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岁宝宝爱咬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女儿两岁,4个月时就入托了,一直都能同小朋友友好相处,很受阿姨喜欢。可是这学期开学不久,她却变得“恶名昭著”:在托儿所,她每天都会咬小朋友。
据我所知,小孩子爱咬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生理原因。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种快速增长有时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如关节痛、肌肉酸、牙痒等。于是,有的小孩哭闹不休,有的小孩乱扔东西,而牙痒的小孩十有八九都会咬人。
2、心理原因。学会走路后,随着孩子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交往的需要快速地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言语贫乏又不懂如何与人交往,所以他们常用推、拉、咬人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实现交往的目的。另外,对于小孩子来说,嘴巴是个重要的认识工具,他们通过用嘴咬玩具、吸手指实现了物我的区分,甚至用咬人来实现人我区分,从而产生自我意识的萌芽。
3、品德原因。婴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品德上的问题,如小气、自私、霸道、攻击等,咬人属于攻击行为。最初是感觉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侵犯时,而本能地产生攻击行为,如因为玩具被人抢走而打人、咬人;渐渐地,尝到“甜头”后他们就可能主动地发起攻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强占他人玩具等。
那么,我的女儿咬人属于哪种情况呢?女儿很好强,言语发展较好,在家很受宠爱,也没有咬玩具的习惯,她咬的人多为常在一起玩的同伴。根据这些情况,我初步给她的行为下了一个结论――品德问题。于是我每天接她回家时向她讲不能咬人的道理,第二天入托之前又是反复叮嘱,希望她能记住,不再重犯。结果,小家伙不仅“屡教不改”,反而“变本加厉”了。怎么办呢?反复的观察和思考后,我有了新的发现:
两岁左右的小孩已经有了很大的表现欲,他们总喜欢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我发现,当有人提起女儿咬人之事时,她似乎有些得意,如果有好几个人聚而论之时,她更是津津有味地向大家叙述她咬人的经过,似乎她是一个英雄。
我们学校的教师都住在一起,又都很喜欢孩子,所以当女儿有了“恶习”之后,大家都很关心这件事,一见到她都要教育一番,当女儿乖乖地答应说“不咬小朋友”时,他们就又是拥抱又是亲吻。于是,大家过多的关注使小家伙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强化了她咬人这一不良行为。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决定改变教育方式。我先心平气和地给女儿讲明什么是“能”,什么是“不能”,并拉过她的小手不轻不重地咬了一口,这一动作必将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我把她留在家中呆一个礼拜,对她咬人之事不再追究――或许“遗忘”是改变其不良行为的关键;最后,我请求各位阿姨和邻居的协助。在以后碰面的时候,他们不再提及小姑娘咬人之事,而是逗引她唱歌、念儿歌等。这样则更有效地转移了小家伙的注意力,淡化了她咬人的行为效果。事实证明,我这次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一个星期后,我又把她送进幼儿园。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女儿也偶有犯错,但咬人的不良习惯消失了。
专家点评:
诚然,幼儿咬人从起源上来说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者是野性的本能,或者是生理的需要,或者是交往的手段……不过一旦发生于社会交往的情境中,就成为一种“品德”问题了。但如果大人只是正以声色,苦口婆心地说教,往往更强化了这不好的行为,而达不到矫治的目的。这位家长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孩子始终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鼓励你所期待的行为,而对那些不好的行为,忽略也许比一味地禁止更有效。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