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32例诊治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腹部手术后肠梗阻32例诊治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70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腹部术后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病因多样、病情发展快、并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诊断复杂、保守治疗与手术时机难以掌握等特点,一旦发生肠管血运障碍形成绞窄性肠梗阻,报道称病死率高达10%~30%,腹部术后肠梗阻的正确及时的诊断与准确有效的处理,对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与方法

近8年来收治腹部术后肠梗阻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7~82岁,平均54.5岁。

梗阻病因:麻痹性肠梗阻9例(28%),炎症性肠梗阻7例(21.8%),绞窄性肠梗阻2例(6.2%),粘连性肠梗阻14例(43%)。

结 果

32例腹部术后肠梗阻中,27例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或好转,5例经手术治疗后治愈。

讨 论

腹部手术对肠道所处环境的直接干扰,胃肠道手术本身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对肠道正常的解剖关系的破坏,以及医源性因素,是造成术后肠梗阻的常见原因。按腹部术后肠梗阻发生时间、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逐一分析如下: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本组共发生9例,8例发生于术后1~9天,最长1例持续35天,发生原因主要是腹腔污染严重,腹膜后或系膜血肿,内环境紊乱等,临床表现为腹部膨隆,肠蠕动减少或消失,没有排气和排便,腹胀为主,腹痛较轻,X线表现为全腹胀气,有明显液平。此类肠梗阻只要病因得以解除,肠麻痹症状也将逐步得到缓解,要有足够耐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避免过于积极手术,使本可给予保守治疗有效的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手术打击,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本组1例经严密观察下禁食、胃肠减压、维持内环境稳定、抗炎、促蠕动药物使用等综合保守治疗35天后好转。

术后炎症性肠梗阻:本组7例,均发生在术后7~10天,临床表现为术后肠蠕动曾一度恢复,进食后出现腹胀、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但腹痛不明显,患者腹部平坦、无包块、听不到肠鸣音,X线见不到肠腔扩张,亦无液平,但腹部X线显示密度较高,CT见肠壁增厚甚至实变。此类肠梗阻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广泛的肠管损伤、肠腔炎症所致,治疗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特别强调减少消化液分泌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可适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防止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

术后绞窄性肠梗阻:本组发生2例,1例为腹腔裂隙关闭不严而导致内疝,另1例为行右半结肠切除时回肠末端与横结肠吻合时由于两端肠腔管径相差过大而在吻合术后出现肠套叠,2例肠梗阻的发生均由手术者操作不慎引起,均发生在术后3~5天内,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痛较剧烈的基础上出现腹胀不对称,体温升高,白细胞记数升高,血清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增高;呕吐物或排出物为血性;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进展;X线提示有孤立、胀大突出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影;另外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对判断是否有绞窄性肠梗阻均有很大帮助。绞窄性肠梗阻一旦发生,应当机立断进行手术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本组发生14例,为术后肠梗阻中发生比例最高的一种类型,发生时间较晚,均在腹部手术史基础上发生诸如肠道功能紊乱、暴饮暴食、突然改变、寒冷刺激等诱因而引起,病人表现为腹痛,多为阵发性,腹胀、呕吐,绝大多数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但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多与腹腔炎症治疗不及时和不彻底有关,预防粘连是解决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

总之,腹部术后肠梗阻病因多样、病情发展快、变化快,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对于肠梗阻的严重程度的判断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掌握,将对肠梗阻病人的预后产生重大影响,更是对医师基本功的考验。