秧,促进低位分蘖,确保足蘖。

3.4平衡施肥

根据秋优125特性,应结合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氮、磷、钾肥比例为1.0∶0.5∶0.8。全期施肥做到重前、稳中、补尾。基肥与蘖肥占施肥总量的95%,以保证前期早生快发。其中基肥占60%,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施入;蘖肥占35%,以速效氮、磷肥为主,结合中耕多次施入;依据田间长势及天气情况,巧施穗肥,以钾肥为主,少施氮肥,防止后期贪青倒伏;后期适当补施粒肥,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

3.5科学管水

科学管水做到前期深浅有度,保苗促蘖;中期多次露田,控蘖保穗;抽穗后期干湿交替壮籽。插秧时排水,浅插,保持浅水层;返青期结合返青肥深水施肥,促进深水层加快返青,提高稻株成活率;返青后排水,保持浅水层,促进分蘖发生;分蘖后期为提高成穗质量,控制无效分蘖,应及时脱水搁田,重搁多搁;后期干湿交替,有利于充实籽粒,提高千粒重;不可过早断水,一般掌握在收割前10 d左右断水为宜。

3.6病虫害防治

在防治措施上,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用肥控、大田管理等措施综合防治,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病虫害能力。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测报,及时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做到少用农药,不用高毒、有机磷、有机氯和重金属高残留农药及混配剂[12-14]。秧田期要喷施送嫁药,移栽前3 d左右喷施1次长效农药,让秧苗带药下田,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大田期要特别注意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重点是防治中期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同时中后期应防治好纹枯病和稻飞虱,做到及时用药、针对性用药、有效用药,以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害,确保水稻高产稳产。

4参考文献

[1] 张常春.川香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09(6):16-17.

[2] 林警周.杂交水稻新品种谷优1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0,28(2):45-46.

[3] 吕荣海,游晴如,董瑞霞,等.优质稻宜优673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6):20.

[4] 戴蓉花.杂交稻新组合Ⅱ优0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0,28(2):41-42.

[5] 汤雷,吴晓芸.杂交中籼Ⅱ优321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226.

[6] 黄钰淼.杂交水稻新组合泸香优125特征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09,27(1):22-23.

[7] 林明.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536种植初报[J].福建稻麦科技,2005(9):30.

[8] 吴国胜.水稻新组合特优009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05(6):30.

[9] 邹德堂,王敬国,刘化龙,等.水稻新品种东农4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9(2):116-117.

[10] 叶相盛.杂交稻新组合Ⅱ优536在政和县的种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08(6):15.

[11] 王芳.水稻软盘淤泥育秧机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44.

[12] 胡玉霞,黄永林.三都县水稻旱育秧物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83,86.

[13] 朝长安,赵安义.水稻育秧的中后期管理要点[J].河南农业科学,1995(4):37.

[14] 黄水明.提高抛栽水稻育盘秧和抛植质量配套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4):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