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私奔”的流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南方都市报近日消息,深圳李先生
出差澳门滞留8小时,被通知手机欠费停机。电子账单显示,除了三笔短信收费共计1 .5元外,其余均为上网产生的国际漫游流量约277M的费用。其中两单分别是上午11点25分使用的126445KB流量,下午2点39分使用的154914KB流量,共计约274M。按照当地0.05元/KB的标准计算,流量费分别为6322.2元和7745.6元。
李先生说自己只挂QQ,不可能产生274M流量。而通信公司回应称,李先生的流量及资费核查无误,运营商还曾为此发送了两次善意提醒。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电脑上的事情渐渐被手机取代。这就有了流量费用方面的诸多纠葛。某君“果粉”,一段时间下来,iPhone 4每月费用570多元。其中500多元是流量费,通信费才70元。跑到营业厅询问,答复是:手机某些应用程序即使关掉了,后台也会自动运行更新,这也就有了流量。如果是玩游戏而没有关掉,手机流量也会毫不客气地自己狂泻。各种形式的流量“私奔”之下,当然就要远远超出包月流量。
谁是手机流量竞相“私奔”的幕后推手?
据专业人士分析,一般来说,手机流量使用不外三种情况,正常使用数据业务的合理产生,某些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所运行的网络连接、信息推送等也有产生,还有用户自己安装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若是下载或更新,也会产生相应的数据流量。
如今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何止千万?流量产生的情况又何止3种?大多的使用者们,谁是专业人士,谁是业内人士?又哪里扎得牢防止种种“私奔”的篱笆呢??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流量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消费行为。流量费争议,诸多的冤大头们,谁也不是第一例,更不会是唯一一例。一再由流量引发的资费争议,人们早已众说纷纭而又无可奈何。天价漫游费、溢出流量高价收费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用户体验和运营商的信任问题。这种信任危机,也使人们对无线互联业务畏首畏尾,乃至最终影响到无线互联行业的健康发展
遗憾的是,这种情况至今仍然未能引起有关各方的足够重视。有网友称,移动公司每天的营业额高达3亿,中国人的电话费是美国的10倍以上,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国内三家服务提供商,事实上已经形成了行业垄断,通信行业缺乏应有竞争是造成各种费用奇高的根本原因。
是否应该打破各种垄断,积极开放通信服务市场?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也让各大运营商们真正地考虑一下消费价格,并逐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至少,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消费环境,更需要一个无比美好的发展前景。希望这样的日子不会太远,正如盼望我们的流量不再“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