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理性与非理性――达利的超现实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理性与非理性――达利的超现实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超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文艺中影响最为广泛的运动之一,而达利是超现实主义运动在美术领域的主要代表。作为一名艺术大师,不论是他的作品还是言论和作风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对象。达利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大师。展示了人类心理最底层的性质,暗示人的本能,发掘人性中美和丑、善与恶、正常与不正常的特质与联系。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达利;理性;非理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57-01

萨尔瓦多.达利作为20世纪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巨匠,其怪异的处世作风,梦幻荒诞的艺术特征以及在非理性和潜意识领域所作的积极探索闻明于世。他充满迷幻色彩的作品不论是绘画还是雕塑,把一些不合情理的事物放置在一起,真实的表现最不真实的物体和情景,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安德烈.布雷东在1924年的《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指出:超现实主义是一个真实与幻想、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体。也就是说,达利超现实艺术除了非理性与幻想的一面,还有理想与真实的一面。所以我们应该看清达利的两面性,特别是理性与真实的一面。

超现实主义,是受达达主义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的宗旨是离开现实,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而法国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格林的直觉主义与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罗伊德的“下意识”学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在1920到1930年成为欧洲艺术界的主要流派。他们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其特点是神秘、怪诞甚至恐怖,对视觉艺术的影响力十分深远。

达利二十世纪最著名、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一直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而闻明。虽然他的手法和风格非常夸张,但他是在系统的掌握了古典主义绘画技法和接触了大量新潮画派后,经过不懈的探索与追求,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不同于其他画家的是,他把超现实主义的一种受激情刺激产生灵感的创作转变为流动性的过程,并把这过程称为“偏执狂的批判方式”即把自己内心世界的荒诞、怪异加入和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他把具体客观世界的描绘同夸张、变形、荒诞、怪异、省略、和象征等手法相结合,尤其强调直觉性,或者同时运用意识流,展现人生梦中所能组合的一切,创造出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艺术境界。

他曾说过:达利最好的作品就是达利。超现实主义贯穿着他的整个生活,不论是处事方式和思想逻辑都是那么的“超现实”。而他的创作理念,是从精神分析学家弗罗伊德的潜意识和偏执狂的批判方法发展而来的。他不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风格和创作媒体中,达利由最初的写实,经历了印象主义、未来主义、立体主义等各种风格的学习和借鉴,再发展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大师。他的作品看似随意,毫无理由,但是为了获得自相矛盾的视觉效果,他是十分细腻的,用十分写实的手法描绘他心中的世界。也许,正是他这种一丝不苟的笔法,这些清晰存在却并非真实的形象才如此的令人不安,从而不断的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他的内心世界。他的灵魂深处即骨子里就是超现实的,达利的逻辑就是反逻辑,深得超现实主义的精髓和要领。超现实主义退向极致,并完善了超现实主义。

在达利的超现实主义艺术中存在着两面性,而两面性是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他用一丝不苟的现实笔法来描绘他的梦境即非现实。他的作品可以使很多观众接受,保守的可以接受传统绘画的技巧,时尚的可以从中看到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影子,浪满的充满丰富奇特的想像。他是建立在古典绘画手法的基础上,又超过一切传统的、完美的、完善的技巧。过人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使他把现实和梦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看似毫无逻辑但发人深省寓意深刻的世界,一个神秘迷人、接近纯粹的世界。向人们展示人类心理最底层的性质,暗示人的本能,发掘人性中美和丑、善与恶、正常与不正常的特质与联系。他的作品中无不体现他的内心的感受和渴望,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一种超乎寻常的双重意象。

他不是很多人所说的疯子或骗子,也不是自己吹嘘的所谓的艺术的救世主。透过疯狂、病态和痴迷,我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对艺术、对人生无比执着的男人,一个为美术贡献了自己一生的伟大画家,一个不断攀登艺术和人性的并将超现实主义推向巅峰的大师。

参考文献:

[1]何政广.达利―超现实主义大师(世界名画家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

[2][法]皮埃尔・代克斯.超现实主义者的生活[M].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2.

[3][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达利自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

[4][英]布列逊.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M].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