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读书 第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读书 第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众所周知,冰心因喜欢阅读,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可是,大家也知道,读的书再多,十有八九是成不了“冰心”,而是当了教师、建筑设计师、电脑软件设计师、园艺师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这是因为,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会让我们在故事中体味到不同人物的不同经历,能闻到与平常生活不一样的气息,会让我们的谈吐很睿智,举止有修养。此外,书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可以让我们快活地笑,或者严肃地思考……

所以,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还要读好书。《流泪的阅读》《读书》和《论读书》这三篇文章,都是难得的美文,内容都与“读书的感悟”有关,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才干。懂得事务因果的人是幸运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惟有学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挑剔辩驳去读书是无聊的。但也不可过于迷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应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充实,议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因此,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形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

[赏析]

《论读书》一文写于17世纪。读着这篇短文,感觉就像是一位哲人和政治家正襟危坐着,向我们谈经论道:读书有什么目的和功用、人们对读书都各自抱有什么态度、读书要讲究哪些方法……

培根的文笔简练、行文简约,略带古风而又明白畅达,这跟他熟谙世故、饶有见识、讲究实用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离不开他那些独特的写作方法:

例如第4段,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用“修剪移栽”比喻人的“求知学习”,两个比喻句配合得恰当而巧妙。“野生的花草”经过“修剪移栽”能花繁叶茂,“人的天性”通过“求知学习”能改进完善。运用这两句比喻是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这个论点,这就是作者使用了比喻论证法。

又如,在第11段中,作者先列举6门具体学科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使人……”分述的内容丰富翔实,后面的“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是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的结论,令人信服。这使用的是归纳论证。同时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增强了论述的气势,使人强烈地感受到知识对于人的作用,从而有力地论证了“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的论点。

作者在文中还多处运用了排比论述的写法,警句叠出,例如第2段:“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才干。”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

总之,《论读书》用很细的分段,密集的警句,自由畅达地发表对读书的种种看法。“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十几个字可以说概括了读书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