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拉动就业:基于二三产业就业弹性的回归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拉动就业:基于二三产业就业弹性的回归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对二三产业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中除了对各次产业本身的就业弹性进行分析外,还对交叉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第二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就业具有带动性。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就业弹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就业却没有取得了同步增长,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就业形势还不断恶化,因此,不少人对我国产业的就业能力提出了质疑。本文将从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的角度对我国就业形势进行初步探讨。

一、回归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各个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就业的能力是不同的。以下我们要进行一个回归分析,来分析各个产业创造就业能力的差异。

我们知道,一个产业的就业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产业结构对就业的影响,因此模型中只考虑了各个产业的产值因素,为了消除回归中的共线性,本文采用多个单元方程来分别反映。

设某产业的就业人数为Li,产值为Yi,构造对数函数:

Li=A+BYi+u

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是劳动力人数和各个年份GDP总量以及各次产业的产值,前者可以在《中国劳动力统计年鉴》中找到,后者则可以查阅《中国经济统计年鉴》,将以上数据经过指数平滑消除时间序列相关,然后以上方程并进行回归分析,就可以得出结果。

1.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首先进行各次产业的本身的就业弹性分析。

回归的结果为方程式1.1和1.2,各个方程的拟合度很好,并且都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因而是可信的。方程中Y2和Y3的系数分别表示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可以看到,第二产业的弹性值较低而第三产业的弹性值较高,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只能拉动就业增长0.253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能拉动0.3879个百分点,验证了第三产业本身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更强这一观点。

2.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交叉弹性分析

接下来对各次产业的就业交叉弹性进行分析。回归结构为方程式2.1和2.2,同样,回归结果通过了检验。与前面不同的是,这里第二产业的交叉弹性较高而第三产业的交叉弹性较低,产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能帮助第三产业带动就业增加0.410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只能带动第二产业就业增加0.242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第二产业的扩散效应明显,对于就业来讲,它具有“外部性”,即使它本身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足,却能拉动其他产业吸收就业;而第三产业这种能力就弱的多。

二、结论

总表面上看,我国在第二产业产值结构不断提升过程中,没能带动就业同步增长,形成高增长、低就业的状况,是由于作为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本身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够。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就业的主力军。

但是,正如上面回归分析的那样,虽然第二产业本身并不能带动多少就业,但是作为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吸收就业离不开它的支持。

三、对策建议

1.第二产业仍然是发展的重点,

首先,第二产业的发展,仍然可以吸收一定的就业。

其次,我国还处在经济发展的中期,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工业化是必经之路,没有工业化,就失去了根本,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空心化。

最后,第二产业发展应该因地制宜。在东部比较发达的地区,应当尽快完成升级,建立新产业,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传统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大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

首先,通过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是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有研究表明,在各个产业中相同数量的资本投入,第三产业带动的就业是最大的。

其次,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要注重与第二产业的联系。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是相当高的,特别是我国目前第二产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信息、咨询和金融等服务的配套建设。也就是说,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在拉动就业的同时,能促进第二产业的升级,这才是最终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再次,发展第三产业要注意层次性。我们既要注重高技术的产业发展,也要注意贴近人民生活的服务产业。

3.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就业中要有所作为

第一,政府要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基础教育的投入,既可以缓解劳动力供给的压力,又可以增大知识产业的就业机会。

第二,政府要出台有效的政策和法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不仅在吸收就业上相对大企业有优势,在市场经济中还起着繁荣市场、促进竞争氛围的作用。

第三,政府应当引导社会资金,进行自主创业。例如设立创业基金,政府投入一定的资金,就可以带动社会大量资金的投入,并且可以带动大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刘秀兰: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林汉川:等: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J].管理世界,1997,(5).

[4]张本波: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

[5]郑京海胡鞍刚: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J].经济学,2005,1.第4卷,第2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