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政道曾经指出: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生做学“答”,而不是做学“问”。学“答”与学“问”仅一字之差,却道出了两种教学观的根本区别。然而现实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课堂提问的主动权几乎完全操纵在教师的手中。提问成了教师的“教学专利”,学生几乎没有自己提问的机会,大多数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强,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不会做的习题、解不出的答案。即使是那些优秀学生,具有提出问题的勇气,所提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大量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必须重视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变学“答”为学“问”。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应追求的目标。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 用科学家的名言——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可用科学家的名言来激发学生提问的动机。如爱因斯坦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李政道教授的“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做学问就是要学要问,光学不问,只能做到一半,光问不学,也只是一半,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学问。”另外,可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创造发明的事迹,激发学生提问的动机。如奥斯特发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后,如果没有“磁场能否生电?”问题的提出,也就不会有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当然也不会有今天的发电机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科技的重大变革。

二 给学生自由发问的权利——为学生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要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主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变学“答”为学“问”。我们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用真诚和蔼的教态和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拥有高度的心理自由,并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质疑,大胆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要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创新;对于好问但抓不住要点的学生,不嘲笑、不讽刺,要对其耐心指导,让他们在提出问题前先思考,以便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一旦他们提出了问题,首先要肯定其勇气,然后帮助其分析、解决,再鼓励其以后提出更多的问题;对提出与自己不同见解的学生,应尊重他们,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然后共同分析,帮助他们弄清问题;对提出稀奇古怪或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问题的学生,不要讽刺挖苦,应适当加以引导、解释,并找出其闪光点。

如在教“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时,为了纠正学生“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我例举了光滑水平面上的运动物体,同时得出正确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这时,想不到后排的一位男生大声地说了一句:你举的例子不符合实际情况,力撤掉后物体都会停下来,所以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学生们顿时或惊愕或困惑或转过身投去责难地一瞥或小声议论。在那一瞬间我从一丝不快中迅速调整教学策略,相机诱导,拓展思路。于是我走到那位男生身旁说:你能联系实际生活提问题,并且问的很有质量,伟大的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与你持相同的观点。学生们顿时向他投以赞许的眼光,甚至竖起大拇指。接着我顺着刚才的思路问:撤销推力后,运动的物体还受力吗?还受阻力;撤力后物体由动变为静(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什么?正是(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堂中有许多问题是无法预知的,创新思维碰撞的火花常常是在不经意间闪现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自由发问”看做是相机诱导、拓展教学思路的一种契机,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调整备课步骤,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个人见解。长此以往,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就一定能够形成,真正让学生勇敢大胆地问起来。

三 教师应创设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

教师应努力创设启发性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例如“物体的沉浮”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演示三个小实验,设置三个问题:(1)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分别投入水中,问:“木块为什么浮于水面而铁块则沉入水底?”学生立即回答:“因为木块的质量小于铁块的质量。”(2)接下来将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再投入水中,“结果怎么样?”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就没有那么轻松了,部分学生回答:“因为铁的密度大于木块的密度。”(3)完成最后一个实验,将铁皮制成的轮船模型投入水中,轮船浮在水面,学生对此感到疑惑了,教师随之再激疑:“钢铁制成的一艘万吨巨轮为什么能乘风破浪,漂洋过海呢?”这一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中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地激活起来,猜想和事实的矛盾诱发学生提出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实验现象,或让学生阅读资料,形成认知冲突,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当务之急,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变学“答”为学“问”,必然是一场持久战,其关键是要靠教师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自己有能力提出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变学“答”为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