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雅俗之间 第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雅俗之间 第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牡丹与黄花,一个显贵无比,一个凡桃俗李。高雅与凡俗之间,实在各有情趣,各有理趣,难以区分伯仲。

我曾经读到一副对联:“娇艳无双,曾几花香倾盛世;端庄有致,向来风韵颂中华。”此联写出了牡丹“国色天香”的特有气质。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花卉。它雍容华贵,端妍富丽,是吉祥昌荣的象征。自唐宋以来千余年间,众多的文人墨客,从诗词歌赋、绘画等方面记录了牡丹花的绚丽多彩和高贵雅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将绿艳的牡丹叶子和深红浅红的牡丹花瓣,喻指文雅又端丽的少女或者,借牡丹写出女子的思念。又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借牡丹描写杨贵妃身穿霓裳羽衣,如牡丹花一样的丰美玉容,在春风吹拂、露水晶莹的情境中显得多么美艳。既将牡丹的艳丽跃然纸上,又将高贵缘于君王恩泽淋漓尽致地道明。

如果说,以牡丹为形象的诗,题材和主旨皆高雅。那么,写黄花的诗呢?且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以自比,表达了傲霜般坚毅的品格。“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以黄花自比,实为金兵入主中原后,她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孤独苦闷的真实画像。让人赞赏的是斗志昂扬的“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诗句。盛开的秋菊,在无情的战火中吐露芬芳。这应当是一种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是一个大无畏的革命者的英雄豪情,是一个壮志凌云的战士的气概。用不着多举例,“黄花”与“牡丹”,孰雅,孰俗?难以区分。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见雅的对立面并非是俗,而是邪。

生活中,同样如此。文雅、高雅和风雅的标准不一。西装革履展绅士风度,中式唐装显华美雅致;美声虽属“完美的歌唱”,但通俗唱法同样不失“金属色彩”;山珍海味并不适合每个人,粗茶淡饭才更有幸福的感觉。雅俗之间,人们各有喜好与需要,它们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雅俗之间,本无标准的界定,何雅,何俗?正所谓诗有诗品,曲有曲品,艺有艺品,人也有人品。草根平民之家与富家贵族同样可出雄才与纨绔。雅,如果是附庸风雅,给人俗的厌恶;俗,不能俗不可耐,如果俗能生情,俗能生趣,俗能生理,俗能生志,那么,同样会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总之,兼容博大的气度才是雅量,以大爱大美为终极目标,摒弃掉那些低俗、庸俗和媚俗的东西,使自己、他人和社会不断得到升华,才是一种雅的境界的高标与追求。

[写作指要]

其一,审题时充满思辨。“雅俗之间”这个命题是个充满辨证关系的议题。正如文中所言,虽然,雅俗没有绝对的标准,难以区分,但是,雅与俗,自身有相对的标准,附庸风雅不是雅,俗不可耐却是俗,而俗出情、趣、理、志反是雅。这就是写作本文时审题、立意的内涵。

其二,选材时讲究材质。“雅俗之间”的命题引出材料,不管是具象的事物,还是抽象的事物,都从生命的卑微与伟大等不同的角度,启发读者联想与想象的空间。文章既选择了赞美牡丹的对联、诗文,又采用了描写黄花的诗词;同时还从古代贤达那里撷取了论据,从平常生活中提取了事实来作为论证材料。这样,力求材料丰富多彩,尽善尽美。

其三,布局时注意逻辑。文章下笔时,针对“雅俗之间”的论题,抓住牡丹与黄花两个事物进行对比和评论,并由此生发开去,以诗歌文化为论证材料,由此旁及开去,评论雅与俗两者的辨证关系。论证中材料的安排,虽然随心所欲,但是绝不逾矩;所讲的道理,既有引用名家名言的论证,也有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分析得力,有理有据。文章结论不但与开头呼应,形成结构上的一体,而且结尾得出的观点十分鲜明,耐人寻味,得到启迪。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