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晚明文人藏家冯梦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晚明文人藏家冯梦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有名的鉴藏家,如文徵明父子、董其昌、李日华、项元汴、汪玉、吴其贞等人。沈德符道:“嘉靖末年,海内宴安。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园亭,教歌舞之隙,间及古玩。”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与交往,并伴有艺术品交易,共同构成了江南地区的鉴藏家群体。

晚明江南地区值得一提的文人鉴藏家还有冯梦祯。冯梦祯(1546一1603),字开之,浙江秀水人。万历五年(1577)会试第一,选庶吉士,除编修。他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而被免职。从此归隐于西湖孤山之麓,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闲暇之余以游乐和文字消遣,流传有《快雪堂日记》、《六研斋笔记》等著作。正如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所说:“冯公儒雅风流,名高三席,归田之后,闲娱情声伎,筝歌酒宴,望者目为神仙中人。”他被当时杭嘉和苏南一带称为“风雅教主”。

冯梦祯在书画史上是有名的鉴藏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收藏的一张名画――王维的《江山雪霁图》。这是那个时代屈指可数的王维真迹。刚开始可能是为了分享和获得认同,冯梦祯几乎向每个来访的客人展示这张画。在万历二十三年二月十四日那天,日记中写道:“与客同披王维江山雪霁图卷”。七天后“同书宗来,寓斋中,午后同观王维雪霁图”。弄得满城风雨,冯氏因此在当地声名大噪,从而引起了董其昌的注意,便亲自写信欲索观《雪霁图》。五个月后他“得董玄宰书,借王维卷阅,亦高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董其昌是当时最权威的鉴定家,假如能得到他的肯定和题跋,其书画作品不仅能流传千古,而且其价值也会成倍上升,所以冯氏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在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之望,董其昌极为庄重地拜观了王维的《江山雪霁图卷》,并写下了五百余字的著名长跋,认定此图卷是王维传世的唯一“真迹”。这也是一篇光标中国绘画史的重要文献。而当董其昌第二次看到此画时,是在九年后,也就是快雪堂落成的万历三十二年八月十五日那一天,董其昌病发疟疾,住在杭州昭庆寺养病。无聊之余,写信给冯梦祯借医书,并提到了《江山雪霁图》。五天之后,冯派人给董氏送去了王维《雪霁图》,《瑞应图》和小米山水三幅。董其昌观赏过后又写了一大段题跋,言语中念念不忘此图。

董其昌一生来到作为江南中心的杭州达十八次,除了游山玩水外,大部分时间会见杭州地区的鉴藏家,相互品评字画,因此他对于杭城来说是一位关键性的人物。是他让冯梦祯与其《雪霁图》“名著东南”,从而引来众多好事者前来邀请、鉴定和索画,忙得不亦乐乎。如《快雪堂日记》所述:“赴高深甫之约,再见开皇《兰亭》,成国家物品,在诸本之上,与赵魏国临本伪迹同卷,深甫云以三十金得之。又《黄庭》,亦佳本,后一二十行乃别本缀上者”。此外,还有一些鉴藏家拿来家藏让冯给予品评:“连日旭公出所藏法书名画见示,多有佳者”。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鉴藏家之间相见还有携带书画古玩的习俗。冯梦祯在家里时,就有“吴康虞来,持李龙眠《大阿罗卷》见示。徐季恒持闽人方孝谦宋砚二枚见示”。这方面内容不胜枚举。这种鉴藏风气可以使书画作品得以共享。他们之间以围绕藏品,翰墨往来,互通有无,鉴真驳伪,无形中构成了一个以品鉴书画为主的文化圈。这对鉴藏家的审美眼光和鉴赏水平的提高不无好处。

除了鉴藏家外,冯梦祯还拥有多重身份。他是嘉兴鉴藏家李日华和收藏巨富项元汴儿子项又新的老师。李日华23岁时入他门下学业。学习之余,经常一起游玩于西子湖畔,参加冯梦祯的那些朋友集会,其中鉴赏书画是集会的内容之一。杭州水路商运的发达,李日华曾多次从嘉兴来到杭州,有时是陪儿子过来应试的,在杭城会住一段时间。这期间,他会见了杭州众多的鉴藏家。亦逛当地的书画古玩市场。由于品赏书画成风,冯氏还将家藏名迹《唐陆柬之兰亭诗五首》当作礼物,赠送给自己的学生项又新。李日华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陆柬之兰亭诗五首》后以三十金归其弟又新。又新游太学,又以奉冯司成”。

冯梦祯时常鉴定书画,有一次“项晦之、德达各持名卷见示”,他看重定武水迹本,并认定“其为赵子固所藏无疑”。事实上,要论冯梦祯的鉴定水平,无论从眼力还是财力,他确实都无法与项元汴、董其昌、吴其贞等人相比,甚至都没法与他的学生李日华相比。冯梦祯收藏书画目的似乎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主要应该是审美鉴赏的作用。这正如王世贞在《题文太史云山卷》中所说:“应龙绝宝爱之,戒其后人勿为饼金悬购者所得。去六十余年而其诸孙强以留余,得厚其值而去,余聊以寓目而已,平泉庄草木不能毕文饶身,人失弓人得之,吾安能预为子孙作券耶”。虽说鉴别能力不高,但冯梦祯就是在一边学习,一边收藏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起个人鉴藏观和鉴定水平的。冯缺乏鉴别经验,遇到难题时会临时查阅书本。有一次他在南京时,有人携来一张署名顾望之的竹。他在日记中记道:“望之,吴仲圭齐名。画竹师文与可。见《图绘宝鉴》”。可能是为了搞清顾望之是谁,才查阅了相关的史料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